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清专利>正文

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0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包括:听诊导音组件和信号处理交互组件;所述听诊导音组件与信号处理交互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听诊导音组件用于传导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所述信号处理交互组件用于传输和处理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临床医生无法使用听诊器的问题。

An anti infection electronic steth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临床医生的“耳朵”,但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往往临床医生在查体时无法直接使用普通听诊器接触自己的耳道,而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无法即时做出判断,比如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临床医生在穿着防护服情况下,头面部被层层包裹,双耳无法直接使用入耳式普通听诊器,对查体极为不便。尽管目前市面上有电子听诊器,但多无法直接现场通过外放设备听诊。该设备弥补了临床医生现场查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解决了新冠肺炎肆虐期间临床医生无法使用听诊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包括:听诊导音组件和信号处理交互组件;所述听诊导音组件与信号处理交互组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听诊导音组件用于传导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所述信号处理交互组件用于传输和处理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进一步地:所述听诊导音组件包括:第一金属听诊插头、第二金属听诊插头、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听诊导音组件(1)和信号处理交互组件(2);/n所述听诊导音组件(1)与信号处理交互组件(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听诊导音组件(1)用于传导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所述信号处理交互组件(2)用于传输和处理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听诊导音组件(1)和信号处理交互组件(2);
所述听诊导音组件(1)与信号处理交互组件(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听诊导音组件(1)用于传导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所述信号处理交互组件(2)用于传输和处理患者的身体部位发出的声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导音组件(1)包括:第一金属听诊插头(101)、第二金属听诊插头(102)、橡胶软管(103)和听诊探头(104);
所述听诊探头(104)与胶软管(103)的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金属听诊插头(101)和第二金属听诊插头(102)与胶软管(103)的双端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交互组件(2)包括:机壳(201)、音量调节旋钮(202)、无线模块开关(203)、充电接口(204)、USB接口(205)、总开关(206)、TF卡槽(207)、喇叭孔阵列(208)、OLED屏(209)、第一金属听诊插孔(210)和第二金属听诊插孔(211);
所述OLED屏(209)与机壳(201)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喇叭孔阵列(208)与机壳(201)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音量调节旋钮(202)和无线模块开关(203)与机壳(201)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接口(204)、第二金属听诊插孔(211)和USB接口(205)依次固定在音量调节旋钮(202)所在机壳(201)侧面的相邻侧面;所述总开关(206)、第一金属听诊插孔(210)和TF卡槽(207)依次固定在充电接口(204)所在机壳(201)侧面的相对侧面;所述第一金属听诊插头(101)与第一金属听诊插孔(21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金属听诊插头(102)与第二金属听诊插孔(21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制器、电源模块、无线模块、第一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第二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和喇叭驱动模块;
所述主控制器、电源模块、无线模块、第一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第二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和喇叭驱动模块置于机壳(201)内部;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第一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和第二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无线模块、OLED屏(209)、第一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第二音频传感滤波降噪模块、喇叭驱动模块和TF卡槽(207)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感染的电子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池、接地电容C1、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和接地电容C2;
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充电接口(204)的正极连接,其负极分别与二极管D2的负极、电池的正极和总开关(20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和充电接口(204)的负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作为5V端口;所述总开关(206)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清
申请(专利权)人:兰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