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训练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4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8
本申请涉及训练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推训练器械,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竖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在底座的另一侧竖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托架,托架与第一支撑柱铰接,在托架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托架转动角度的转动限位机构,托架另一端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上且设置有用于推举托架的推举机构,在推举机构的下方设置用供使用者躺持的支撑板。本申请具有适用于强度较高的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推训练器械
本申请涉及训练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推训练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能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通过训练器械进行身体训练已经成为了主要途径之一,训练器械是为了让有训练需求的人士达到辅助训练,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使用的运动器械。日常常见的训练器械比如漫步机、蝴蝶扩胸机等都包括固定不动端以及与固定不动端连接的活动端,活动端由使用者驱动,活动端可以与固定端铰接,从而实现活动端的往复运动,达到训练肌肉的效果。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训练器械上的活动端与固定端铰接,且一般较为灵活,即使用者可较为轻松的驱使活动端运动,但是若需要高强度的训练,比如用于军队训练,则无法有效的达到训练目标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器械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的训练,本申请提供一种卧推训练器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卧推训练器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卧推训练器械,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竖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在底座的另一侧竖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托架,托架与第一支撑柱铰接,在托架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托架转动角度的转动限位机构,托架另一端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上且设置有用于推举托架的推举机构,在推举机构的下方设置用供使用者躺持的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躺在支撑板上,向上举起推举机构,推举机构带动托架上下移动,同时托架通过转动限位机构限制自身的转动角度,使得使用者举起推举机构的活动范围受限,便于使用者施加更加的推力,进而提升训练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竖向固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在托架靠近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固接有卡设配合于两个耳板之间的外套筒,在外套筒内同轴设置有内套筒,在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均匀固接有若干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固定有弹性材质的限位块,在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留设有空间,在两个耳板上分别开设有与内套筒对应的第一让位孔以及与限位块数量对应的第二让位孔,在内套筒内穿设有转动支撑于两个第一让位孔内的转轴,在相邻两个限位块的空间内穿设有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让位孔内的限位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架以转轴为轴转动,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的空间限位轴活动,使托架的转动角度处于一个范围内,限位块为弹性材质,使得限位块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的空隙适配,在限位块上开设有供连接板卡接的卡接槽,在限位块沿自身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限位轴周面适配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上设置卡接槽,方便将限位块安装在连接板上,凹槽与限位轴的周面适配,便于限位块均匀受力,有利于提升限位块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内嵌设有轴承,轴承外圈与内套筒过盈配合,轴承内圈与转轴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可替代转轴直接与内套筒接触,避免转轴被内套筒磨损,有利于提升转轴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凸出外套筒且弹性挤压于耳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弹性挤压于耳板上,使得限位块与耳板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该摩擦阻力在使用者推起推举机构时作用于托架上,使得托架不易转动,进而提升了训练强度。优选的,所述托架包括与外套筒固接的延长梁以及固接于延长梁远离第一支撑柱一端的抬升梁,抬升梁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上,在延长梁上设置有配重机构,配重机构包括沿延长梁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在滑轨上设置有配重块,在配重块上固接有与滑轨滑移连接的滑块,在配重块上设置有对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自主选择训练强度,通过改变配重块的位置,进而改变力矩,让使用者体验不同的拉力强度。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内设置有腔室,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腔室内并朝向滑轨的方向与配重块滑移连接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穿透配重块的上下内壁,在配重块的上表面固接有用于封挡腔室的封板,限位杆穿设于封板且与封板滑移连接,在限位杆的周面固接有限位片,限位片位于配重块的腔室内,在限位杆上还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限位片与封板之间,在滑轨的上表面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容纳限位杆下端插入卡设的插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对配重块滑动时,首先抓住限位杆的端部抬升限位杆,从而使限位片朝封板的方向位移,并使压缩弹簧弹性压缩,当限位杆的下端移动到与插孔对位的位置时,使得限位杆的下端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稳定的插设在插孔内,从而限制了滑块与滑轨的相互滑移,使得托架抬升过程中,滑块稳定的保持在滑轨对应的位置。