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69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喷淋箱、干燥箱和清洗机构,喷淋箱和干燥箱内部设置牵引辊,清洗机构包括转筒、设置于喷淋箱两侧壁和底部的三个U型板,以及U型板内部转动连接的齿轮,喷淋箱底部的U型板内侧的转动齿通过两侧的转轴与U型板外部的第一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喷淋箱内部中央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淋口,干燥箱内部两侧和底部均设置有电热原,干燥箱中央设置有热风管,热风管两侧对称设置多个鼓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有效提升电缆清洁的效率,并且提升电缆清洁的效果,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在经济体系运转中所使用的设施、装备器材中,电线电缆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庞大的电力传输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活动内容从深度到广度进行台阶式跳跃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仍持续地推动着电线电缆产品品种的发展和生产量的增加。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电缆外皮会附着灰尘、杂质及金属颗粒物等,若不进行清洗保养,会大大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对外皮上的附着物进行清洗,现有的电缆清洗装置大多是采用喷淋清洗后刷洗,但是由于电缆本身无法转动所以造成清洗过程中电缆杂质无法完全去除,清理效率低,影响电缆的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清洗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喷淋箱、干燥箱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喷淋箱(1)、干燥箱(2)以及喷淋箱(1)内部设置的清洗机构(4),其特征在于,喷淋箱(1)一侧上端设置有进线口(5),下端设置有出水口(26),干燥箱(2)一侧上端设置有出线口(6),所述喷淋箱(1)和干燥箱(2)内部四角均呈阵列设置牵引辊(3),所述牵引辊(3)两端通过转轴与喷淋箱(1)和干燥箱(2)侧壁转动连接,且牵引辊(3)一端转轴与外部的第二电机(25)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清洗机构(4)设置于喷淋箱(1)底部中央,清洗机构(4)包括转筒(15)、设置于喷淋箱(1)两侧壁和底部的三个U型板(16),以及U型板(16)内部转动连接的齿轮(18),所述转筒(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表面清洗装置,包括喷淋箱(1)、干燥箱(2)以及喷淋箱(1)内部设置的清洗机构(4),其特征在于,喷淋箱(1)一侧上端设置有进线口(5),下端设置有出水口(26),干燥箱(2)一侧上端设置有出线口(6),所述喷淋箱(1)和干燥箱(2)内部四角均呈阵列设置牵引辊(3),所述牵引辊(3)两端通过转轴与喷淋箱(1)和干燥箱(2)侧壁转动连接,且牵引辊(3)一端转轴与外部的第二电机(25)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清洗机构(4)设置于喷淋箱(1)底部中央,清洗机构(4)包括转筒(15)、设置于喷淋箱(1)两侧壁和底部的三个U型板(16),以及U型板(16)内部转动连接的齿轮(18),所述转筒(15)内部设置有擦拭机构,转筒(15)外部中央设置多个转动齿(17),所述转动齿(17)分别与三个U型板(16)中的齿轮(18)相互齿合,且喷淋箱(1)底部的U型板(16)内侧的转动齿(17)通过两侧的转轴与U型板(16)外部的第一电机(19)输出轴相连接,且第一电机(19)设置于保护箱(20)内部,喷淋箱(1)内部中央设置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两侧对称设置有喷淋口(8),且出水管(7)与喷淋箱(1)外部的水箱(23)相连通,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治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神华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