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术前检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临床检查
,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临床术前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中医内科治疗过程中,常需要对术前患者进行临床检查,通过临床检查,便于医师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进一步了解,方便后续手术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对口腔等部位的基本检查。在传统口腔检查过程中,医师需要通过压舌板对患者口腔进行操作,由于光线条件限制,需要调整患者位置,才能进一步对口腔进行观察,无法在患者身体不移动情况下进行操作,传统辅助器械,由于结构简单,同样无法有效对器械和患者头部进行支撑定位。综上所述,现有的临床检查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固定不稳,不方便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和不方便对患者口腔进行观察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临床检查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术前检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固定不稳,不方便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和不方便对患者口腔进行观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临床术前检查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术前检查装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有支撑筒(2),且支撑筒(2)的下端固定有吸盘(3),并且支撑筒(2)的内侧连接有皮塞(4),所述皮塞(4)的上端安装有活动板(5),且活动板(5)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并且活动板(5)的两侧连接有挤压杆(6),同时挤压杆(6)安装在底座(1)的两侧,所述固定筒(7)安装在底座(1)上端的右侧,且固定筒(7)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环(8),并且调节环(8)的内侧连接有活动杆(9),同时活动杆(9)安装在固定筒(7)的内部,所述活动杆(9)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托板(10),且支撑托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术前检查装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筒(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有支撑筒(2),且支撑筒(2)的下端固定有吸盘(3),并且支撑筒(2)的内侧连接有皮塞(4),所述皮塞(4)的上端安装有活动板(5),且活动板(5)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并且活动板(5)的两侧连接有挤压杆(6),同时挤压杆(6)安装在底座(1)的两侧,所述固定筒(7)安装在底座(1)上端的右侧,且固定筒(7)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环(8),并且调节环(8)的内侧连接有活动杆(9),同时活动杆(9)安装在固定筒(7)的内部,所述活动杆(9)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托板(10),且支撑托板(10)的上端连接有一次性医用布(11),并且一次性医用布(11)的两侧连接有夹板(12),同时夹板(12)安装在支撑托板(10)的两侧,所述底座(1)上端的左侧安装有定位筒(13),且定位筒(13)的内部设置有放大镜(14),并且放大镜(14)的中部安装有灯筒(15),所述放大镜(14)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绳(16),且连接绳(16)的下部固定有收束杆(17),并且收束杆(17)安装在定位筒(13)的下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南石,李建文,胡萍,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李南石,李建文,胡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