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滑轨上的齿条,滑轨内开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设置有转动轴,在转动轴上同轴固接有从动齿轮,在安装腔一侧开设有用于使从动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的连通槽,在安装腔下表面开设有容纳转动轴的限位槽,在限位槽内设置有支撑转动轴的支撑弹簧,在从动齿轮朝向限位槽的一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凸起,在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凸起的配合槽,在配重块内设置有带动转动轴向限位槽内移动并使限位凸起与配合槽相互卡设的驱动机构,当限位凸起与配合槽相互卡位时,从动齿轮与齿条保持啮合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重块与滑轨相互滑移时,会带动从动齿轮与齿条的相互啮合,使用者若要将配重块在滑轨的位置进行定位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对转动轴进行下压,从而使支撑弹簧弹性伸缩,而从动齿轮朝向安装腔底壁的一侧与安装腔底壁相互贴靠,并使从动齿轮上的限位凸起与安装腔底壁的配合槽相互配合,从而限制了从动齿轮的自由转动,虽然从动齿轮在限位凸起和配合槽相互配合时移动了一端距离,但是还是保持着齿条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状态,而从动齿轮的无法转动也限制了滑块与滑轨的持续滑动。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配重块内的转动辊,转动辊的轴线与限位杆的轴线相互垂直,限位杆的上端时刻抵触在转动辊的外周面,在转动辊的外周面沿转动辊的轴向开设有容纳转动轴上端使支撑弹簧保持自然状态的切面,在转动辊的一端设置有带动转动辊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时,转动轴的上端位于转动辊的切面内,当配重块移动到需要固定的位置时,使用者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辊转动,使得转动轴的上端在切面内壁的导向下抵触在转动辊的外周面上,从而带动转动轴向限位槽内的方向位移,实现限位凸起与配合槽的相互对位;而且转动辊设置在配重块内,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不但不会减轻配重块整体的重量,而且还具有传动的作用,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使用者操作的效率。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转动辊一端的传动齿轮以及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在主动齿轮的一侧固接有转盘,转盘与配重块转动连接,在转盘背离主动齿轮的一侧固接有扶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对配重块进行移动时,可通过扶柄的扶持对配重块进行移动,然后若对配重块位置进行定位时,可通过扶柄带动转盘转动,并通过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转动辊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效率高,便于维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推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竖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0),在底座(1)的另一侧竖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1),在第一支撑柱(10)和第二支撑柱(11)之间设置有托架(2),托架(2)与第一支撑柱(10)铰接,在托架(2)与第一支撑柱(10)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托架(2)转动角度的转动限位机构(4),托架(2)另一端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11)上且设置有用于推举托架(2)的推举机构(3),在推举机构(3)的下方设置用供使用者躺持的支撑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推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竖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0),在底座(1)的另一侧竖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1),在第一支撑柱(10)和第二支撑柱(11)之间设置有托架(2),托架(2)与第一支撑柱(10)铰接,在托架(2)与第一支撑柱(10)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托架(2)转动角度的转动限位机构(4),托架(2)另一端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11)上且设置有用于推举托架(2)的推举机构(3),在推举机构(3)的下方设置用供使用者躺持的支撑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推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上竖向固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100),在托架(2)靠近第一支撑柱(10)的一端固接有卡设配合于两个耳板(100)之间的外套筒(40),在外套筒(40)内同轴设置有内套筒(42),在外套筒(40)和内套筒(42)之间均匀固接有若干连接板(41),在连接板(41)上固定有弹性材质的限位块(43),在相邻两个限位块(43)之间留设有空间,在两个耳板(100)上分别开设有与内套筒(42)对应的第一让位孔(1000)以及与限位块(43)数量对应的第二让位孔(1001),在内套筒(42)内穿设有转动支撑于两个第一让位孔(1000)内的转轴(47),在相邻两个限位块(43)的空间内穿设有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让位孔(1001)内的限位轴(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推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3)与外套筒(40)和内套筒(42)之间的空隙适配,在限位块(43)上开设有供连接板卡接的卡接槽(430),在限位块(43)沿自身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限位轴(45)周面适配的凹槽(4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推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42)内嵌设有轴承(44),轴承(44)外圈与内套筒(42)过盈配合,轴承(44)内圈与转轴(47)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推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3)凸出外套筒(40)且弹性挤压于耳板(100)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推训练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包括与外套筒(40)固接的延长梁(20)以及固接于延长梁(20)远离第一支撑柱(10)一端的抬升梁(21),抬升梁(21)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11)上,在延长梁(20)上设置有配重机构(6),配重机构(6)包括沿延长梁(20)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60),在滑轨(60)上设置有配重块(62),在配重块(62)上固接有与滑轨(60)滑移连接的滑块(61),在配重块(62)上设置有对滑块(61)在滑轨(60)上滑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磊李茂印李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冠之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