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胡蜂诱捕装置
本申请属于昆虫诱捕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胡蜂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胡蜂又称黄蜂或马蜂,其个体的发育需要完整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态阶段。一般来讲,胡蜂在春季开始繁殖,到夏季时蜂群逐渐发展壮大。由于胡蜂是捕食性昆虫,其会攻击外出采蜜的工蜂、在蜂巢附近飞绕影响蜂群秩序的稳定性、毁灭蜂群,因此发展壮大后的胡蜂群体对蜜蜂的危害尤为巨大。为了保证蜜蜂不受胡蜂的滋扰,目前常见的胡蜂防治方法主要为拍打法、捕虫网捕杀法、诱杀法和涂药毁巢法。拍打法和捕虫捕杀法比较费时费力,诱杀法和涂药毁巢法如果采用有毒引诱剂的话,其可能会危害到胡蜂外的其他节肢动物或者破坏生态平衡。采用诱杀法时,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种较为优选的引诱剂或者引诱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另外部分引诱装置存在胡蜂不易进入或者容易逃跑、诱捕后的胡蜂清理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胡蜂诱捕装置,其能够通过对诱捕装置结构的改进,以及选用高浓度糖水作为引诱剂的方式,使得整个诱捕装置安装与操作简单、诱捕过程绿色无毒、诱捕后的胡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胡蜂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瓶体(2),在外瓶体(2)的顶部开口处沿其中心轴线向下延伸有变径部(10),变径部(10)在向下延伸的过程中其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外瓶体(2)内套接有内瓶体(4),内瓶体(4)的外表面与外瓶体(2)的内表面之间留有夹层(3);所述变径部(10)底端处的夹层(3)构成纱布安装部(11),夹层(3)及纱布安装部(11)之间固定有纱布(5),纱布(5)自纱布安装部(11)的出口处伸出,纱布(5)通过内瓶体(4)的底端与诱捕剂(6)接触;所述外瓶体(2)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安装有外底盖(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胡蜂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瓶体(2),在外瓶体(2)的顶部开口处沿其中心轴线向下延伸有变径部(10),变径部(10)在向下延伸的过程中其内径逐渐变小;所述外瓶体(2)内套接有内瓶体(4),内瓶体(4)的外表面与外瓶体(2)的内表面之间留有夹层(3);所述变径部(10)底端处的夹层(3)构成纱布安装部(11),夹层(3)及纱布安装部(11)之间固定有纱布(5),纱布(5)自纱布安装部(11)的出口处伸出,纱布(5)通过内瓶体(4)的底端与诱捕剂(6)接触;所述外瓶体(2)的底部通过螺纹结构安装有外底盖(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蜂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体(4)的底端外部瓶体通过螺纹结构安装有内底盖(7),内底盖(7)的底部与外底盖(8)接触。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伟玉,邵珊珊,黄强,曾志将,吴小波,张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