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胀气奶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9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3
一种防胀气奶瓶,包括奶嘴、瓶体、上盖、吮吸组件、恒压组件、密封圈、连接座,所述上盖的盖体卡接在环槽内,上盖、连接座、奶嘴之间形成有导气空腔,所述导气空腔连通恒压组件对接口,并通过通气沟槽连通通气孔,进而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的浮力球配件,将外界空气和内部空气联通,使得内外压力始终一致,彻底避免了奶液喷溅;浮力球直接将外界空气和内部空气相连,使得空气流通时不经过奶液,杜绝气泡形成,解决了涨奶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胀气奶瓶
本技术涉及奶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胀气奶瓶。
技术介绍
奶瓶是婴儿必备的用品之一,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都需要用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素的提高,对奶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奶瓶存在以下问题:奶瓶内总是存在气泡,而婴儿又极易吸入气泡,进而产生涨奶或呛奶的风险,气泡的产生主要是婴儿在吸奶时产生,为维持奶瓶内外压力的平衡,空气将从外界经由奶嘴进入奶瓶,而气流流经奶液将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奶嘴及应用其的奶瓶来解决,接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阐述。一种防胀气奶瓶,包括:奶嘴,其底部边缘径向向外凸出有连接部并形成有一环槽,上靠边缘处还设有贯通奶嘴的通气孔,通气孔在贯穿奶嘴时在其环槽的侧壁上留有通气沟槽;瓶体,用于存储奶液;连接座,向上连接奶嘴,底部设置有吮吸组件对接口、恒压组件对接口;上盖,连接在瓶体的上端瓶口处,并将连接座所述压紧在瓶体、上盖之间;吮吸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吮吸对接部、吮吸连接软管和重力球,所述的吮吸对接部与吮吸组件对接口连接;恒压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恒压对接部、恒压连接软管和浮力球,所述的恒压对接部与恒压组件对接口连接;所述重力球、浮力球的内部均与其外部连通,重力球的重力大于其所排开的奶液的重力,浮力球的重力小于其所排开的奶液的重力;所述上盖的盖体卡接在环槽内,上盖、连接座、奶嘴之间形成有导气空腔,所述导气空腔连通恒压组件对接口,并通过通气沟槽连通通气孔,进而与外界连通。优选地,还包括有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瓶体与连接座之间,上盖将连接座与瓶体支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圈填充密封;以保证奶瓶的严密性。优选地,所述上盖将奶嘴压实在连接座上;防止奶嘴脱离连接座。优选地,奶嘴内的空腔与导气空腔隔离,进而使得婴儿吮吸的奶液流道与维持奶瓶内外气压一致的气流通达完全隔离。优选地,所述吮吸组件对接口、恒压组件对接口结构一致,同时,吮吸组件、恒压组件除重力球、浮力球外的结构也一致具有互换性,因此降低了奶瓶组装的难度,也实现零部件的标准化,易于维修更换。优选地,所述浮力球始终悬浮于奶液之上,浮力球内存在连通恒压连接软管的恒压空腔,恒压空腔通过气孔连通奶瓶的内部空间,并且,在浮力球悬浮于奶液之上时,所述气孔始终位于奶液液面之上;使得进出气孔的气流将始终处于奶液液面之上,避免了冲击奶液而产生气泡的问题。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的浮力球配件,将外界空气和内部空气联通,使得内外压力始终一致,彻底避免了奶液喷溅;浮力球直接将外界空气和内部空气相连,使得空气流通时不经过奶液,杜绝气泡形成,解决了涨奶问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吮吸组件4、恒压组件5与连接座7的连接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5:图4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奶嘴1、连接部11、环槽12、通气孔13、通气沟槽14、瓶体2、上盖3、吮吸组件4、吮吸对接部41、吮吸连接软管42、重力球43、恒压组件5、恒压对接部51、恒压连接软管52、浮力球53、密封圈6、连接座7、吮吸组件对接口71、恒压组件对接口72、导气空腔8、瓶盖9、吊环91。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一种防胀气奶瓶,包括奶嘴1、瓶体2、上盖3、吮吸组件4、恒压组件5、密封圈6、连接座7,所述奶嘴1的底部边缘径向向外连接有连接部11,并形成了一环槽12,所述瓶体2用于存储奶液,所述上盖3螺纹连接在瓶体2的上端瓶口处,并将所述的连接座7所述压紧在瓶体2、上盖3之间;所述奶嘴1套接在连接座7上,奶嘴1上靠边缘处还设有贯通奶嘴1的通气孔13,连接座7底部设置有吮吸组件对接口71、恒压组件对接口72;所述吮吸组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吮吸对接部41、吮吸连接软管42和重力球43,所述的吮吸对接部41与吮吸组件对接口71连接;所述恒压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恒压对接部51、恒压连接软管52和浮力球53,所述的恒压对接部51与恒压组件对接口72连接;所述重力球43、浮力球53的内部均与其外部连通,并且,重力球43的重力大于其所排开的奶液的重力,浮力球53的重力小于其所排开的奶液的重力,也即,重力球43始终沉在奶液的底部而浮力球53始终悬浮在奶液上。