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包括套筒,套筒由防腐层、保温层与保护层三层结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保温层与防腐层,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积液槽,套筒内积液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积液槽药液出口,套筒的上方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药液出口,套筒内设置有导液管与弹簧导液管,弹簧导液管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套筒的两端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由外环、内环、U形件与气囊组成,内环与外环通过U形件连接,一侧固定环上设置有药液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可以对患者肢体起到支撑作用,也防止患者肢体与套筒内壁或积液槽内堆积的药液接触,减少患者长时间使用所带来的疲劳,防止熏洗治疗变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熏洗装置。
技术介绍
熏洗,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技术CN201820049771.3公开了一种封闭式熏洗套筒,较之一般开放式设备具有更好的密闭性与便携性,更加适合关节部位熏洗使用,但是装置套筒内容易堆积药液,使得熏洗变为浸泡,虽然装置有设置积液槽,但是在使用时,肢体依旧容易浸泡在积液槽内,需要小心控制肢体位置,长时间使用会十分费力,且装置配备多个弹性胶套,使用时都需要进行充气以达到密封作用,加上药雾的进出口接头与积液槽药液出口接头,使用时需要连接很多管道,在空间上会有很大限制,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装置使用费力与装置容易受空间限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包括套筒,套筒由防腐层、保温层与保护层三层结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保温层与防腐层,套筒的底部设置有积液槽,套筒内积液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积液槽药液出口,套筒的上方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药液出口,套筒内设置有导液管与弹簧导液管,弹簧导液管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套筒的两端连接有固定环,一侧固定环上设置有药液进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固定环由外环、内环、U形件与气囊组成,内环与外环通过U形件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内环的内侧粘贴有气囊,气囊由若干小气囊首尾连接组成,然后通过胶水粘合在内环的内壁形成环形结构,相邻小气囊的内部空间互相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左侧的气囊与固定环上的药液进口连接,药液进口与内环固定连接,与外环活动连接,两侧固定环上的气囊通过套筒内设置的导液管连接,右侧气囊与弹簧导液管的一端连接,弹簧导液管的另一端与药液出口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积液槽为套筒保温层内的扇形凹槽,积液槽两侧有突出的防腐层结构遮盖在积液槽结构的上方,只有中间位置留有一条0.5cm的缝隙,两侧突出防腐层结构的下方有均匀分布导柱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积液槽药液出口为90°弯折的结构,尾端连接有小型过滤器,积液槽药液出口与小型过滤器的水平高度均高于两侧固定环最低点。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通过U型件连接的内环与外环,通过内环与外环的支撑,可以对患者肢体起到支撑作用,也防止患者肢体与套筒内壁接触,减少患者长时间使用所带来的疲劳,并通过药液对两侧气囊进行填充,无需额外设置气泵装置,也减少装置连接的管道,减少空间上的约束。2.本技术在积液槽的两端设置有突出的防腐层结构,将积液槽遮挡,并通过导柱对结构进行支撑,防止患者肢体与积液槽内药液接触导致熏洗变为浸泡,影响疗效,也使得患者可以更轻松的治疗,无需担心肢体与药液接触,减少患者对肢体状态的控制,降低使用时的疲劳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套筒结构剖视图。