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
本技术涉及心血管内科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
技术介绍
心血管介入手术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技术,经过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心脏导管,通过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心血管介入手术一般选择桡动脉穿刺或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术侧肢体需制动12小时,制动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将患者的术侧肢体用弹力绷带固定使其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患者的肢体易产生酸痛感,且不利于患者血液循环,可能会造成肢体肿胀,因此需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现多为看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按摩护理,增加了看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护理人员护理工作量大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前后方向的底板,底板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固定盒,固定盒内转动连接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转轴,每个转轴上均同轴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固定盒(2),固定盒(2)内转动连接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转轴(3),每个转轴(3)上均同轴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凸轮(4),固定盒(2)下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轴向且与凸轮(4)一一对应的通孔(5),每个通孔(5)内均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按摩棒(6),每个按摩棒(6)的上端均同轴设有端帽(7),每个端帽(7)的上端面均可与其对应侧的凸轮(4)外缘面接触,每个按摩棒(6)的下端均可伸出通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固定盒(2),固定盒(2)内转动连接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布且左右轴向的转轴(3),每个转轴(3)上均同轴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凸轮(4),固定盒(2)下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上下轴向且与凸轮(4)一一对应的通孔(5),每个通孔(5)内均滑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按摩棒(6),每个按摩棒(6)的上端均同轴设有端帽(7),每个端帽(7)的上端面均可与其对应侧的凸轮(4)外缘面接触,每个按摩棒(6)的下端均可伸出通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盒(2)右端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下的套筒(8),两个套筒(8)内分别螺纹连接有上下轴向的螺纹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心血管介入术后护理舒缓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的所述的螺纹杆(9)下端同轴设有主动带轮(10),主动带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要英,代清贤,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结核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