尤其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通气孔13在贯穿奶嘴1时在其环槽12的侧壁上留有通气沟槽14,所述上盖3的盖体卡接在环槽12内,上盖3、连接座7、奶嘴1之间形成有导气空腔8,所述导气空腔8连通恒压组件对接口72,并通过通气沟槽14连通通气孔13,进而与外界连通。所述导气空腔8的存在,使得奶嘴1、上盖3可任意安装,不受角度限制,都能维持奶瓶内外的气流通路,对于奶嘴1而言,其安装可360°任意角度安装,对于上盖3而言,其内的螺纹可任意设置,仅需保证紧连接在瓶体2上即可。本技术所述的奶瓶,恒压组件5的浮力球53始终悬浮在奶液上,使得奶瓶内外的恒压始终维持有一致,在婴儿吮吸的过程中,外界的气体将不再通过奶嘴1进入奶瓶内,不仅可使得婴儿持续吮吸奶液,而且还避免了外界气流经由奶嘴1后最终由重力球43冲击奶液的情况,也即避免了在婴儿吮吸时产生气泡的可能。所述浮力球53始终悬浮于奶液上,在婴儿吮吸过程中,外界的空气在内外压差的作用力经通气孔13再流经恒压组件5,最后由浮力球53流出,流出的气流将冲击悬浮在奶液表面的气泡,同时浮力球53在反作用力的作用力也将在奶液表面游动,通过浮力球53与气流的共同作用,气泡的表面膜被破坏,所以,摇晃奶瓶所产生的气泡以及吮吸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气泡都将被破坏,达到无气泡的效果。所述密封圈6设置在瓶体2与连接座7之间,在将上盖3安装在瓶体2的瓶口后,上盖3将连接座7与瓶体2支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圈6填充密封,以保证奶瓶的严密性。所述上盖3在安装在瓶体1后还将奶嘴1压实在连接座7上,防止奶嘴脱离连接座7,使得奶嘴1内的空腔与导气空腔8隔离,进而使得婴儿吮吸的奶液流道与维持奶瓶内外气压一致的气流通达完全隔离。本技术所述的吮吸组件对接口71、恒压组件对接口72结构一致具有互换性,同时,吮吸组件4、恒压组件5除重力球43、浮力球53外的结构也一致具有互换性,因此降低了奶瓶组装的难度,也实现零部件的标准化,易于维修更换。所述浮力球53始终悬浮于奶液之上,浮力球53内存在连通恒压连接软管52的恒压空腔,恒压空腔通过气孔连通奶瓶的内部空间,并且,在浮力球53悬浮于奶液之上时,所述气孔始终位于奶液液面之上,使得进出气孔的气流将始终处于奶液液面之上,避免了冲击奶液而产生气泡的问题。所述奶瓶还包括有连接在上盖3上的奶瓶盖9,所述上盖3与奶瓶盖9卡接。所述奶瓶盖9上还设有吊环91。本技术使用的浮力球配件,将外界空气和内部空气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n奶嘴(1),其底部边缘径向向外凸出有连接部(11)并形成有一环槽(12),上靠边缘处还设有贯通奶嘴(1)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在贯穿奶嘴(1)时在其环槽(12)的侧壁上留有通气沟槽(14);/n瓶体(2),用于存储奶液;/n连接座(7),向上连接奶嘴(1),底部设置有恒压组件对接口(72);/n上盖(3),连接在瓶体(2)的上端瓶口处,并将所述连接座(7)压紧在瓶体(2)、上盖(3)之间;/n恒压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恒压对接部(51)、恒压连接软管(52)和浮力球(53),所述的恒压对接部(51)与恒压组件对接口(72)连接;/n所述浮力球(53)的内部与其外部连通,浮力球(53)的重力小于其所排开的奶液的重力;/n所述上盖(3)的盖体卡接在环槽(12)内,上盖(3)、连接座(7)、奶嘴(1)之间形成有导气空腔(8),所述导气空腔(8)连通恒压组件对接口(72),并通过通气沟槽(14)连通通气孔(13),进而与外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奶嘴(1),其底部边缘径向向外凸出有连接部(11)并形成有一环槽(12),上靠边缘处还设有贯通奶嘴(1)的通气孔(13),通气孔(13)在贯穿奶嘴(1)时在其环槽(12)的侧壁上留有通气沟槽(14);
瓶体(2),用于存储奶液;
连接座(7),向上连接奶嘴(1),底部设置有恒压组件对接口(72);
上盖(3),连接在瓶体(2)的上端瓶口处,并将所述连接座(7)压紧在瓶体(2)、上盖(3)之间;
恒压组件(5),包括依次连接的恒压对接部(51)、恒压连接软管(52)和浮力球(53),所述的恒压对接部(51)与恒压组件对接口(72)连接;
所述浮力球(53)的内部与其外部连通,浮力球(53)的重力小于其所排开的奶液的重力;
所述上盖(3)的盖体卡接在环槽(12)内,上盖(3)、连接座(7)、奶嘴(1)之间形成有导气空腔(8),所述导气空腔(8)连通恒压组件对接口(72),并通过通气沟槽(14)连通通气孔(13),进而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胀气奶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吮吸组件(4),连接座(7)底部设置有吮吸组件对接口(71),吮吸组件(4)连接在吮吸组件对接口(71)上;
所述吮吸组件(4)包括依次连接的吮吸对接部(41)、吮吸连接软管(42)和重力球(43),所述的吮吸对接部(4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樊叶书宏陈灿良黄柯钒
申请(专利权)人:可优比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