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虹专利>正文

自动防雾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7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防雾镜,在镜背面贴有一层电热膜,电热膜上装有一个指示灯,并有一控制器附在电热膜上,从控制器中引出有一探头贴在镜面上,还引出有一个热敏电阻贴在电热膜上。镜面有雾时自动通电,无雾时自动断电,并有过热保护功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镜子,特别是一种可在有水蒸汽的场合自动防止镜面凝结水雾的镜子。在已有的靠电加热的防雾镜当中,加热方式为电热丝加热,电路的通断由人为来控制,这样加热效率不高,且需要人工干预,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热防雾镜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雾镜,当镜面有水雾时,其可自动接通电源,使镜面加热,当镜面无雾时,其可自动切断电源。其加热方式为电热膜加热,以提高加热效率和均匀度。自动防雾镜还有过热保护功能,当镜面温度达到最高的允许值时,能自动抑制温度的进一步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动防雾镜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镜正面探头布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器的内部电路图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图2所示,自动防雾镜,包括有镜面(1)、电热膜(2)、控制器(3)、探头(4)、指示灯(5)、热敏电阻(6)、电源插头(7)构成。电热膜(2)贴在镜(1)背面,其电极M与控制器(3)的电源引出线j相联后直接与电源插头(7)相联,电极N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h相联,电热膜(2)上装有与电极M、N平行的电极U、V。指示灯(5)为发光二极管,接在电极U、V两端,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离电热膜电极M近的电极上,如图1所示,接在电极U上。控制器(3)贴在电热膜(2)上,并引出有插头(7)以接通电源。热敏电阻(6)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f、e相联,并紧密地贴在电热膜(2)上。探头(4)为一任意形状的平整金属片,紧密地贴在镜面被电热膜(2)加热的区域,并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p相联。如图3所示,控制器(3)由内部电路、引出探头、引出热敏电阻及外壳组成。内部控制电路包括有开关电路S1和过热保护电路S2两部分组成。开关电路S1可包括有整流桥D、单向可控硅T、三极管T1、T2、电阻R1、R2、Rc、Rp、稳压管Dz1、Dz2、探头引出线p连接组成。整流桥D的输入端h与电热膜Rz的N端相联,另一输入端i与电源输入端r相联。单向可控硅T跨接在整流桥D的正负输出端de之间,三极管T2、T1分别与电阻R1、R2串联后亦跨接在de之间,在可控硅T的控制极c与整流桥D的负输出端e之间跨接有稳压管Dz1,三极管T2的基极b与e之间跨接有稳压管Dz2,三极管T1的基极a与e之间跨接有电阻Rc,T1基极a串电阻Rp后联接探头引出线p。过热保护电路S2包括有三极管T3、T4、电阻R3、R4、R5、R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电解电容C1、C2、稳压管Dz3、Dz4及二极管D1组成,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即图1中的热敏电阻(6)。稳压管Dz3、Dz4,电容C1、C2,电阻R5、R6,二极管D1组成一个稳压源,其输入端j与电热膜Rz的M端相联后与电源相联,输出端k与e间跨接有串联的电阻R4、Rt,三极管T3与电阻R3串联后跨接在ke之间,T3的基极f接在电阻R4、Rt之间,三极管T4的基极g与T3的集电极相联,T4的集电极与开关电路S1中可控硅T的控制极c相联。自动防雾镜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3所示,镜面无雾时,由于电阻Rc的作用,使a点电位为低,三极管T1关断,b点电位为高,三极管T2饱和导通,c点电位为低,可控硅T关断,整个开关电路S1处于关断状态,电热膜Rz不通电;当镜面有雾时,镜面的水雾与镜背面的水银镀层形成电容,电容吸收一定的电荷,如图2所示,通过探头(4)使a点电位升高,三极管T1处于饱和导通状态,b点电位为低,三极管T2关断,c点电位为高,可控硅T处于开通状态,整个开关电路S1处于开通状态,电热膜Rz通电加热。稳压管Dz1、Dz2起保护作用,当可控硅T处于开通状态时,de两端的电压只有1~2伏,c点电位只有零点几伏,当可控硅T关断时,de两端的电压跃升为380V,但三极管T2从截止到饱和导通需要一定时间,从而产生一个冲击电流经T2的集电极电阻R1冲向可控硅T的控制极,导致T的损坏,当有稳压管Dz1时,冲击电流可经Dz1流走,从而保护了可控硅T,稳压管Dz2的作用与Dz1一样;电阻Rp为隔离电阻,使探头(4)对人体安全。Rt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通过R4、Rt参数的适当配合,使电路在正常工作时,f点的电位为高电位,三极管T3饱和导通,g点为低电位,三极管T4关断,过热保护电路S2对开关电路S1无影响;当电热膜温度过高时,Rt阻值下降到一定程度,使f点电位降低到让三极管T3关断,g点为高电位,三极管T4饱和导通,使开关电路S1中的c点电位为低,导致开关电路S1关断,自动切断加热电路,抑制电热膜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实施例自动防雾镜的构成如上文所述。电热膜的方阻为650Ω/cm2;指示灯(5)为Ф3的发光二极管。对于控制器,在开关电路S1中,整流桥D由四个整流二极管组成,型号为4007型;单向可控硅T型号为MCR100-6;三极管T1、T2、T3、T4型号为ITT9014C;稳压管Dz1、Dz2的稳压值为6V;R1阻值为1MΩ;R2为3MΩ;Rc的阻值300kΩ;Rp为3MΩ;在过热保护电路S2中,电阻Rt为25℃时阻值5kΩ的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4为37kΩ;Dz3的稳压值为6V,Dz4为11V;C1、C2分别为22μF、16V的电解电容;R5为10kΩ,R6为100kΩ;二极管D1为4001型。探头(4)为一平整的不锈钢片,被安放在镜面的电加热区域,用502胶水粘在镜面适当位置上,对探头的形状和大小无任何特殊要求,一般做到不影响镜面的美观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防雾镜包括有镜面(1)、控制器(3)、电源插头(7)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热膜(2)、指示灯(5)、探头(4)、热敏电阻(6)。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雾镜,其特征在于电热膜(2)的电极M与控制器(3)的电源引出线j相联后直接与电源插头(7)相联,电极N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h相联,电热膜(2)上装有与电极M、N平行的电极U、V。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雾镜,其特征在于指示灯(5)为发光二极管,接在电极U、V两端,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离电热膜电极M近的电极上。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雾镜,其特征在于探头(4)为一任意形状的平整金属片,紧密地贴在镜面被电热膜(2)加热的区域,并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p相联。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防雾镜,其特征在于热敏电阻(6)为一负温度系效热敏电阻。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防雾镜,在镜背面贴有一层电热膜,电热膜上装有一个指示灯,并有一控制器附在电热膜上,从控制器中引出有一探头贴在镜面上,还引出有一个热敏电阻贴在电热膜上。镜面有雾时自动通电,无雾时自动断电,并有过热保护功能。文档编号G02B5/08GK2236139SQ9520011公开日1996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3日专利技术者顾虹 申请人:顾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防雾镜包括有镜面(1)、控制器(3)、电源插头(7)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热膜(2)、指示灯(5)、探头(4)、热敏电阻(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虹
申请(专利权)人:顾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