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23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包括监护仪和框架,所述监护仪的外侧设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销轴、第一弹簧、第一胶垫、第一斜杆、第二斜杆、支撑座和端盖,所述端盖的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胶垫。该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第三销轴、第二弹簧、框架、第一圆杆、第一套筒、第二圆杆、第二套筒、连杆和监护仪之间的配合,使监护仪在使用完毕后,可将左右连杆向内拉动,使第二弹簧的弹力可实现监护仪的安装,需要拆卸时可按住框架直接将监护仪取出即可,避免现有技术的防撞保护装置与医疗器械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A new protective device for medical device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而监护仪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由于监护仪对患者的生命存在直接的影响,所以类似监护仪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在存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现有技术存在防撞保护装置与医疗器械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同时仍存在保护装置不具备较好的缓冲减震能力导致医疗器械容易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防撞保护装置与医疗器械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包括监护仪和框架,所述监护仪的外侧设有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销轴、第二销轴、套块、导轨、第一弹簧、第一胶垫、第一斜杆、第二斜杆、支撑座和端盖;两个所述端盖分别位于框架的上下两侧,所述端盖和框架的内侧左右两端内部均固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壁设有套块,所述套块与导轨均间隙配合,内外所述套块的内侧均固接有支撑座,内外所述支撑座的内侧均通过第一销轴分别与第二斜杆和第一斜杆转动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均通过第二销轴转动相连,所述导轨的外壁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侧均与套块固定相连,内侧左右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均与框架固定相连,外侧左右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均与端盖固定相连,所述端盖的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胶垫。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相互交叉堆叠安装。优选的,所述端盖的内侧左右两端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杆、胶套、第三弹簧和第三套筒;多个所述第三套筒分别固接在框架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套筒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与第三套筒均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外侧均与端盖固定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套接有胶套,所述第三套筒的内部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上下两侧均与竖杆固定相连。优选的,上下所述竖杆均以框架的水平中心为基准成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监护仪的左右两侧通过卡位组件与监护仪活动相连;所述卡位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销轴、连杆、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和第二弹簧;左右所述第二套筒的外侧均通过第三销轴与框架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均设有第二圆杆,所述第二圆杆均与第二套筒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套筒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左右所述第二弹簧的内外两侧分别与第二圆杆和第二套筒固定相连,多个所述第一套筒分别固接在监护仪的左右两端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设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与第一套筒均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圆杆的后端与第二圆杆内侧前端均固定相连,左右所述第二圆杆均与连杆转动相连。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后端固接有多个底板,所述底板与监护仪相贴合,所述框架的内壁固接有第二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第三销轴、第二弹簧、框架、第一圆杆、第一套筒、第二圆杆、第二套筒、连杆和监护仪之间的配合,使监护仪在使用完毕后,可将左右连杆向内拉动,使监护仪通过第一套筒和第一圆杆的位置对应将监护仪安装进框架的内部,随后松开连杆,使第二弹簧的弹力可实现监护仪的安装,需要拆卸时可按住框架直接将监护仪取出即可,避免现有技术的防撞保护装置与医疗器械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套块、端盖、竖杆、第三弹簧、框架、监护仪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使监护仪的外侧受到撞击时,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三弹簧可实现对上下方向的撞击力进行缓冲卸力,通过第二弹簧可实现对左右方向的撞击力进行缓冲卸力,以此实现对受到撞击监护仪进行保护,避免现有技术的保护装置不具备较好的缓冲减震能力导致医疗器械容易受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二斜杆、第一斜杆和端盖