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涉及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常规手术中,有相当一部分手术切口位于头枕部及颈背部,该两部位由于肌肉张力高,血供影响差,切口愈合慢等特点,极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积液、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甚至颅内感染,严重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术后一般需要加压包扎,促进愈合。目前临床多使用胶布粘贴固定对伤口施加压力,但由于头部毛发等因素的影响,况且,头枕部及颈背部前方有口鼻、气管,难以用环绕包扎法加压包扎,因而常常不能有效地固定,以致影响术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病人术后恢复的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包括条状的底板和与头枕部形状相匹配的加压板本体,所述加压板本体底部与所述底板中间位置一体连接;所述底板两翼向外及前下方弧形弯曲延伸,构成两块与颈背部形状相匹配并贴于胸部的翼板;所述加压板本体顶部设置有用于环绕固定在额头上的额带。进一步地,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状的底板(2)和与头枕部形状相匹配的加压板本体(1),加压板本体(1)底部与底板(2)中间位置一体连接;底板(2)两翼向外及前下方弧形弯曲延伸,构成两块与颈背部形状相匹配并贴于胸部的翼板(3);加压板本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环绕固定在额头上的额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状的底板(2)和与头枕部形状相匹配的加压板本体(1),加压板本体(1)底部与底板(2)中间位置一体连接;底板(2)两翼向外及前下方弧形弯曲延伸,构成两块与颈背部形状相匹配并贴于胸部的翼板(3);加压板本体(1)顶部设置有用于环绕固定在额头上的额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板本体(1)顶部至底部高度为18cm,宽度为5cm;底板(2)长度为20cm,加压板本体(1)底部与底板(2)连接位置渐进式过渡;两翼板(3)末端距离底板(2)的高度均为10cm;所述两翼板(3)和底板(2)的宽度均为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板本体(1)、底板(2)和两翼板(3)的厚度均为1.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板本体(1)、底板(2)和两翼板(3)的材质均为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