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00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锯片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锯片。包括圆形的锯片本体,在锯片本体边缘上呈圆周阵列有锯齿,通过在锯片本体上设置较多的锯齿数量,提高锯齿的切削力,进而避免切割涂漆木材时的翻边,通过设置主切屑面与其于锯片本体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同时设置主切屑面上的切削刃与主切屑面平行,提高锯齿在切削木材时的冲切力,避免对木材造成毛边,并在锯齿之间形成有排屑槽,达到排去木屑的效果,同时设定合适的背切屑面角度,引导切削后产生木屑导入排屑槽,避免了木屑的积累造成木材翻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锯片
本技术涉及锯片切割
,特别涉及一种锯片。
技术介绍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通常通过木材切割设备安装锯片,利用锯片将木材进行切割,使得尺寸较大的木材能够根据需要被裁切成较小的尺寸。然而,在切割表面喷涂有油漆的木材时,通用的少齿数的锯片在切割的过程中容易使木材翻边,导致破坏木材表面的油漆,而齿数多的锯片,其锯齿的主切削面的角度不合适,在切割时容易导致喷涂有油漆的木材产生毛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锯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锯片的锯齿数少,切削角度不合适,导致在切割的过程中会使木材翻边产生毛边,破坏木材表面的油漆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锯片,包括圆形的锯片本体(10);在所述锯片本体(10)边缘上呈圆周阵列有锯齿(20);在所述锯片本体(10)上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锯齿(20)之间形成有排屑槽(30);所述排屑槽半径R1为1~1.5mm;所述锯齿(20)包括主切屑面(22)和背切屑面,位于所述主切屑面(22)的尖端上形成有切削刃(21);所述主切屑面(22)与其于所述锯片本体(10)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65°~70°;所述锯片本体(10)厚度为2-2.5mm,直径D1为255~265mm;所述锯齿的外径D2为270~280mm,宽度d为8.5~9.5mm。优选的,所述背切屑面包括上背切屑面(23)和下背切屑面(24);所述上背切屑面(23)与主切屑面(22)的夹角β为40°~45°;所述上背切屑面(23)与下背切屑面(24)的夹角θ为125°~130°。优选的,所述主切屑面(22)与所述锯片本体(10)形成的倒圆角半径R2为1.2-1.5mm。优选的,所述上背切屑面(23)和下背切屑面(24)形成的倒圆角半径R3为5~6.5mm。优选的,所述排屑槽(30)深度H为1~1.5mm。优选的,所述锯齿(20)的数量为96~120个。由上可知,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锯片本体上设置较多的锯齿数量,提高锯齿的切削力,进而避免切割涂漆木材时的翻边,通过设置主切屑面与其于锯片本体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同时设置主切屑面上的切削刃与主切屑面平行,提高锯齿在切削木材时的冲切力,避免对木材造成毛边,并在锯齿之间形成有排屑槽,达到排去木屑的效果,同时设定合适的背切屑面角度,引导切削后产生木屑导入排屑槽,避免了木屑的积累造成木材翻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锯片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锯齿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锯齿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锯片,用于切割包覆于涂漆的木材,如图1所示,包括圆形的锯片本体10,在锯片本体10边缘上等距圆周阵列有锯齿20,锯齿20的数量在96~120个时,锯片切割木材的效果较好,不易翻边破坏油漆,并且产生不易毛边,本实施例提供的锯齿20的数量为96个。为此,锯片本体10的直径D1为255mm,锯齿20的最大外径D2为270mm,锯片本体10的厚度为2mm,在锯片本体10的中心设有用于切割设备固定的安装轴,安装轴内径为40mm,安装孔外径为80mm,在锯齿20上形成有主切屑面22和背切屑面,位于主切屑面22的尖端上形成有切削面与主切屑面22平行的切削刃21。