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549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混料筒,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设置所述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控制屏、转动轴、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且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沿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设置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为漏斗状构件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外壁下部设置清理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不仅搅拌充分,利于后续的使用,同时便于对物料进行收集,提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
所关注,特别是现如今被电动汽车行业所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性能优劣与混料、包覆、掺杂机器分级、除磁等工艺息息相关;而混料工艺又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材料一致性的关键因素,目前,锂离子电池材料一般是放置于混料机中进行机械搅拌,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不便于将搅拌好的物料从搅拌箱中倒出,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混料时不能够使物料充分搅拌,影响物料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不仅搅拌充分,利于后续的使用,同时便于对物料进行收集,提高工作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混料筒,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设置所述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控制屏、转动轴、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设置,且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于所述混料筒内部;所述混料筒的外壁设置所述控制屏,所述控制屏和所述电机电连接设置;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沿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设置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为漏斗状构件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外壁下部设置清理窗,且所述清理窗对应设置于所述收集筒的上部。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搅拌板的长度。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料筒为透明材质构件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屏的侧边设置计时器,所述控制屏和所述计时器电连接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料筒的外壁设置清水进管,所述清水进管的外壁设置控制阀门。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理窗的外壁设置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和所述清理窗铰接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缓冲层和稳固套,所述缓冲层的套设于所述混料筒的外壁,所述稳固套对应设置于所述缓冲层的外壁。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固套的下部设置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有三个,且所述支撑轴沿所述稳固套环绕阵列设置;所述支撑轴的端部设置放置板。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混料筒,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设置所述混料筒;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控制屏、转动轴、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沿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设置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为漏斗状构件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外壁下部设置清理窗;基于以上机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不仅搅拌充分,利于后续的使用,同时便于对物料进行收集,提高工作的效率。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搅拌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搅拌板的长度;基于以上机构,利于对不同的位置物料进行搅拌,搅拌更加的均匀。本技术中,所述混料筒为透明材质构件设置;基于以上机构,随时查看搅拌的过程。本技术中,所述控制屏的侧边设置计时器,所述控制屏和所述计时器电连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掌握搅拌的时间,保障最佳的搅拌效果。本技术中,所述混料筒的外壁设置清水进管,所述清水进管的外壁设置控制阀门;基于以上机构,利于对所述混料筒的内部添加清水,对所述混料筒进行清洗。本技术中,所述清理窗的外壁设置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和所述清理窗铰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利于收集搅拌后的物料,且保障所述混料筒的密封性。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缓冲层和稳固套,所述缓冲层的套设于所述混料筒的外壁,所述稳固套对应设置于所述缓冲层的外壁;基于以上机构,形成缓冲,减少工作时的震动。本技术中,所述稳固套的下部设置支撑轴,且所述支撑轴沿所述稳固套环绕阵列设置;所述支撑轴的端部设置放置板;基于以上机构,利于支撑且稳固性强。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操作方便,不仅搅拌充分,利于后续的使用,同时便于对物料进行收集,提高工作的效率,利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混料筒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支撑机构,11、缓冲层,12、稳固套,2、混料筒,3、搅拌机构,31、电机,32、控制屏,33、转动轴,34、第一搅拌板,35、第二搅拌板,4、收集筒,5、清理窗,51、密封门,6、计时器,7、清水进管,71、控制阀门,8、支撑轴,81、放置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和混料筒2,支撑机构1的上部设置混料筒2;支撑机构1对混料筒2进行支撑;支撑机构1包括缓冲层11和稳固套12,缓冲层11的套设于混料筒2的外壁,稳固套12对应设置于缓冲层11的外壁,形成缓冲,减少电机31工作时的震动;稳固套12的下部设置支撑轴8,支撑轴8设置有三个,且支撑轴8沿稳固套12环绕阵列设置;支撑轴8的端部设置放置板81,利于支撑且稳固性强;上述工作时,电机31产生一定的震动,缓冲层11进行缓冲,缓冲层11可以是硅橡胶材质构件设置,缓冲效果佳;混料筒2的上部设置搅拌机构3,搅拌机构3包括电机31、控制屏32、转动轴33、第一搅拌板34和第二搅拌板35,混料筒2的上部设置电机31,电机31的输出端与转动轴33连接设置,且转动轴33对应设置于混料筒2内部;电机31带动转动轴33进行转动;混料筒2的外壁设置控制屏32,控制屏32和电机31电连接设置;控制屏32控制电机31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转动轴33的外壁依次设置第一搅拌板34和第二搅拌板35,第一搅拌板34和第二搅拌板35均设置有若干,且第一搅拌板34和第二搅拌板35沿转动轴33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沿混料筒2内壁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搅拌;第一搅拌板34的长度大于第二搅拌板35的长度,利于对不同的位置物料进行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混料筒,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设置所述混料筒;/n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控制屏、转动轴、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设置,且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于所述混料筒内部;/n所述混料筒的外壁设置所述控制屏,所述控制屏和所述电机电连接设置;/n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沿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n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设置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为漏斗状构件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外壁下部设置清理窗,且所述清理窗对应设置于所述收集筒的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混料筒,所述支撑机构的上部设置所述混料筒;
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控制屏、转动轴、第一搅拌板和第二搅拌板,所述混料筒的上部设置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设置,且所述转动轴对应设置于所述混料筒内部;
所述混料筒的外壁设置所述控制屏,所述控制屏和所述电机电连接设置;
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均设置有若干,且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沿所述转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
所述混料筒的底部设置收集筒,所述收集筒为漏斗状构件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外壁下部设置清理窗,且所述清理窗对应设置于所述收集筒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搅拌板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生产用正极混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路静静谭芳翟学军安长学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天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