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沐浴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8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沐浴房,所述折叠式沐浴房包括: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顶部导轨;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周向形成有一圈底部导槽;和折叠罩,所述折叠罩由多片折叠片依次交叠构成,各所述折叠片的上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部导轨上并能沿着所述顶部导轨移动,各所述折叠片的下端容置于所述底部导槽内并能沿着所述底部导槽移动;通过移动各所述折叠片能够实现所述折叠罩的展开及折叠,在所述折叠罩完全展开时,各所述折叠片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沐浴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式沐浴房能够实现快速展开及折叠,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沐浴房所占空间。

A folding bath roo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olding bathing room, which comprises a top bracket, a circle of top guide rail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bracket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 base, a circle of bottom guide grooves are formed on the base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a folding cover, wherein the folding cover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folding sheets overlapped in turn, and the upper ends of each folding sheet ar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top guide rails The lower end of each folding sheet is contained in the bottom guide groove and can move along the bottom guide groove; the folding cover can be unfolded and folded by moving each folding sheet; when the folding cover is fully unfolded, each folding sheet is enclosed into a peripheral closed bathing space. The folding bath roo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rapid expansion and folding, thus greatly saving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bath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沐浴房
本技术涉及厨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沐浴房。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沐浴房大都为固定式机构,其使得原本使用面积有限的卫浴空间显得更为拥挤。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可折叠的沐浴房,以优化卫浴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折叠式沐浴房,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叠式沐浴房,所述折叠式沐浴房包括: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顶部导轨;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周向形成有一圈底部导槽;和折叠罩,所述折叠罩由多片折叠片依次交叠构成,各所述折叠片的上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部导轨上并能沿着所述顶部导轨移动,各所述折叠片的下端容置于所述底部导槽内并能沿着所述底部导槽移动;通过移动各所述折叠片以实现所述折叠罩的展开及折叠,在所述折叠罩展开时,各所述折叠片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沐浴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折叠片均以向外弯曲,在所述折叠罩展开时,各所述折叠片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上下收紧、中间鼓出的所述沐浴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形成有集水腔,所述底部导槽与所述集水腔连通,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若干与所述集水腔贯通的过水孔,所述底座上连接有一端与所述集水腔连通的排水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为柔性软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排污管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支架经横梁悬置在墙体上,所述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支架包括环状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形成有通孔,所述顶部导轨沿周向形成于所述支架本体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支架的本体被配置为能够向内收缩或向外扩张,在所述支架本体向内收缩时,所述通孔同步收缩,在所述支架本体向外扩张时,所述通孔同步向外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支架下方连接有沐浴喷头,所述沐浴喷头的给水管经所述通孔与外部的给水装置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式沐浴房能够实现快速展开及折叠,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沐浴房所占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折叠罩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罩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组成折叠罩的折叠片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式沐浴房包括顶部支架1、底座2、折叠罩3等组成部分。其中:顶部支架1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顶部导轨。可选的,顶部支架1通过悬梁4悬置在墙体100上,当然,顶部支架1也可以直接悬置于天花板上。底座2水平设置在地面上,底座2上沿周向形成有一圈底部导槽21。如图1和图3所示,折叠罩3由多片折叠片31依次交叠构成。各折叠片31的上端滑动连接在顶部导轨上并能沿着顶部导轨移动,各折叠片31的下端容置于底部导槽21内并能沿着底部导槽21移动。通过移动各折叠片31能够实现折叠罩3的展开及折叠。需要沐浴时,移动各折叠片31使得折叠罩3完全展开,如图1所示,此时各折叠片31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沐浴空间,使用者在沐浴空间内完成沐浴。沐浴结束后,移动各折叠片31使得折叠罩3完全折叠,如图2所示,此时各折叠片31叠合在一处,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沐浴房所占空间。众所周知,沐浴过程中,沐浴者的手臂会频繁伸展,因此相对于头部和腿部,人体躯干部需要更为开阔的空间。鉴于此考虑,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各折叠片31均以一定的弧度向外弯曲。如图1所示,折叠罩3完全展开时,各折叠片31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上下收紧、中间鼓出的鼓状或者说是灯笼状的沐浴空间。如此,对于一些狭窄的沐浴环境,本技术即能保证沐浴者的沐浴体验,又能实现对整体空间的充分利用。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2为中空结构,其内形成有集水腔,底部导槽21与集水腔连通,底座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若干与集水腔贯通的过水孔22,底座2上还连接有一端与集水腔连通的排水管5。沐浴过程中,流入至底部导槽21及洒落在底座2上的水均能够快速流入至集水腔内并经排水管5排出。可选的,排水管5的另一端与外部的排污管路(如市政排污管路)连接。优选的,为了方便排水管5与设置在不同位置处的排污管路的连接,排水管5采用可自由弯曲的软管。为了实现通风及方便淋浴喷头等部件穿过,可选的,顶部支架1包括环状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中部形成有通孔,顶部导轨沿周向形成于支架本体上。沐浴过程中,周侧封闭的沐浴空间通过该通孔与周围环境通风及热交换。易于了解的,冬天温度较低时,应该降低沐浴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从而提升沐浴空间内的保温效果。而夏天温度较高时,则应该加强沐浴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从而实现对沐浴空间内的快速散热,减少闷热感。基于上述考虑,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部支架1的支架本体被设置为能够向内收缩或向外扩张,当支架本体向内收缩时,通孔同步收缩变小,从而可以降低沐浴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对应的,当支架本体向外扩张时,通孔同步向外扩张变大,从而加强低沐浴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沐浴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沐浴房包括:/n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顶部导轨;/n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周向形成有一圈底部导槽;和/n折叠罩,所述折叠罩由多片折叠片依次交叠构成,各所述折叠片的上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部导轨上并能沿着所述顶部导轨移动,各所述折叠片的下端容置于所述底部导槽内并能沿着所述底部导槽移动;/n通过移动各所述折叠片以实现所述折叠罩的展开及折叠,在所述折叠罩展开时,各所述折叠片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沐浴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沐浴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沐浴房包括:
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上沿周向设置有一圈顶部导轨;
底座,所述底座上沿周向形成有一圈底部导槽;和
折叠罩,所述折叠罩由多片折叠片依次交叠构成,各所述折叠片的上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顶部导轨上并能沿着所述顶部导轨移动,各所述折叠片的下端容置于所述底部导槽内并能沿着所述底部导槽移动;
通过移动各所述折叠片以实现所述折叠罩的展开及折叠,在所述折叠罩展开时,各所述折叠片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沐浴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沐浴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折叠片均向外弯曲,在所述折叠罩展开时,各所述折叠片合围成一周侧封闭的上下收紧、中间鼓出的所述沐浴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沐浴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内形成有集水腔,所述底部导槽与所述集水腔连通,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若干与所述集水腔贯通的过水孔,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虹李新辰林宸恺蒋雨辰赵勇詹小洪
申请(专利权)人:义源上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