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10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覆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包括农田,所述农田的上方堆积有第一垄堆,所述第一垄堆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种植用的浅沟,两个所述浅沟的内部均种植有农作物,所述第一垄堆的外表面覆盖有第一地膜。该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通过在第一垄堆上开设浅沟,并在浅沟中直接育种,然后在第一垄堆上直接覆盖第一地膜,第一地膜可以大幅度提高浅沟内部的温度,以及第一垄堆内部的温度,有利于农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在出苗及幼苗生长期增温效果明显,对出全苗及加速发育极为有利,为后期生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本种植方法,效果相当于育苗移栽,但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易推广,且没有地膜覆盖的白色污染。

A film mulching structure with large ridge, double row and shallow d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农业覆膜
,具体为一种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
技术介绍
黑龙江省富裕县地处松嫩平原西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38.5℃;年平均降水量440.5mm;全年日照时数2787.1h,无霜期120-135天,作物无霜期短。与其它地区相比,光能资源丰富,热量资源不足,热量匮乏,制约光能资源优势的发挥,补充热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区的气候生产力。请参阅图2,图2为现有的裸地种植和正常覆盖种植两种方法,裸地种植方法只需要在农田1的上方堆积第二垄堆6即可,在第二垄堆6的上方直接种农作物4,正常覆盖种植方法在农田1的上方堆积第三垄堆7,然后在第三垄堆7的顶部种植农作物4,并在第三垄堆7的外表面覆盖第二地膜8。裸地种植方法需要再别处进行育苗,然后把幼苗移栽到第二垄堆6上,这种方式虽然保证了农作物4的正常的生长需要,但是工序繁琐,费时费力,在移栽的过程中也存在成活率低下的风险,并且成本较高,推广受到制约;而正常覆盖的种植方法能保证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农田(1),所述农田(1)的上方堆积有第一垄堆(2),所述第一垄堆(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种植用的浅沟(3),两个所述浅沟(3)的内部均种植有农作物(4),所述第一垄堆(2)的外表面覆盖有第一地膜(5),所述浅沟(3)的深度为十厘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农田(1),所述农田(1)的上方堆积有第一垄堆(2),所述第一垄堆(2)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种植用的浅沟(3),两个所述浅沟(3)的内部均种植有农作物(4),所述第一垄堆(2)的外表面覆盖有第一地膜(5),所述浅沟(3)的深度为十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垄双行浅沟地膜覆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垄堆(2)的纵切面为等腰梯形,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从治宇张兴林孙砳石薛瑶
申请(专利权)人:富裕县气象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