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子扬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51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安装有集灰结构、降尘结构以及收集结构;所述集灰结构包括:承载板、若干个转动座、两个调节板、两个毛刷以及两个液压缸;所述承载板安置于机体上,两个所述液压缸分别安置于承载板上,若干个所述转动座分别安置于承载板以及两个所述液压缸上,两个所述毛刷分别安置于两个调节板下端,所述调节板的两端分别安置于若干个所述转动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有效降低清灰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大大的改善了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保证工作人员呼吸安全,可以有效地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去除,便于对收集箱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操作极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地在施工时难以避免尘土的产生,大量尘土的产生对工人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尘土体积小、质量轻,当有风的时候,很容易大面积扬起,一旦通过口、鼻被建筑工人吸入体内,会引起不适,甚至会危害健康。空气中的粉尘落到机器的转动部件上,会加速转动部件的磨损,降低机器工作的精度和寿命。现有的除尘装置没有安装洒水降尘的装置,在清灰的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弥漫在施工现场,还可降低可见度,影响视野,妨碍操作,降低劳动生产率,甚至会造成事故,粉尘排入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另外,空气中的粉尘还会降低大气的能见度,促使烟雾的形成,不利于工作人员呼吸,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且现有的除尘装置规格固定,不能根据路面的面积进行相应的调整,则导致除尘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除尘装置在清灰的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粉尘,粉尘弥漫在施工现场,还可降低可见度,影响视野,妨碍操作,降低劳动生产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集灰结构、降尘结构以及收集结构;/n所述集灰结构包括:承载板(2)、若干个转动座(3)、两个调节板(4)、两个毛刷(5)以及两个液压缸(6);/n所述承载板(2)安置于机体(1)上,两个所述液压缸(6)分别安置于承载板(2)上,若干个所述转动座(3)分别安置于承载板(2)以及两个所述液压缸(6)上,两个所述毛刷(5)分别安置于两个调节板(4)下端,所述调节板(4)的两端分别安置于若干个所述转动座(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安装有集灰结构、降尘结构以及收集结构;
所述集灰结构包括:承载板(2)、若干个转动座(3)、两个调节板(4)、两个毛刷(5)以及两个液压缸(6);
所述承载板(2)安置于机体(1)上,两个所述液压缸(6)分别安置于承载板(2)上,若干个所述转动座(3)分别安置于承载板(2)以及两个所述液压缸(6)上,两个所述毛刷(5)分别安置于两个调节板(4)下端,所述调节板(4)的两端分别安置于若干个所述转动座(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结构包括:水箱(7)、水泵(8)、导管(9)以及若干个喷头(10);
所述水箱(7)安置于机体(1)内,所述水泵(8)安置于水箱(7)上端,所述导管(9)安置于承载板(2)上,所述导管(9)的一端连接水泵(8)且贯穿于水箱(7)内,若干个所述喷头(10)分别连接于导管(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清灰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结构包括:两个轴承(11)、滚刷(12)、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扬
申请(专利权)人:郑子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