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包括眼罩、安装板和发光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器的控制器,所述安装板设有发光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安装板上设置了发光器和滑轨,眼罩内部设置了齿轮,齿轮两侧设置了齿条,齿条上设置了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了螺纹管,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使用装置前,医护人员使用直尺测量患者的瞳距,再转动螺纹管,使螺纹杆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轮的带动使两个发光器反向同步移动,进而调节两个发光器之间的轴间距,直至与患者瞳距相同,此设计使装置可以适配不同的患者,并且通过螺纹的自锁特性避免了发光器位置偏移的问题。
A retinopathy prevention device with safety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
本技术涉及眼部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糖尿病关联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眼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血糖高形成的病理变化后视网膜局部氧供不足,缺氧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害,毛细血管肿胀变形,视网膜屏障被破坏,引起视网膜渗漏,发生黄斑水肿,继之新生血管形成,引发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害和缺氧可以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水平下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是眼内重要的神经和血管保护因子,可以对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所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糖尿病人在没有出现视网膜病变时,通过供氧能够改善视功能,其原因是增加了视杆细胞为保持暗电流的高代谢率所大量消耗的氧。专利号CN207356169U的专利设计了一种防治视网膜病变的可穿戴设备,由眼罩和发光卡板组成,发光卡板上朝向佩戴者的一侧,相对于佩戴者眼睛的位置固定有两个发光器,发光卡板上还固定有控制电路部件、控制开关和电池固定位;控制电路部件与发光器、控制开关和电池固定位电性连接。能特异性减少视杆细胞的暗适应过程,进而减少暗适应中大量的氧耗,延缓了血管增生,对于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起到预防和/或治疗作用。但是上述的装置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装置的发光器为固定结构,由于不同患者的瞳距不相同,发光器的位置不可调节存在光线位置偏移的问题,使得装置无法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对患者造成伤害;其次,装置在患者睡眠时启动,由于人在睡眠时头部的转动、翻身动作存在装置脱落的情况,而现有装置上没有设置相关的检测和警示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发光器不可调节以及无法检测装置脱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包括眼罩、安装板和发光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器的控制器,所述安装板设有发光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发光器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眼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下两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中一个的水平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齿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发光器与齿条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管嵌设于眼罩的外表壁,并且与眼罩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眼罩与两个齿条均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板设有发光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眼罩上设有扬声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扬声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齿条平行设置。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防治装置设置了眼罩,眼罩上设置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了发光器和滑轨,眼罩内部设置了齿轮,齿轮两侧设置了齿条,齿条上设置了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了螺纹管,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使用装置前,医护人员使用直尺测量患者的瞳距,再转动螺纹管,使螺纹杆带动齿条移动,通过齿轮的带动使两个发光器反向同步移动,进而调节两个发光器之间的轴间距,直至与患者瞳距相同,此设计使装置可以适配不同的患者,并且通过螺纹的自锁特性避免了发光器位置偏移的问题。2、本技术中,安装板上设置了超声波传感器,眼罩上设置了扬声器,采用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在患者使用装置时,超声波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其道患者面部的距离,并且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而当患者因转头翻身等动作导致装置脱落后,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发生较大的变化后,控制器则关闭发光器并且启动扬声器发出提示音,此设计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装置脱落。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眼罩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眼罩;2、安装板;3、发光器;4、滑轨;5、齿轮;6、齿条;7、螺纹杆;8、螺纹管;9、超声波传感器;10、扬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使用的超声波传感器型号为HY-037,并且可于市面购买。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包括眼罩1、安装板2和发光器3,安装板2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器3的控制器,安装板2设有发光器3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4,发光器3与滑轨4滑动连接,眼罩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5,齿轮5的上下两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6,两个齿条6中一个的水平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远离齿条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管8,发光器3与齿条6固定连接,通过螺纹管8的旋转推动螺纹杆7移动,进一步带动由齿轮5和齿条6的啮合带动发光器3调节轴间距。具体的,如图2所示,螺纹管8嵌设于眼罩1的外表壁,并且与眼罩1转动连接,眼罩1与两个齿条6均滑动连接,两个齿条6平行设置,齿条6与眼罩1连接,保证无法转动,从而使螺纹杆7不会随螺纹管8旋转。具体的,如图1所示,安装板2设有发光器3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超声波传感器9,眼罩1上设有扬声器10,超声波传感器9和扬声器1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超声波传感器9用于检测装置到患者面部的距离,从而通过距离的改变来判断装置是否脱落。工作原理:使用前,医护人员通过直尺测量患者的瞳距,然后旋转螺纹管8,由于螺纹杆7与螺纹管8螺纹连接,从而使螺纹杆7沿自身的轴向方向移动,进一步带动齿条6和发光器3移动,直至两个发光器3的轴间距等于患者的瞳距,患者在睡眠时戴上眼罩1,开启装置通过发光器3对视网膜进行治疗,装置启动后超声波传感器9启动并且实时检测到患者面部的距离,并且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患者翻身转头等动作导致装置脱落后,超声波传感器9检测的数据发生较大改变后,控制器随即关闭发光器3并且启动扬声器10发出提示音警示患者装置脱落,通过上述的步骤,改进后的装置不仅提高了对不同患者的适配性还具有脱落提醒功能,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包括眼罩(1)、安装板(2)和发光器(3),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器(3)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设有发光器(3)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4),所述发光器(3)与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眼罩(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上下两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6),两个所述齿条(6)中一个的水平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远离齿条(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管(8),所述发光器(3)与齿条(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包括眼罩(1)、安装板(2)和发光器(3),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用于控制发光器(3)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设有发光器(3)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滑轨(4),所述发光器(3)与滑轨(4)滑动连接,所述眼罩(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5),所述齿轮(5)的上下两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6),两个所述齿条(6)中一个的水平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远离齿条(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管(8),所述发光器(3)与齿条(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视网膜病变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8)嵌设于眼罩(1)的外表壁,并且与眼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底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