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用针灸针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具体为一种中医用针灸针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9916782U、授权公告日为2020-01-10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医用针灸针快速消毒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架和调节架,所述底板上端中部通过卡槽固定有消毒桶,所述底板上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用针灸针消毒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消毒槽(2),所述消毒槽(2)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液管(3)、另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4)、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顶部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8),所述螺纹套(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筒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圆板(9),所述筒体(1)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筋条(18),所述升降圆板(9)的侧面对称开设有与限位筋条(18)相配合的限位槽(91),所述升降圆板(9)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板(10),所述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用针灸针消毒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消毒槽(2),所述消毒槽(2)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液管(3)、另一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液管(4)、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顶部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8),所述螺纹套(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筒体(1)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圆板(9),所述筒体(1)的内壁对称设有限位筋条(18),所述升降圆板(9)的侧面对称开设有与限位筋条(18)相配合的限位槽(91),所述升降圆板(9)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板(10),所述环形板(10)上均匀开设有锥形孔(101),所述升降圆板(9)上对应锥形孔(101)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92)以及固定连接有位于贯穿孔(92)开口附近的L型杆(11),所述L型杆(11)的底端贯穿至盖板(5)的底部,所述盖板(5)上对应锥形孔(10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52),所述L型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邻通孔(52)相配合的封堵块(12);
所述筒体(1)的侧边固定安装有加热箱(13),所述加热箱(13)的出气端通过连通管(14)与筒体(1)位于盖板(5)顶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