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09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用听诊器,包括三通管、防护机构和消音结构,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三通管的一侧表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管,所述三通管贯穿于连接管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管,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在为儿童听诊时,儿童可能会抗拒容易扯掉听诊装置,听诊装置掉落在地上,对听诊装置造成一定的损坏,有利于防护听诊装置,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听诊效率,通过设置的消音棉,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在为儿童听诊时,儿童的衣服摩擦的声音可能会影响听诊头获取的声音,进而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有利于消除听诊的外界杂音,提高了医护人员为儿童听诊的听诊判断。

A stethoscope for pediatr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用听诊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听诊器。
技术介绍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专利技术。听诊器自从1817年3月8日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及听音部分组成。听诊头与身体的接触面越大,拾取的音效越好。但是,人体表面有弧度,若胸件过大,听头不能完全与人体接触,音响不仅不能很好地拾取,还会从空隙泻漏出去,因此,听诊头的大小应基于临床需要。听诊器胸件的直径几乎都统一在45-50毫米之间,特殊的如儿科胸件的直径一般为30毫米,新生儿为18毫米。但市场上现有的儿科用听诊装置还存在许多弊端,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在为儿童听诊时,儿童可能会抗拒进而容易扯掉听诊装置,听诊装置掉落在地上,对听诊装置造成一定的损坏,进而影响医护人员的听诊效率,还有医护人员在听诊时,儿童的衣服摩擦的声音可能会影响听诊头获取的声音,进而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科用听诊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用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10)、防护机构和消音结构,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三通管(10)的一侧表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管(8),所述三通管(10)贯穿于连接管(8)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管(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8)与连接管(8)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7),所述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的一侧位于连接管(8)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三通管(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14),所述卡块(15)的一侧位于三通管(10)的内部,所述连接管(8)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用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10)、防护机构和消音结构,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三通管(10)的一侧表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连接管(8),所述三通管(10)贯穿于连接管(8)的一侧表面,所述连接管(8)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8)与连接管(8)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17),所述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的一侧位于连接管(8)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板(18)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三通管(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14),所述卡块(15)的一侧位于三通管(10)的内部,所述连接管(8)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套(9),所述橡胶套(9)位于固定块(12)的一侧,所述三通管(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4),所述按钮(4)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听头盖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用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结构位于听头主体(3)的内部,所述消音结构包括消音棉(23),所述消音棉(2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绒毛层(24),所述听头主体(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刺毛层(25),所述绒毛层(24)的一侧表面与刺毛层(25)的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听头盖体(2)的一侧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所述听头盖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2),所述连接块(20)与第二连接板(22)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旭东彭明琦华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