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7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包括密封袋和护理包本体,所述护理包本体包括盘体、盖体、连接条和连接机构,盘体上放置有注射器、石蜡油、脱脂棉,胃管、3M鼻贴、导管固定器、固定标识、勺子、手套,注射器、石蜡油、导管固定器和勺子分别放置在仿形槽内,脱脂棉,胃管、3M鼻贴、固定标识、手套分别放置在矩形盛放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不同科室所需植入胃管的医用设备进行统一,方便同质化管理,操作便捷,节省时间,同时注射器上变色连接头的设置,能够精准的控制患者进餐的温度,使患者的肠胃得到较好的护理,勺体端部连接头的设置,便于与注射器的变色连接头连接,从而使V‑VST对患者的筛查更加的准确和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
技术介绍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疾病、衰老等多种原因所致的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老年虚弱、阿尔茨海默病、头颈部肿瘤患者等人群中常规开展吞咽障碍的筛查。对于一个综合性医院,留置胃管这项护理技术涉及到很多科室,在临床的护士,会有相同的经历,当收到医生开立给患者留置胃管的医嘱,我们要去准备用物,拉开各种抽屉,寻找各种操作用物,一次性胃管、石蜡油、导管固定器、一次性注食器等各种操作用物,如果遗漏、操作中需停止操作来回取遗漏之物、不仅浪费时间也亦导致患者及家属质疑护理专业性。另外,对于吞咽障碍患者,需要通过V-VST对患者筛查,V-VST是一种对存在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早期床旁筛查的方法,给予患者不同稠度的液体,如从糖浆稠度液体,液体——水,布丁状半固体,蛋羹/蜂蜜稠度液体等,还要给予患者不同溶剂的液体,如5、10、20mL的液体,以判断吞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征,指导患者更为科学、准确地饮食,在进行V-VST筛查是,如果直接用勺子注入鼻饲管内不同种类的液体和不同体积的液体,无法判断注入鼻饲管的溶液体积,且用勺子从容器内挖出再注入鼻饲管内,操作繁琐,在用勺子挖的过程中液体会洒落,测试不准确,如果直接采用注射器注入鼻饲管内,注入的液体的速度和病人的吞咽速度无法同步控制,且不便于观察病人吞咽的过程,另外,在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食物时,在临床护理人员大多数是将温热的营养餐滴在手背,感控温度有偏差,过凉会引起胃肠道反应,过热会引起鼻粘膜内部的烫伤。因此,提供一种操作便捷、节省时间、并准确测量病人进食温度的胃管植入护理包,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便捷、节省时间、并准确测量病人进食温度的胃管植入护理包。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包括密封袋和位于密封袋内的护理包本体,所述护理包本体包括盘体、位于盘体上方的盖体、与盘体的后侧面和盖体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条、用于使盘体和盖体密封连接的连接机构,盘体上放置有注射器、石蜡油、脱脂棉,胃管、3M鼻贴、导管固定器、固定标识、勺子、手套,注射器、石蜡油、导管固定器和勺子分别放置在仿形槽内,脱脂棉,胃管、3M鼻贴、固定标识、手套分别放置在矩形盛放槽内,注射器包括筒体、位于筒体内的活塞、与筒体的右端固定连接且用于感知温度的感温变色接头,勺子包括勺体、与勺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与感温变色接头相配合的连接头。所述感温变色接头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表面设有感温变色段,容纳腔的左侧与筒体连通,容纳腔的右侧与外界连通。所述感温变色段内设有含有温变粉,所述感温变色段设置至少三个变色段。所述连接头的内部设有与勺体连通的通道。所述勺体横截面的弧度为120~150°,勺体的容量为10ml。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位于盖体的下表面的凸起、盘体的上表面且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位于盖体的前侧面的绑带和位于盘体的前侧面的绑带扣。所述盘体和盖体均采用PE材质,所述连接条采用热压的形式连接。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将不同科室所需植入胃管的医用设备进行统一,方便同质化管理,操作便捷,节省时间,同时注射器上变色连接头的设置,能够精准的控制患者进餐的温度,使患者的肠胃得到较好的护理,勺体端部连接头的设置,便于与注射器的变色连接头连接,从而使V-VST对患者的筛查更加的准确和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勺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为:护理包本体1、盖体2、盘体3、凸块4、凹槽5、绑带6、绑带扣7、连接条8、注射器9、石蜡油10、脱脂棉11、胃管12、3M鼻贴13、导管固定器14、固定标识15、勺子16、手套17、比色卡18、筒体19、活塞20、变色接头21、容纳腔22、感温变色段23、勺体24、连接头25、通道2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包括密封袋和位于密封袋内的护理包本体1,所述护理包本体1包括盘体3、位于盘体3上方的盖体2、与盘体3的后侧面和盖体2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