还可以的,切削刃21可以是固定安装在主切屑面22上的合金刀刃,强度高的同时成本也较高,可根据木材的强度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如图2-3所示,为了提高锯齿20在切削木材时的切力,避免对木材造成翻边毛边,锯齿20的宽度d为9.5mm,锯齿20于锯片本体10圆心所覆盖的面积区域的弧度为3.7°,主切屑面22角度的设置会对切削木材时的切力有影响,设置锯齿20的主切屑面22与其于锯片本体10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65°,提高锯齿20的主切屑面22对切削木材时的切力。主切屑面22与锯片本体10形成的倒圆角半径R2为1.5mm,提高锯齿20底部强度,使得锯齿20不易崩裂。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的积累会影响锯片的切割效果,为此,在锯片本体10上于任意两个相邻的锯齿20之间形成有排屑槽30,其中排屑槽30的半径R1为1.5mm,排屑槽30深度H为1.5mm,达到排去木屑的效果,避免了木屑的积累造成木材翻边。其中,背切屑面具有引导切削后产生木屑的作用,将木屑导向排屑槽30内。为此,背切屑面包括上背切屑面23和下背切屑面24,上背切屑面23与主切屑面22的夹角β为40°,上背切屑面23与下背切屑面24的夹角θ为125°,上背切屑面23和下背切屑面24形成的倒圆角半径R3为5mm,上背切屑面23和下背切屑面24呈圆弧过渡,实现容易将木屑导向排屑槽30内。综上所述,通过在锯片本体上设置较多的锯齿数量,提高锯齿的切削力,进而避免切割涂漆木材时的翻边,通过设置主切屑面与其于锯片本体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同时设置主切屑面上的切削刃与主切屑面平行,提高锯齿在切削木材时的冲切力,避免对木材造成毛边,并在锯齿之间形成有排屑槽,达到排去木屑的效果,同时设定合适的背切屑面角度,引导切削后产生木屑导入排屑槽,避免了木屑的积累造成木材翻边。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锯片,用于切割包覆于涂漆的木材,如图1所示,包括圆形的锯片本体10,在锯片本体10边缘上等距圆周阵列有锯齿20,本实施例提供的锯齿20的数量为120个。为此,锯片本体10的直径D1为265mm,锯齿20的最大外径D2为280mm,锯片本体10的厚度为2mm,在锯片本体10的中心设有用于切割设备固定的安装轴,安装轴内径为40mm,安装孔外径为80mm,在锯齿20上形成有主切屑面22和背切屑面,主切屑面22与其于锯片本体10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70°,主切屑面22与锯片本体10形成的倒圆角半径R2为1.5mm。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的积累会影响锯片的切割效果,为此,在锯片本体10上于任意两个相邻的锯齿20之间形成有排屑槽30,其中排屑槽30的半径R1为1.3mm,排屑槽30深度H为1.5mm,达到排去木屑的效果。为了提高锯齿20在切削木材时的切力,避免对木材造成翻边毛边,锯齿20的宽度d为8.5mm,锯齿20于锯片本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锯片本体(10);在所述锯片本体(10)边缘上呈圆周阵列有锯齿(20);在所述锯片本体(10)上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锯齿(20)之间形成有排屑槽(30);所述排屑槽半径R1为1~1.5mm;所述锯齿(20)包括主切屑面(22)和背切屑面,位于所述主切屑面(22)的尖端上形成有切削刃(21);所述主切屑面(22)与其于所述锯片本体(10)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65°~70°;所述锯片本体(10)厚度为2-2.5mm,直径D1为255~265mm;所述锯齿的外径D2为270~280mm,宽度d为8.5~9.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锯片本体(10);在所述锯片本体(10)边缘上呈圆周阵列有锯齿(20);在所述锯片本体(10)上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锯齿(20)之间形成有排屑槽(30);所述排屑槽半径R1为1~1.5mm;所述锯齿(20)包括主切屑面(22)和背切屑面,位于所述主切屑面(22)的尖端上形成有切削刃(21);所述主切屑面(22)与其于所述锯片本体(10)相交的切线方向的夹角α为65°~70°;所述锯片本体(10)厚度为2-2.5mm,直径D1为255~265mm;所述锯齿的外径D2为270~280mm,宽度d为8.5~9.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切屑面包括上背切屑面(23)和下背切屑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晓丰马翔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汇流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