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拔管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防拔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一些高烧谵妄、意识模糊、躁动不安病人的手会无意识抓挠,有时会将胃管、氧气导管等各种管道抓脱,医护人员需要重复插管,这既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现在的医用手部固定套,用于预防神志模糊及烦躁不安有治疗性管道病人、有自伤行为的病人预防手部组织损伤的临时固定,使病人上肢可自由活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并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673457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防拔管装置,包括手套和套于前臂的筒状臂套;手套由手背层和手心层缝合而成,缝合后的手套包括手掌部和拇指套以及供其余四个手指伸入的手指部;手指部的前端开口,所述的手心层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乳胶垫;臂套上安装有长度可调节的调节带,调节带的一端与臂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将调节带的端部固定在床栏上的锁扣。但是现有的防拔管装置还存在着不能根据不同使用者进行调节,未设置保温及吸汗结构和查看病人输液情况不方便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拔管装置包括约束手套主体(1),护腕套(2),约束带(3),子魔术贴(4),母魔术贴(5),防握板结构(6),固定圈结构(7),防护盖结构(8),连接孔(9)和拉链(10),所述的护腕套(2)缝接在约束手套主体(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约束带(3)分别缝接在护腕套(2)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子魔术贴(4)胶接在左侧设置的约束带(3)的顶端;所述的母魔术贴(5)胶接在右侧设置的约束带(3)的顶端;所述的防握板结构(6)缝接在约束手套主体(1)的内部下表面;所述的固定圈结构(7)调节在护腕套(2)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盖结构(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拔管装置包括约束手套主体(1),护腕套(2),约束带(3),子魔术贴(4),母魔术贴(5),防握板结构(6),固定圈结构(7),防护盖结构(8),连接孔(9)和拉链(10),所述的护腕套(2)缝接在约束手套主体(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约束带(3)分别缝接在护腕套(2)的左右两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子魔术贴(4)胶接在左侧设置的约束带(3)的顶端;所述的母魔术贴(5)胶接在右侧设置的约束带(3)的顶端;所述的防握板结构(6)缝接在约束手套主体(1)的内部下表面;所述的固定圈结构(7)调节在护腕套(2)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盖结构(8)纵向缝接在约束手套主体(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孔(9)开设在约束手套主体(1)的正表面右上部;所述的拉链(10)缝接在约束手套主体(1)的上表面;所述的防握板结构(6)包括防握板(61),吸汗层(62),冷敷袋(63),抽拉板(64),挡块(65)和中指固定环(66),所述的吸汗层(62)胶接在防握板(61)的上表面;所述的冷敷袋(63)胶接在抽拉板(64)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抽拉板(64)插接在防握板(61)内部设置的凹槽内;所述的挡块(65)螺钉连接在抽拉板(64)的左端;所述的中指固定环(66)纵向贯穿吸汗层(62)胶接在防握板(6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圈结构(7)包括固定圈(71),拉扣(72),子扣(73),固定带(74)和母扣(75),所述的固定带(74)分别缝接在固定圈(7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拉扣(72)套接在左侧设置的固定带(74)的正表面右侧位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宏达,彭蓬,李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