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16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桩主体,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屏,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控制屏下方的固定座,固定座远离充电桩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电源槽,电源槽内卡装有充电枪,充电桩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侧固定绕设有电源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电源线进行收卷,防止了裸露在地面上的电源线的损坏,通过对充电枪进行固定,防止了人为碰撞导致充电枪的掉落,导致充电枪损坏的问题,减小了人们的损失,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配套产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将安装于公共建筑、居民小区停车场以及充电站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将充电枪插入至配套设置于汽车内的充电插口,充电枪将电能由充电桩输送至新能源汽车内的蓄电箱;现有技术中,充电枪上的电源线在使用后,因不具备对电源线收卷的功能,所以很容易导致裸露在地面上的电源线损坏,同时,因缺乏对充电枪固定的功能,人为碰撞容易导致充电枪的掉落,导致充电枪损坏,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枪上的电源线在使用后,因不具备对电源线收卷的功能,所以很容易导致裸露在地面上的电源线损坏,同时,因缺乏对充电枪固定的功能,人为碰撞容易导致充电枪的掉落,给人们带来损失,所以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桩主体(2),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屏(3),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控制屏(3)下方的固定座(4),固定座(4)远离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电源槽(5),电源槽(5)内卡装有充电枪(6),充电桩主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7),收纳槽(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8),转动槽(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9),转动柱(9)的外侧固定绕设有电源线(10),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1),开口(11)与收纳槽(7)相连通,且电源线(10)的一端贯穿开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桩主体(2),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屏(3),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控制屏(3)下方的固定座(4),固定座(4)远离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电源槽(5),电源槽(5)内卡装有充电枪(6),充电桩主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7),收纳槽(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8),转动槽(8)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柱(9),转动柱(9)的外侧固定绕设有电源线(10),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开口(11),开口(11)与收纳槽(7)相连通,且电源线(10)的一端贯穿开口(11)延伸至充电桩主体(2)的外侧并与充电枪(6)的底部固定连接,开口(1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刷板(12),且两个刷板(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电源线(10)滑动接触,收纳槽(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嵌入槽(13),嵌入槽(13)内转动安装有嵌入杆(14),嵌入杆(14)的底端延伸至收纳槽(7)内并与转动柱(9)的顶端固定连接,嵌入杆(1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型齿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2)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16),转动孔(16)与嵌入槽(13)相连通,转动孔(1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易迅通达能源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