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33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包括有用以固定小鼠的操作台以及卡尾扣,操作台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组成,卡尾扣与下固定板配合使用,将小鼠尾部固定,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分别设置有两个,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上均设置有用以防止其滑动的橡皮圈,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通过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连接在一起,通过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将小鼠夹紧、固定,上固定板朝下设置有用以收紧小鼠头颈部及背区上部皮肤的软性夹,下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空腔,以使小鼠的腹部露出,前斜面圆柱比后斜面圆柱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小鼠固定注射,避免小鼠的抓咬,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A new device fo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ail vein injection in m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小鼠是一种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在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实验中具有广泛应用。小鼠腹腔注射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尤其是在麻醉时。而小鼠尾静脉注射常用于药物筛选、急性毒性实验。鉴于小鼠体内病毒多、攻击力强,为保护实验者的身体健康,科研活动中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和/或尾静脉注射时,实验人员需抓取谨慎,抓取位置得当,防止被其咬伤,确保实验安全的进行。因此,正确对拟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小鼠进行固定是实验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过去小鼠腹腔注射和/或尾静脉注射常实验人员徒手操作,基本没有固定装置的出现和使用。这种操作方式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且常因小鼠剧烈挣扎,注射位置不好把握,严重时可直接导致小鼠死亡;另一方面,徒手操作效率低,对实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阻碍了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实验在医学教学及科研试验中的应用和发展。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的小鼠固定装置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医学科研中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固定牢靠、适应性强、便于操作、效率高、减少人力浪费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从而解决现有徒手抓取小鼠为操作人员及实验本身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包括有用以固定小鼠的操作台以及卡尾扣,所述操作台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组成,所述卡尾扣与下固定板配合使用,将小鼠尾部固定,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前斜面圆柱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的前端两侧,所述后斜面圆柱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的后端两侧,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上均设置有用以防止其滑动的橡皮圈,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通过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将小鼠夹紧、固定,所述上固定板朝下设置有用以收紧小鼠头颈部及背区上部皮肤的软性夹,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空腔,以使小鼠的腹部露出,所述前斜面圆柱比后斜面圆柱短。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板中部贯穿设置有滑腔,所述上固定板在所述滑腔中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滑动设置有扭簧座,所述扭簧座上设置有扭簧夹,所述软性夹设置在扭簧座的下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扭簧座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槽,所述扭簧座通过所述U型槽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活动端,所述活动端通过滑杆与所述上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下固定板上对应所述前斜面圆柱设置有滑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夹的内表面覆盖设置有海绵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尾扣整体设置为弧形拱门状,在其下端设置有尖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固定板的尾端设置有网格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通过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将小鼠压紧、固定,通过软性夹,可使小鼠头部后仰双上肢收紧,使小鼠躯体固定,通过卡尾扣与下固定板配合使用,将小鼠尾部固定,进行尾静脉注射;下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空腔,以使小鼠的腹部露出,前斜面圆柱比后斜面圆柱短,在将整套装置翻转后,小鼠可呈头低尾高体位,从而使腹腔脏器前移,防止误伤,满足躯干固定的同时还可以满足腹腔注射的特殊体位需求。通过上述方案,实现对小鼠的固定注射,避免了小鼠的抓咬,保护了实验人员的安全,提高了实验的有序性,从而解决现在技术中存在的徒手抓取小鼠进行实验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候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进行腹腔注射,将小鼠初步夹紧时候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进行腹腔注射时候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扭簧座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扭簧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卡尾扣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卡尾扣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包括有用以固定小鼠的操作台以及卡尾扣1,操作台由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以及前斜面圆柱4、后斜面圆柱5组成,卡尾扣1与下固定板3配合使用,将小鼠尾部固定,前斜面圆柱4、后斜面圆柱5分别设置有两个,前斜面圆柱4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2的前端两侧,后斜面圆柱5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2的后端两侧,前斜面圆柱4、后斜面圆柱5上均设置有用以防止其滑动的橡皮圈6,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通过前斜面圆柱4、后斜面圆柱5连接在一起,通过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将小鼠夹紧、固定,上固定板2朝下设置有用以收紧小鼠头颈部及背区上部皮肤的软性夹7,下固定板3的中部设置有空腔8,以使小鼠的腹部露出,前斜面圆柱4比后斜面圆柱5短。进一步改进,上固定板2中部贯穿设置有滑腔,上固定板2在滑腔中设置有支架9,支架9上滑动设置有扭簧座10,扭簧座10上设置有扭簧夹11,软性夹7设置在扭簧座10的下端。通过扳动扭簧夹11可以移动扭簧座10,进而移动软性夹7的位置,以针对小鼠的颈部位置更好的调整。进一步改进,扭簧座10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U型槽12,扭簧座10通过U型槽12滑动设置在支架9上。进一步改进,上固定板2的前端设置有活动端13,活动端13通过滑杆14与上固定板2滑动连接,下固定板3上对应前斜面圆柱4设置有滑槽,可以移动活动端13的位置,来适应不同大小的小鼠。进一步改进,软性夹7的内表面覆盖设置有海绵层,防止损失小鼠皮肤。进一步改进,卡尾扣1整体设置为弧形拱门状,在其下端设置有尖端,下固定板3设置为长方形硬板状结构。进一步改进,下固定板3的尾端设置有网格线。便于按照穿刺要求固定小鼠尾巴。具体地,鼠尾静脉有三根,左右两侧及背侧各一根,一般选择左右两侧。卡尾扣1位置可按照下固定板3上参考线,使小鼠尾部呈现一定程度弯曲,方便于尾部两侧穿刺进针。具体地,下固定板3的长设置为15.0cm,宽设置为8.7cm,高设置为1.0cm。本技术中前斜面圆柱4、后斜面圆柱5分布于一个边长为8cm的正方形角上。本装置适合多种小鼠常规体型(小鼠发育成熟时体长不超过15cm),本申请方案满足以上需求。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以固定小鼠的操作台以及卡尾扣,所述操作台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组成,所述卡尾扣与下固定板配合使用,将小鼠尾部固定,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前斜面圆柱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的前端两侧,所述后斜面圆柱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的后端两侧,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上均设置有用以防止其滑动的橡皮圈,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通过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将小鼠夹紧、固定,所述上固定板朝下设置有用以收紧小鼠头颈部及背区上部皮肤的软性夹,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空腔,以使小鼠的腹部露出,所述前斜面圆柱比后斜面圆柱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以固定小鼠的操作台以及卡尾扣,所述操作台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组成,所述卡尾扣与下固定板配合使用,将小鼠尾部固定,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前斜面圆柱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的前端两侧,所述后斜面圆柱对称设置在上固定板的后端两侧,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上均设置有用以防止其滑动的橡皮圈,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通过所述前斜面圆柱、后斜面圆柱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将小鼠夹紧、固定,所述上固定板朝下设置有用以收紧小鼠头颈部及背区上部皮肤的软性夹,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部设置有空腔,以使小鼠的腹部露出,所述前斜面圆柱比后斜面圆柱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小鼠腹腔注射联合尾静脉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中部贯穿设置有滑腔,所述上固定板在所述滑腔中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滑动设置有扭簧座,所述扭簧座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潮陈昶舟张升校赵浩亮贺杰峰付西峰田彦璋李燕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