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455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篮球训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解决了教学用篮球放置都是采用放在框内进行堆积,而在体育教学时,不利于运动员依次取出进行投篮训练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端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放置框,放置框底端一侧设置有出球管,出球管与放置框内部连通,且出球管倾斜设置,并且出球管的底端固定有取球框,取球框与出球管的连接处开设有通槽,且取球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间隔,并且取球框的底部竖直贯穿设置有推杆,推杆与取球框之间滑动配合,且推杆的顶端固定有托球板,通过踩动踩踏板,使一个篮球移动至撑托板上,松开踩踏板,由弹簧推动撑托板上升,同时使篮球露出取球框,便于篮球的依次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篮球训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专利技术的。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因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后就留在篮子里,人必须登上专设的梯子才能将球从篮筐里取出。随着场地设施的不断改进,篮筐取消了筐底,并改用铁圈代替桃篮,用木板制成篮板代替铁丝挡网,场地增设了中线、中圈和罚球线,比赛改由中场跳球开始。与此同时,场上比赛队员也通常改为每队5人,开始有后卫、守卫、中锋、前锋、留守等位置之分。此外,奈史密斯制订了一个不太完善的竞赛规则,共13个条款,其中规定不允许带球跑、抱人、推人、绊人、打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通过支撑柱(2)固定有放置框(3),所述放置框(3)底端一侧设置有出球管(4),所述出球管(4)与放置框(3)内部连通,且出球管(4)倾斜设置,并且出球管(4)的底端固定有取球框(5),所述取球框(5)与出球管(4)的连接处开设有通槽(6),且取球框(5)与所述底板(1)之间设置有间隔,并且取球框(5)的底部竖直贯穿设置有推杆(7),所述推杆(7)与所述取球框(5)之间滑动配合,且推杆(7)的顶端固定有托球板(9),并且推杆(7)的底端贯穿所述底板(1),推杆(7)的底端固定有踩踏板(8),所述推杆(7)上固定有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通过支撑柱(2)固定有放置框(3),所述放置框(3)底端一侧设置有出球管(4),所述出球管(4)与放置框(3)内部连通,且出球管(4)倾斜设置,并且出球管(4)的底端固定有取球框(5),所述取球框(5)与出球管(4)的连接处开设有通槽(6),且取球框(5)与所述底板(1)之间设置有间隔,并且取球框(5)的底部竖直贯穿设置有推杆(7),所述推杆(7)与所述取球框(5)之间滑动配合,且推杆(7)的顶端固定有托球板(9),并且推杆(7)的底端贯穿所述底板(1),推杆(7)的底端固定有踩踏板(8),所述推杆(7)上固定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位于取球框(5)与底板(1)之间,且推杆(7)上套设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固定在所述限位板(11)与所述底板(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3)的底面向所述出球管(4)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投篮训练用篮球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球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范果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