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09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它包括加热筒,加热筒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筒盖上设置有提手;加热筒一侧设置有刻度槽,刻度槽镶嵌有透明的刻度标尺;加热筒一侧安装有齿轮箱;齿轮箱下方设置有支座;齿轮箱内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齿轮;支座内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上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加热筒内固定设置有带置物通孔的隔热海绵柱体;置物通孔内壁固定设置有电热丝;置物通孔内有液瓶;加热筒底部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滴壶、调速器;连接管一端固定安装有肛管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操作方便,能减缓灌肠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
技术介绍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灌肠是消化内科中的一种常见医疗手段,灌肠时需要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刺激肠蠕动,以实现通便排气。然而,现有技术中所用灌肠器设计过于简单,不便于操作,而且灌肠所用治疗液的温度相对于人体体温而言较低,操作不当以及治疗液温度过低均会引起患者不适,不利于灌肠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减缓灌肠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包括加热筒,所述加热筒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置有提手;加热筒和筒盖的外壳内均设置有保温夹层;所述加热筒一侧设置有刻度槽,刻度槽镶嵌有透明的刻度标尺;加热筒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下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筒(1),所述加热筒(1)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2);所述筒盖(2)上设置有提手(3);加热筒(1)和筒盖(2)的外壳内均设置有保温夹层(101);所述加热筒(1)一侧设置有刻度槽(4),刻度槽(4)镶嵌有透明的刻度标尺;加热筒(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齿轮箱(5);所述齿轮箱(5)下方设置有支座(8);齿轮箱(5)内可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杆(19);第二丝杆(19)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901);所述支座(8)内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7);第一丝杆(7)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701);所述第一齿轮(701)与第二齿轮(1901)啮合;加热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筒(1),所述加热筒(1)顶部螺纹连接有筒盖(2);所述筒盖(2)上设置有提手(3);加热筒(1)和筒盖(2)的外壳内均设置有保温夹层(101);所述加热筒(1)一侧设置有刻度槽(4),刻度槽(4)镶嵌有透明的刻度标尺;加热筒(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齿轮箱(5);所述齿轮箱(5)下方设置有支座(8);齿轮箱(5)内可转动设置有第二丝杆(19);第二丝杆(19)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1901);所述支座(8)内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7);第一丝杆(7)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701);所述第一齿轮(701)与第二齿轮(1901)啮合;加热筒(1)内固定设置有隔热海绵柱体(14);所述隔热海绵柱体(14)外壁与加热筒(1)内壁紧密接触;隔热海绵柱体(14)的中轴线处开设有置物通孔(141);所述置物通孔(141)内壁固定设置有电热丝(15);所述电热丝(15)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置物通孔(141)内挤压固定有液瓶(17);所述液瓶(17)的瓶口位于加热筒(1)底部的出口处;加热筒(1)底部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上设置有滴壶(11)、调速器(12);所述连接管(10)一端固定安装有肛管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瓶(17)的瓶口处过盈连接有密封胶塞(18);所述连接管(10)与加热筒(1)底部出口处连接的一端设置成硬质尖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5)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第二丝杆(19)一端与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丝杆(19)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箱(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慕然张楠边姝张宝凤董学涛黄秀强刘艳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