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竖杆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框架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监护仪,2、保护组件,201、第一销轴,202、第二销轴,203、套块,204、导轨,205、第一弹簧,206、第一胶垫,207、第一斜杆,208、第二斜杆,209、支撑座,210、端盖,3、卡位组件,301、第一套筒,302、第二套筒,303、第三销轴,304、连杆,305、第一圆杆,306、第二圆杆,307、第二弹簧,4、连接组件,401、竖杆,402、胶套,403、第三弹簧,404、第三套筒,5、框架,6、底板,7、第二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包括监护仪1和框架5,监护仪1的外侧设有框架5,框架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组件2,保护组件2包括第一销轴201、第二销轴202、套块203、导轨204、第一弹簧205、第一胶垫206、第一斜杆207、第二斜杆208、支撑座209和端盖210,两个端盖210分别位于框架5的上下两侧,限制端盖210和框架5的相互位置,端盖210和框架5的内侧左右两端内部均固接有导轨204,端盖210和框架5可对导轨204进行支撑,导轨204的外壁设有套块203,套块203与导轨204均间隙配合,套块203可在导轨204的外壁进行移动,内外套块203的内侧均固接有支撑座209,支撑座209可带动套块203进行移动,内外支撑座209的内侧均通过第一销轴201分别与第二斜杆208和第一斜杆207转动相连,多个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均通过第二销轴202转动相连,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可通过第二销轴202相互转动,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可通过第一销轴201与支撑座209进行转动,导轨204的外壁均设有第一弹簧205,第一弹簧205的弹性系数K为400N/m,第一弹簧205的外侧均与套块203固定相连,套块203向外移动即可拉伸第一弹簧205,内侧左右第一弹簧205的内侧均与框架5固定相连,外侧左右第一弹簧205的内侧均与端盖210固定相连,端盖210的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胶垫206,第一胶垫206为橡胶材质,使第一胶垫206具有更好的减震功能,多个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相互交叉堆叠安装,使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相互转动可实现折叠放置。端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包括监护仪(1)和框架(5),所述监护仪(1)的外侧设有框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组件(2);/n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第一销轴(201)、第二销轴(202)、套块(203)、导轨(204)、第一弹簧(205)、第一胶垫(206)、第一斜杆(207)、第二斜杆(208)、支撑座(209)和端盖(210);/n两个所述端盖(210)分别位于框架(5)的上下两侧,所述端盖(210)和框架(5)的内侧左右两端内部均固接有导轨(204),所述导轨(204)的外壁设有套块(203),所述套块(203)与导轨(204)均间隙配合,内外所述套块(203)的内侧均固接有支撑座(209),内外所述支撑座(209)的内侧均通过第一销轴(201)分别与第二斜杆(208)和第一斜杆(207)转动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均通过第二销轴(202)转动相连,所述导轨(204)的外壁均设有第一弹簧(205),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外侧均与套块(203)固定相连,内侧左右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内侧均与框架(5)固定相连,外侧左右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内侧均与端盖(210)固定相连,所述端盖(210)的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胶垫(2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包括监护仪(1)和框架(5),所述监护仪(1)的外侧设有框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组件(2);
所述保护组件(2)包括第一销轴(201)、第二销轴(202)、套块(203)、导轨(204)、第一弹簧(205)、第一胶垫(206)、第一斜杆(207)、第二斜杆(208)、支撑座(209)和端盖(210);
两个所述端盖(210)分别位于框架(5)的上下两侧,所述端盖(210)和框架(5)的内侧左右两端内部均固接有导轨(204),所述导轨(204)的外壁设有套块(203),所述套块(203)与导轨(204)均间隙配合,内外所述套块(203)的内侧均固接有支撑座(209),内外所述支撑座(209)的内侧均通过第一销轴(201)分别与第二斜杆(208)和第一斜杆(207)转动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均通过第二销轴(202)转动相连,所述导轨(204)的外壁均设有第一弹簧(205),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外侧均与套块(203)固定相连,内侧左右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内侧均与框架(5)固定相连,外侧左右所述第一弹簧(205)的内侧均与端盖(210)固定相连,所述端盖(210)的外侧均固接有第一胶垫(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斜杆(207)和第二斜杆(208)相互交叉堆叠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存放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10)的内侧左右两端安装有连接组件(4);
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竖杆(401)、胶套(402)、第三弹簧(403)和第三套筒(404);
多个所述第三套筒(404)分别固接在框架(5)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套筒(4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仁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