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64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流机构,包括进水体,中间本体,内本体,支臂和切换组件,内本体一端穿过中间本体与进水体连接;内本体周壁开设有过水孔且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内腔体与进水体相互连通,过水孔分别连通于外腔体和中间本体侧壁开设的连接口;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端,第二支臂端和连接孔,第一支臂端和第二支臂端分别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外腔体连通,切换组件一端经过连接孔伸入内腔体设置,当旋转支臂时,支臂能够带动切换组件进行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构既可以实现切换组件和支臂同转,同时又可以单独旋转该切换组件,能够给使用者带来十分舒适的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三向分流器在连接莲蓬头和花洒的时候都无法实现360°旋转,花洒和莲蓬头的位置固定,有的三向分流器虽然结构上可以实现小角度的旋转,但是在旋转过程中支臂无法和切换转轴及旋钮实现同转,导致在旋转过程中功能被乱切出现过程漏水的现象,这些问题大大影响了使用者需求的舒适的功能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流机构,包括进水体,中间本体,内本体,支臂和切换组件,所述中间本体侧壁开设有连接口且所述内本体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本体与所述进水体连接;所述内本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本体周壁开设有过水孔,所述内腔体与所述进水体相互连通,所述过水孔分别连通于所述外腔体和所述连接口;所述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端,第二支臂端和连接孔,所述第一支臂端和第二支臂端分别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外腔体连通,所述切换组件一端经过所述连接孔伸入所述内腔体设置,当旋转所述支臂时,所述支臂能够带动所述切换组件进行同步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体,中间本体,内本体,支臂和切换组件,所述中间本体侧壁开设有连接口且所述内本体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本体与所述进水体连接;所述内本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本体周壁开设有过水孔,所述内腔体与所述进水体相互连通,所述过水孔分别连通于所述外腔体和所述连接口;所述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端,第二支臂端和连接孔,所述第一支臂端和第二支臂端分别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外腔体连通,所述切换组件一端经过所述连接孔伸入所述内腔体设置,当旋转所述支臂时,所述支臂能够带动所述切换组件进行同步转动;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旋钮,切换转轴和堵头,所述切换转轴一端利用所述堵头与所述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体,中间本体,内本体,支臂和切换组件,所述中间本体侧壁开设有连接口且所述内本体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本体与所述进水体连接;所述内本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本体周壁开设有过水孔,所述内腔体与所述进水体相互连通,所述过水孔分别连通于所述外腔体和所述连接口;所述支臂包括第一支臂端,第二支臂端和连接孔,所述第一支臂端和第二支臂端分别具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外腔体连通,所述切换组件一端经过所述连接孔伸入所述内腔体设置,当旋转所述支臂时,所述支臂能够带动所述切换组件进行同步转动;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旋钮,切换转轴和堵头,所述切换转轴一端利用所述堵头与所述旋钮连接,所述切换转轴的另一端则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内腔体与所述内本体连接,所述切换转轴侧壁开设有至少三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配合连通实现不同水路的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之间设置有具有通孔的异型密封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转轴与所述连接孔之间还设置有无孔异型密封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坤张益升陈岱桦杜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