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55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中药药液合成装置领域的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包括蒸馏箱、冷水箱,蒸馏箱右端固定连接冷凝管,冷水箱顶端固定连接冷水输出管,冷水输出管固定连接左端冷凝管,冷凝管固定连接原药箱,冷凝管固定连接混合药剂箱,混合药剂箱右端固定连接输送管输出口,输送管输入口固定连接混合药箱,原药箱右端固定连接输送管输出口,输送管输入口固定连接混合药箱,该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采用蒸馏箱对水进行蒸馏,使水质更为干净,并且在混合药箱内对原药和所需混合药进行充分混合,并且在过滤区对混合药物进行过滤处理,可对多种中药原料进行混合处理,并形成新的中药药液,且一体化装置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药液合成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中药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一些特定的治疗,中药治疗往往比西药更加温和,不刺激,对于一些单一的中药,并没有混合的中药有效,常见中药的混合装置分布较大,占地面积较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我们的现有中药治疗往往比西药更加温和,不刺激,对于一些单一的中药,并没有混合的中药有效,常见中药的混合装置分布较大,占地面积较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包括蒸馏箱、冷水箱,蒸馏箱内腔顶端设有温度测量计,蒸馏箱底端设有加热层,蒸馏箱左端固定连接水输入管,蒸馏箱右端固定连接冷凝管,冷水箱顶端通过冷水输出管固定连接左端冷凝管,冷凝管顶端左侧通过输出管固定连接水箱,冷凝管固定连接原药箱,冷凝管固定连接混合药剂箱,混合药剂箱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原药箱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混合药箱顶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搅拌电机底端连接输出轴,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搅拌旋转叶片,输出轴顶端和底端中部均嵌入安装轴承,轴承均嵌入安装混合药箱顶端和底端,混合药箱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过滤区,过滤区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检测箱。优选的,轴承外壁与混合药箱顶端、底端过盈配合。优选的,蒸馏箱右端冷凝管为Y型输送管。优选的,过滤区内腔设有粗过滤筛板、细过滤筛板,且粗筛板在细筛板的上端。优选的,蒸馏箱侧壁为保温壁。优选的,搅拌旋转叶片为流线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采用蒸馏箱对水进行蒸馏,使水质更为干净,并且在混合药箱内对原药和所需混合药进行充分混合,并且在过滤区对混合药物进行过滤处理,可对多种中药原料进行混合处理,并形成新的中药药液,且一体化装置明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蒸馏箱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混合药箱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图中:1蒸馏箱、2轴承、3水输入管、4冷凝管、5温度测量计、6加热层、7冷水箱、8冷水输出管、9输出管、10水箱、11原药箱、12混合药剂箱、13搅拌电机、14混合药箱、15过滤区、16检测箱、17输出轴、18搅拌旋转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用于能够用于中药药液合成装置请参阅图1,这种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包括:蒸馏箱1、冷水箱7。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蒸馏箱1内腔顶端设有温度测量计5,温度测量计5对蒸馏箱1内部温度进行监控,蒸馏箱1底端设有加热层6,加热层6对蒸馏箱1进行加热,蒸馏箱1左端固定连接水输入管3,蒸馏箱1右端固定连接冷凝管4,冷水箱7顶端通过冷水输出管8固定连接左端冷凝管4,冷凝管4顶端左侧通过输出管9固定连接水箱10,冷凝管4固定连接原药箱11,冷凝管4固定连接混合药剂箱12,混合药剂箱12右端通过输送2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原药箱11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混合药箱14顶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底端连接输出轴17,输出轴17上固定连接搅拌旋转叶片18,输出轴17顶端和底端中部均嵌入安装轴承2,轴承2均嵌入安装混合药箱14顶端和底端,混合药箱14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过滤区15,过滤区15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检测箱16。请参阅图1和图3,轴承2外壁与混合药箱14顶端、底端过盈配合。请参阅图1,蒸馏箱1右端冷凝管4为Y型输送管,分别向原药箱11和混合药剂箱12输送。请参阅图1,过滤区15内腔设有粗过滤筛板、细过滤筛板,且粗筛板在细筛板的上端,对中药药液进行必要的过滤处理。请参阅图3,蒸馏箱1侧壁为保温壁。请参阅图3和图4,搅拌旋转叶片18为流线型,运转的时候流线型更加符合水流的运动。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由水输入管3将水通入蒸馏箱1,蒸馏箱1内腔顶端设有温度测量计5,温度测量计5对蒸馏箱1内部温度进行监控,蒸馏箱1底端设有加热层6,加热层6对蒸馏箱1进行加热,蒸馏箱1右端固定连接冷凝管4,冷凝管4固定连接混合药剂箱12,冷凝管4固定连接原药箱11,混合药剂箱12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原药箱11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对药物进行充分混合,混合药箱14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过滤区15,过滤区15对药物进行两次充分过滤,过滤区15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检测箱16,检测箱16对药物进行检测。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包括蒸馏箱(1)、冷水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箱(1)内腔顶端设有温度测量计(5),所述蒸馏箱(1)底端设有加热层(6),所述蒸馏箱(1)左端固定连接水输入管(3),所述蒸馏箱(1)右端固定连接冷凝管(4),所述冷水箱(7)顶端通过冷水输出管(8)固定连接左端冷凝管(4),所述冷凝管(4)顶端左侧通过输出管(9)固定连接水箱(10),所述冷凝管(4)固定连接原药箱(11),所述冷凝管(4)固定连接混合药剂箱(12),所述混合药剂箱(12)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所述原药箱(11)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所述混合药箱(14)顶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13),所述搅拌电机(13)底端连接输出轴(17),所述输出轴(17)上固定连接搅拌旋转叶片(18),所述输出轴(17)顶端和底端中部均嵌入安装轴承(2),所述轴承(2)均嵌入安装混合药箱(14)顶端和底端,所述混合药箱(14)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过滤区(15),所述过滤区(15)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检测箱(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药液合成装置,包括蒸馏箱(1)、冷水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箱(1)内腔顶端设有温度测量计(5),所述蒸馏箱(1)底端设有加热层(6),所述蒸馏箱(1)左端固定连接水输入管(3),所述蒸馏箱(1)右端固定连接冷凝管(4),所述冷水箱(7)顶端通过冷水输出管(8)固定连接左端冷凝管(4),所述冷凝管(4)顶端左侧通过输出管(9)固定连接水箱(10),所述冷凝管(4)固定连接原药箱(11),所述冷凝管(4)固定连接混合药剂箱(12),所述混合药剂箱(12)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所述原药箱(11)右端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混合药箱(14),所述混合药箱(14)顶端固定连接搅拌电机(13),所述搅拌电机(13)底端连接输出轴(17),所述输出轴(17)上固定连接搅拌旋转叶片(18),所述输出轴(17)顶端和底端中部均嵌入安装轴承(2),所述轴承(2)均嵌入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骥吴凡周鹏刘利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