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6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康复训练的问题。该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包括分别卡接在病床两侧床沿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骨关节调节机构;骨关节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连接杆上的卡管;连接杆的两侧的卡管上分别铰接有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卡管两侧分别设有微型电动气缸;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的底部分别设有滑槽;两个微型电动气缸的推杆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对受伤部位进行抬高、弯曲等康复训练,安全又方便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A nursing bracket for bone and joint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
本技术涉及外科护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
技术介绍
骨关节由相邻的骨之间借结缔组织构成的囊相连,骨与骨间接连接称骨关节。相对的骨面之间有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动幅度较大,每个关节都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某些关节还有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人体之所以能够活动自如,就是因为有骨关节的结构,大部分的骨关节,不但是提供人体活动之需,并经由软骨保护骨头避免磨损。针对于骨关节受伤的骨科患者的护理时,需要病人时常活动腿部进行康复方面的护理,而现有技术中的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只提供固定关节的作用,无法对受伤部位进行抬高、弯曲等康复训练,且缺少安全防护设备,容易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包括分别卡接在病床两侧床沿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骨关节调节机构;骨关节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连接杆上的卡管;连接杆的两侧的卡管上分别铰接有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卡管两侧分别设有微型电动气缸;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的底部分别设有滑槽;两个微型电动气缸的推杆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具体地,支撑架包括底座;底座底部固定有卡夹;两个卡夹相面对;底座上固定有底座气缸;底座气缸的推杆端部固定有支撑杆。具体地,卡管包括套设在连接杆上的卡箍;卡箍具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卡耳;两个卡耳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具体地,螺栓的头部连接有手柄。具体地,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上分别设有适合大腿和小腿形状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海绵或硅胶。具体地,小腿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支撑脚底的支撑板,支撑板上接触设有支撑块。具体地,支撑杆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升高+,降低—,大腿抬高+,大腿降低-,小腿抬高+小腿降低—。具体地,微型电动气缸和底座气缸的型号均为CJ1B4-20SU4SM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支撑杆卡接于病床两侧,将大腿和小腿分别放置于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上,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分别在两个微型电动气缸的推动下实现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撑起高度的变化,实现将病人的大腿抬高到需要的高度,将小腿抬高或降低保持在需要的高度;能自主的固定病人的大腿和小腿到需要的高度,能实现不同骨关节受损病人的康复,对受伤部位进行抬高、弯曲等康复训练,安全又方便,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2)本技术中两个卡箍根据病人康复需要及舒适要求,将两个腿分开至需要的角度,然后通过卡箍固定其位置,防止因腿的重量使其滑动影响病人康复,避免了造成二次伤害。(3)本技术中凹槽内的海绵和硅胶放置在其中,可更换,使用时若病人较瘦,则在凹槽中加入更多的海绵或硅胶以支撑腿;海绵或硅胶的加入使病人放置腿时触感更加舒适,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连接杆,2-卡管,3-大腿支撑板,4-小腿支撑板,5-微型电动气缸,6-滑槽,7-底座,8-卡夹,9-底座气缸,10-支撑杆,11-卡箍,12-卡耳,13-螺栓,14-手柄,15-凹槽,16-海绵,17-支撑板,18-支撑块,19-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包括分别卡接在病床两侧床沿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连接杆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骨关节调节机构;骨关节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连接杆1上的卡管2;连接杆1的两侧的卡管2上分别铰接有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卡管2两侧分别设有微型电动气缸5;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的底部分别设有滑槽6;两个微型电动气缸5的推杆分别位于两个滑槽6内。将支撑杆10卡接于病床两侧,将大腿和小腿分别放置于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上,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分别在两个微型电动气缸5的推动下实现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撑起高度的变化,实现将病人的大腿抬高到需要的高度,将小腿抬高或降低保持在需要的高度;能自主的固定病人的大腿和小腿到需要的高度,能实现不同骨关节受损病人的康复,对受伤部位进行抬高、弯曲等康复训练,安全又方便,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卡夹8则为常见的夹子其结构再次不做更详细的描述;卡角也可换用其他固定装置。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底座7;底座7底部固定有卡夹8;两个卡夹8相面对;底座7上固定有底座气缸9;底座气缸9的推杆端部固定有支撑杆10;使支撑杆10可升降能满足不同身高及抬高腿康复训练的要求,能帮助更多不同的病人实现康复训练,重新获得健康。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卡管2包括套设在连接杆1上的卡箍11;卡箍11具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卡耳12;两个卡耳12之间通过螺栓13紧固;使用时通过螺栓13将卡箍11固定,不使用时螺栓13松开,不需要取下来;两个卡箍11根据病人康复需要及舒适要求,将两个腿分开至需要的角度,然后通过卡箍11固定其位置,防止因腿的重量使其滑动影响病人康复,避免了造成二次伤害。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螺栓13的头部连接有手柄14;手柄14方便护士或家属手动拧紧螺栓13实现固定,减少使用难度。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上分别设有适合大腿和小腿形状的凹槽15,凹槽15内设有海绵16或硅胶;凹槽15按较大的尺寸设计,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凹槽15内的海绵16和硅胶放置在其中,可更换,使用时若病人较瘦,则在凹槽15中加入更多的海绵16或硅胶以支撑腿;海绵16或硅胶的加入使病人放置腿时触感更加舒适,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小腿支撑板4上设有用于支撑脚底的支撑板17,支撑板17上接触设有支撑块18;支撑块18根据病人身高腿的长度更换对应合适的支撑块18以支撑脚掌防止其甩动。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支撑杆10上设有控制面板19;控制面板19上设有升高+,降低—,大腿抬高+,大腿降低-,小腿抬高+小腿降低—;便于调节康复需要的角度。作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微型电动气缸5和底座气缸9的型号均为CJ1B4-20SU4SMC;也可根据要求选择其他适合的型号。本技术的使用原理:根据病人的位置,通过卡夹8将支撑架卡接在病床的两侧床沿上适合的位置,根据病人康复需要调整两个调节机构的位置,通过手柄14拧紧螺栓13固定卡管2;通过控制面板19调节支撑杆10的高度,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的角度;然后将病人的腿放入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的凹槽15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需要再次加入海绵16或硅胶进一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卡接在病床两侧床沿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连接杆(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骨关节调节机构;骨关节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连接杆(1)上的卡管(2);连接杆(1)的两侧的卡管(2)上分别铰接有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卡管(2)两侧分别设有微型电动气缸(5);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的底部分别设有滑槽(6);两个微型电动气缸(5)的推杆分别位于两个滑槽(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卡接在病床两侧床沿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连接杆(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骨关节调节机构;骨关节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连接杆(1)上的卡管(2);连接杆(1)的两侧的卡管(2)上分别铰接有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卡管(2)两侧分别设有微型电动气缸(5);大腿支撑板(3)和小腿支撑板(4)的底部分别设有滑槽(6);两个微型电动气缸(5)的推杆分别位于两个滑槽(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包括底座(7);底座(7)底部固定有卡夹(8);两个卡夹(8)相面对;底座(7)上固定有底座气缸(9);底座气缸(9)的推杆端部固定有支撑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关节外科护理支架,其特征在于:卡管(2)包括套设在连接杆(1)上的卡箍(11);卡箍(11)具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卡耳(12);两个卡耳(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丽娟刘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