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婷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35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所述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包括下圆筒、上圆筒和勾杆,下圆筒两侧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上圆筒两侧的一端转动连接,下圆筒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柄,下圆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与勾杆穿插连接,勾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取环勾,勾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环,上圆筒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咬住节育环,进行上环和取环操作;还可以通过操作取环勾勾住节育环,将节育环收入上环取环装置中,闭合上环取环装置,轻松的取出节育环,完成取环操作;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不会对妇女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妇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
技术介绍
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很多,国内常用的有金属单环、麻花环、混合环、节育环、T形环等,但以金属单环为最多。节育器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节育器即将到期之间就需要对其进行取出,即进行取环工作,在进行取环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取环器,而一般的取环器均为镊子,在进行取环工作的时候首先需要用到扩宫器将阴道扩开,再将镊子伸入到阴道内再进行取环工作,操作复杂、困难,该过程由于镊子以及扩宫器是金属制成,容易对阴道或者子宫造成刮伤。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安全方便,不会对妇女造成伤害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包括:下圆筒、上圆筒和勾杆,下圆筒两侧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与上圆筒两侧的一端转动连接,下圆筒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柄,下圆筒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与勾杆穿插连接,勾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取环勾,勾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环,上圆筒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优选的,下圆筒与上圆筒连接处远离转轴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啮合的咬齿。优选的,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指环的内圈套设有防滑圈。优选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包括两个支杆和固定环,两个支杆的顶端分别与固定环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r>优选的,第二支撑架设置于下圆筒顶部的中心,第二支撑架的顶部通过复位弹簧与上圆筒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在进行上环手术时,上环取环装置咬住节育环,将上环取环装置伸入到安装节育环处,松开节育环,完成上环操作;具有两种取环操作方式,第一种是在进行取环手术时,将上环取环装置伸入到节育环处,咬住节育环,取出节育环,第二种是在进行取环手术时,将上环取环装置伸入到节育环处,张开上环取环装置,通过手指穿入指环,带动勾杆移动,操作取环勾勾住节育环,将节育环收入上环取环装置中,闭合上环取环装置,轻松的取出节育环,完成取环操作;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不会对妇女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下圆筒;2、上圆筒;3、手柄;4、咬齿;5、转轴;6、压板;7、勾杆;8、指环;9、第一支撑架;10、复位弹簧;11、第二支撑架;12、支杆;13、固定环;14、取环勾;15、防滑纹;16、防滑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包括:下圆筒1、上圆筒2和勾杆7,下圆筒1两侧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5与上圆筒2两侧的一端转动连接,下圆筒1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柄3,下圆筒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均与勾杆7穿插连接,勾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取环勾14,勾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环8,上圆筒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下圆筒1与上圆筒2连接处远离转轴5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啮合的咬齿4,开合下圆筒1和上圆筒2,通过咬齿4咬住节育环,进行上环取环操作。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手柄3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15,指环8的内圈套设有防滑圈16,通过手握手柄3固定操作上环取环装置,通过手指穿入指环8,操作取环勾14,防滑纹15和防滑圈16起到防滑作用。参考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均包括两个支杆12和固定环13,两个支杆12的顶端分别与固定环13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支撑固定勾杆7,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均包括两个支杆12和固定环13,两个支杆12支撑固定固定环13,两个固定环13均与勾杆7穿插连接,支撑固定勾杆7。参考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支撑架11设置于下圆筒1顶部的中心,第二支撑架11的顶部通过复位弹簧10与上圆筒2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上环取环装置咬齿4端张开后,下圆筒1的一端相对上圆筒2的一端分离,上圆筒2拉伸复位弹簧10,产生一个使上环取环装置闭合的力。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在进行上环手术时,按压压板6使下圆筒1和上圆筒2的咬齿4一端张开,上圆筒2拉伸复位弹簧10,咬齿4对准节育环,然后松开压板6,在复位弹簧10作用下,下圆筒1和上圆筒2闭合,咬住节育环,将闭合的下圆筒1和上圆筒2伸入到安装节育环处,再次按压压板6,松开节育环,完成上环操作;在进行取环手术时,将闭合的下圆筒1和上圆筒2伸入到安装节育环处,按压压板6,使下圆筒1和上圆筒2的咬齿4一端张开,咬齿4对准节育环,然后松开压板6,在复位弹簧10作用下,下圆筒1和上圆筒2闭合,咬住节育环,然后抽出上环取环装置,完成取环操作;同时,进行取环手术时,将闭合的下圆筒1和上圆筒2伸入到安装节育环处,按压压板6,使下圆筒1和上圆筒2的咬齿4一端张开,通过手指穿入指环8,带动勾杆7移动,操作取环勾14勾住节育环,将节育环收入上环取环装置中,然后松开压板6,在复位弹簧10作用下,下圆筒1和上圆筒2闭合,然后抽出上环取环装置,轻松的取出节育环,完成取环操作。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在进行上环手术时,上环取环装置咬住节育环,将上环取环装置伸入到安装节育环处,松开节育环,完成上环操作;具有两种取环操作方式,第一是在进行取环手术时,将上环取环装置伸入到节育环处,咬住节育环,取出节育环,第二是在进行取环手术时,将上环取环装置伸入到节育环处,张开上环取环装置,通过手指穿入指环8,带动勾杆7移动,操作取环勾14勾住节育环,将节育环收入上环取环装置中,闭合上环取环装置,轻松的取出节育环,完成取环操作;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方便,不会对妇女造成伤害。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包括:下圆筒(1)、上圆筒(2)和勾杆(7),其特征在于,下圆筒(1)两侧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5)与上圆筒(2)两侧的一端转动连接,下圆筒(1)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柄(3),下圆筒(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均与勾杆(7)穿插连接,勾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取环勾(14),勾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环(8),上圆筒(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包括:下圆筒(1)、上圆筒(2)和勾杆(7),其特征在于,下圆筒(1)两侧的一端分别通过转轴(5)与上圆筒(2)两侧的一端转动连接,下圆筒(1)底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柄(3),下圆筒(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1)均与勾杆(7)穿插连接,勾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取环勾(14),勾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指环(8),上圆筒(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压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妇科上环取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圆筒(1)与上圆筒(2)连接处远离转轴(5)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婷江璐韩正风罗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