条8、用于使盘体3和盖体2密封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盘体3和盖体2均采用PE材质,所述连接条8采用热压的形式连接,盘体3上放置有注射器9、石蜡油10、脱脂棉11,胃管12、3M鼻贴13、导管固定器14、固定标识15、勺子16、手套14,注射器18、石蜡油10、导管固定器14和勺子16分别放置在仿形槽内,脱脂棉11,胃管12、3M鼻贴13、固定标识15、手套17分别放置在矩形盛放槽内,胃管12采用硅胶材质,石蜡油10时胃管润焕,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脱脂棉11用于擦拭患者面部,危重或者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面部会出较多油脂,不利于鼻贴和导管固定器的固定,频繁更换鼻贴和固定器会增加费用成本,导管固定器14增加的胃管的稳定性,更加保证了防治胃管的滑脱,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临床护理安全质量,固定标识15清楚的标明置入长度、时间,便于班次交接.如图2所示,注射器9包括筒体18、位于筒体18内的活塞20、与筒体19的右端固定连接且用于感知温度的感温变色接头21,所述感温变色接头2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22、容纳腔22的内表面设有感温变色段23,容纳腔22的左侧与筒体19连通,容纳腔22的右侧与外界连通,所述感温变色段23内设有含有温变粉,感温变色接头21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感温变色段23的颜色变化,感温变色接头21的左端与筒体19的右端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感温变色段23设置三个感温变色段,分别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感温变色段、第二感温变色段和第三感温变色段,第一感温变色段的温度范围为42~50°,如果食物温度范围在42~50°内,则第一感温变色段变为红色,第二感温变色段的温度范围为37~25°,如果食物温度范围在37~25°,则第二感温变色段变为白色,第三感温变色段的温度范围为38~42°,如果食物的温度范围在38~42°,则第三感温变色段为粉色,此时,粉色表示食物温度适宜,温度筒体19的外表面设有比色卡,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判断食物的温度。如图3和图4所示,勺子16包括勺体24、与勺体24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与感温变色接头21相配合的连接头25。所述连接头25的内部设有与勺体24连通的通道26。所述勺体24横截面的弧度为120°,便于患者进食,勺体24左端的宽度小于鼻饲管的内径,便于勺体24的左端与鼻饲管的内径衔接,勺体24的容量为10ml,勺体24的右端与连接头25的左端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通道26位于勺体24的上方,便于液体从连接头25进入食物,通道26的内表面内设有第一螺纹,感温变色接头21的外表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包括密封袋和位于密封袋内的护理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包本体包括盘体、位于盘体上方的盖体、与盘体的后侧面和盖体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条、用于使盘体和盖体密封连接的连接机构,盘体上放置有注射器、石蜡油、脱脂棉,胃管、鼻贴、导管固定器、固定标识、勺子、手套,注射器、石蜡油、导管固定器和勺子分别放置在仿形槽内,脱脂棉,胃管、鼻贴、固定标识、手套分别放置在矩形盛放槽内,注射器包括筒体、位于筒体内的活塞、与筒体的右端固定连接且用于感知温度的感温变色接头,勺子包括勺体、与勺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与感温变色接头相配合的连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包括密封袋和位于密封袋内的护理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包本体包括盘体、位于盘体上方的盖体、与盘体的后侧面和盖体的后侧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条、用于使盘体和盖体密封连接的连接机构,盘体上放置有注射器、石蜡油、脱脂棉,胃管、鼻贴、导管固定器、固定标识、勺子、手套,注射器、石蜡油、导管固定器和勺子分别放置在仿形槽内,脱脂棉,胃管、鼻贴、固定标识、手套分别放置在矩形盛放槽内,注射器包括筒体、位于筒体内的活塞、与筒体的右端固定连接且用于感知温度的感温变色接头,勺子包括勺体、与勺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与感温变色接头相配合的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植入护理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接头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表面设有感温变色段,容纳腔的左侧与筒体连通,容纳腔的右侧与外界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彩侠郭园丽李萌王爱霞刘艳丽刘淑静庞舒贝马珂珂郭子叶杜晓娜马宝云王文雅陈奇李玉萍李娴张盼曹贺瑶谢宁霞刘莹芳肖华邢超君王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