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逄清华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0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属于医学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引流器、盖板和提手,盖板位于引流器的上端,提手固定设置在盖板的上端,盖板的上端贯穿设有管口,且管口位于提手的一侧,管口的上端贯穿设有引流管,引流器内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管口连通设置。该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结构稳定,且具有良好可靠的引流作用,同时方便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握持和施加挤压力度,增强了使用时的便利性,并且可避免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无法流动而堵塞流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
本技术涉及医学用具
,具体是一种引流器。
技术介绍
引流器是一种医学领域常用的器具,可将患者体内的积液吸出。现有的内科用引流器种类颇多,但是普遍存在不便使用的缺点,在实际使用时不便握持操作,同时现有的引流器易使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堵塞流管,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现有内科用引流器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内科用引流器在实际使用时不便握持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通过设置空气挤压腔、管槽、导流槽和分流槽,使本装置结构稳定,且具有良好可靠的引流作用,同时方便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握持和施加挤压力度,增强了使用时的便利性,并且可避免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无法流动而堵塞流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包括引流器、盖板和提手,所述盖板位于引流器的上端,所述提手固定设置在盖板的上端,所述盖板的上端贯穿设有管口,且管口位于提手的一侧,所述管口的上端贯穿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器内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管口连通设置,所述引流器的一端均匀分布有空气挤压腔,所述空气挤压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管口包括管槽、导流槽和分流槽,所述管槽位于管口内部的中端,所述导流槽均位于管槽的一侧,所述分流槽均位于导流槽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管槽、导流槽和分流槽均贯通设置。优选的,所述两个导流槽均为弧形设置。优选的,所述空气挤压腔的数量为6个,且空气挤压腔依次呈纵向排列分布在引流器的一端,并且空气挤压腔的一端均与引流器贯通连接。有益效果:(1)该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结构设计稳定可靠,且通过均匀分布的空气挤压腔可使引流器内形成稳定且较强的气压,在实际使用时可具有良好可靠的引流作用,并且通过将空气挤压腔和按压板一同设于引流器一侧的下端,方便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握持和施加挤压力度,增强了使用时的便利性。(2)该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通过弧形设置的导流槽和分流槽可将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进行引流,可避免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无法流动而堵塞流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引流器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管口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4中:1-引流器;101-连接口;2-盖板;3-提手;4-引流管;5-管口;501-管槽;502-导流槽;503-分流槽;6-空气挤压腔;7-按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包括引流器1、盖板2和提手3,盖板2位于引流器1的上端,提手3固定设置在盖板2的上端,盖板2的上端贯穿设有管口5,且管口5位于提手3的一侧,管口5的上端贯穿设有引流管4,引流器1内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口101,且连接口101与管口5连通设置,引流器1的一端均匀分布有空气挤压腔6,空气挤压腔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板7,管口5包括管槽501、导流槽502和分流槽503,管槽501位于管口5内部的中端,导流槽502均位于管槽501的一侧,分流槽503均位于导流槽502的下端。其中,管槽501、导流槽502和分流槽503均贯通设置,以此可在进一步保证积液流通顺畅的同时增强管口5内液体流动的压力,以对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施加更大的流动压力,以此达到防止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无法流动而堵塞流管的作用。其中,两个导流槽502均为弧形设置,通过此种弧形设置可使积液在管槽501内迅速流动时扩散至两边的弧形导流槽502,使弧形导流槽502内的积液可分别冲落至分流槽503内,进一步保证了管口5内无异物堵塞。其中,空气挤压腔6的数量为6个,且空气挤压腔6依次呈纵向排列分布在引流器1的一端,并且空气挤压腔6的一端均与引流器1贯通连接,通过均匀分布的空气挤压腔6可使引流器1内形成稳定且较强的气压,以达到良好可靠的引流作用。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时,先检查本产品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随后将引流管4插入患者体内,并用手按压按压板7,在对按压板7施加力度的同时,可对均匀分布的空气挤压腔6形成力道均衡的挤压力,借助该种挤压力使空气压力进入到引流器4内,在此过程中可以使流体单向从引流管4进入引流器1中,同时当积液在流入到管槽501时,可分流冲落至左右两侧的导流槽502,使积液可随弧形导流槽502流动后随弧形流动力又继续冲落至下端的分流槽503中,以此可循环的对管口5内部施加压力,避免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无法流动而堵塞流管。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稳定,且具有良好可靠的引流作用,同时方便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握持和施加挤压力度,增强了使用时的便利性,并且可避免积液内细小的血流积块无法流动而堵塞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包括引流器(1)、盖板(2)和提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位于引流器(1)的上端,所述提手(3)固定设置在盖板(2)的上端,所述盖板(2)的上端贯穿设有管口(5),且管口(5)位于提手(3)的一侧,所述管口(5)的上端贯穿设有引流管(4),所述引流器(1)内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口(101),且连接口(101)与管口(5)连通设置,所述引流器(1)的一端均匀分布有空气挤压腔(6),所述空气挤压腔(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板(7);/n所述管口(5)包括管槽(501)、导流槽(502)和分流槽(503),所述管槽(501)位于管口(5)内部的中端,所述导流槽(502)均位于管槽(501)的一侧,所述分流槽(503)均位于导流槽(502)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内科用引流器,包括引流器(1)、盖板(2)和提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位于引流器(1)的上端,所述提手(3)固定设置在盖板(2)的上端,所述盖板(2)的上端贯穿设有管口(5),且管口(5)位于提手(3)的一侧,所述管口(5)的上端贯穿设有引流管(4),所述引流器(1)内部的一端设有连接口(101),且连接口(101)与管口(5)连通设置,所述引流器(1)的一端均匀分布有空气挤压腔(6),所述空气挤压腔(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按压板(7);
所述管口(5)包括管槽(501)、导流槽(502)和分流槽(503),所述管槽(501)位于管口(5)内部的中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逄清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