图1-5中:1-套筒,101-防腐层,102-保温层,103-保护层,104-积液槽,105-导柱,2-固定环,201-外环,202-内环,203-U形件,204-气囊,3-药液进口,4-药液出口,5-积液槽药液出口,6-导液管,7-弹簧导液管,8-雾化喷头,9-小型过滤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包括套筒1,防腐层101,保温层102,保护层103,积液槽104,导柱105,固定环2,外环201,内环202,U形件203,气囊204,药液进口3,药液出口4,积液槽药液出口5,导液管6,弹簧导液管7,雾化喷头8,小型过滤器9,套筒1由防腐层101、保温层102与保护层103三层结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103、保温层102与防腐层101,套筒1的底部设置有积液槽104,套筒1内积液槽10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积液槽药液出口5,套筒1的上方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药液出口4,套筒1内设置有导液管6与弹簧导液管7,弹簧导液管7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8,套筒1的两端连接有固定环2,一侧固定环2上设置有药液进口3。其中:固定环2由外环201、内环202、U形件203与气囊204组成,内环202与外环201通过U形件203连接,通过内环202与外环201的支撑使得患者肢体与套筒1,套筒1与环境之间互不接触,防止患者肢体与药液接触的可能,也降低使用带来的疲劳度。其中:内环202的内侧粘贴有气囊204,气囊204由若干小气囊首尾连接组成,然后通过胶水粘合在内环202的内壁形成环形结构,相邻小气囊的内部空间互相连通,通过气囊204达到封闭效果,也对患者肢体起到支撑作用,气囊204由若干小气囊组成,使得气囊204整体会更加贴合患者的肢体表面,增强密闭性。其中:左侧的气囊204与固定环2上的药液进口3连接,药液进口3与内环202固定连接,与外环201活动连接,两侧固定环2上的气囊204通过套筒1内设置的导液管6连接,右侧气囊204与弹簧导液管7的一端连接,弹簧导液管7的另一端与药液出口4连接,将气囊204与导液管连接,通过药液代替气体,减少气泵的设置,也减少装置周围连接的管道,减少空间上的约束。其中:积液槽104为套筒1保温层102内的扇形凹槽,积液槽104两侧有突出的防腐层101结构遮盖在积液槽104结构的上方,只有中间位置留有一条0.5cm的缝隙,两侧突出防腐层101结构的下方有均匀分布导柱105结构,通过突出结构,防止患者肢体下压与积液槽104内药液接触,导柱105起到支撑作用,也通过导柱105结构将药液导流至积液槽104内,防止药液在突出结构底面粘连。其中:积液槽药液出口5为90°弯折的结构,尾端连接有小型过滤器9,积液槽药液出口5与小型过滤器9的水平高度均高于两侧固定环2最低点,使得装置可以置于桌面上而积液槽出液口5连接的管道不会受到影响,并通过小型过滤器9对药液进行过滤,防止肢体上的脏污影响药液的循环使用。在使用本技术时,将患者肢体穿过固定环2与套筒1,需要熏洗的位置置于套筒1内,通过药液进口3向装置内注入药液,药液首先填充装置一侧的气囊204,然后通过导液管6流向另一侧气囊204,两侧气囊204被药液填充,气囊204鼓胀与患者肢体表面接触,对装置进行密封,也对固定环2位置进行固定,防止装置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套筒(1)由防腐层(101)、保温层(102)与保护层(103)三层结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103)、保温层(102)与防腐层(101),套筒(1)的底部设置有积液槽(104),套筒(1)内积液槽(10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积液槽药液出口(5),套筒(1)的上方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药液出口(4),套筒(1)内设置有导液管(6)与弹簧导液管(7),弹簧导液管(7)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8),套筒(1)的两端连接有固定环(2),一侧固定环(2)上设置有药液进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套筒(1)由防腐层(101)、保温层(102)与保护层(103)三层结构组成,从外到内依次为保护层(103)、保温层(102)与防腐层(101),套筒(1)的底部设置有积液槽(104),套筒(1)内积液槽(10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积液槽药液出口(5),套筒(1)的上方左侧边缘位置设置有药液出口(4),套筒(1)内设置有导液管(6)与弹簧导液管(7),弹簧导液管(7)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头(8),套筒(1)的两端连接有固定环(2),一侧固定环(2)上设置有药液进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环(2)由外环(201)、内环(202)、U形件(203)与气囊(204)组成,内环(202)与外环(201)通过U形件(20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液熏洗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环(202)的内侧粘贴有气囊(204),气囊(204)由若干小气囊首尾连接组成,然后通过胶水粘合在内环(202)的内壁形成环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頔,
申请(专利权)人:黄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