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42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包括测量单元,包括容置壳、固定钳、活动钳和按压块,所述固定钳和活动钳对称设置于容置壳侧面的两端,所述按压块位于所述容置壳内并且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钳的一端;以及,防控单元,所述防控单元安装于容置壳内,包括气压组件和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与气压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运动组件与按压块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钳式互感器内部设计防控单元,在互感器短路产生大电路或设备长时间使用使得线路热量过高时,利用具有热胀冷缩的金属片实现过热报警和自动断开线圈闭环停止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元件领域,特别是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电能通常采用交流电压、大电流回路来传输,仪表无法对其进行直接测量。互感器作为一种电压或电流变换设备,可以将交流电压、大电流按比例降到可用仪表直接测量的范围。它与测量仪表和计量装置配合,可以测量一次系统的电压、电流和电能;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合,可以构成对电网各种故障的电气保护和自动控制。互感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测量、计量的准确性和继电器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性。若误操作互感器有可能使互感器短路而产生过电流对器造成损坏,另外,长时间使用互感器,钳式互感器设备内部也会因过热而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人员误操作使得钳式互感器设备内部产生过电流或长时间的使用,内部过热导致测量精度的不准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包括测量单元,包括容置壳、固定钳、活动钳和按压块,所述固定钳和活动钳对称设置于容置壳侧面的两端,所述按压块位于所述容置壳内并且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钳的一端;以及防控单元,所述防控单元安装于容置壳内,包括气压组件和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与气压组件活动连接,所述运动组件与按压块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置壳端脚处设置方槽,所述方槽与外界连通,方槽内设置固定轴;所述按压块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一端与活动钳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条靠近活动钳处设置圆孔,所述固定轴穿过圆孔进行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置壳侧端面设置方形出口,所述按压块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连接条上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容置壳内部,所述按键伸出所述方形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压组件包括气压室、气压伸缩壳、第一气压输送管和第二气压输送管;所述气压伸缩壳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气压室,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和第二气压输送管对称设置于气压室的两侧,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和第二气压输送管结构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滑动条、第一限位圆柱、第二限位圆柱、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滑动条上设置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对称嵌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圆柱和第二限位圆柱分别设置于滑动条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圆柱和第二限位圆柱结构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压室两侧分别都设置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与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和第二气压输送管外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一端嵌于所述圆孔内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柱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条,另一端嵌于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的另一端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出口端内部两侧设置T型槽,所述第一限位圆柱上水平设置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内设置有第一T型块和第二T型块,所述第一T型块和第二T型块对称设置并通过弹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T型块、第二T型块与所述T型槽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槽两侧设置限位槽,所述第一滑块两侧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嵌于所述限位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控单元还包括长脚扭簧,所述长脚扭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朝内侧的端面,所述长脚扭簧包括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引脚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压室端面设置卡槽,所述卡槽大小与气压伸缩壳截面大小一致,所述气压伸缩壳端面上设置端块,所述气压伸缩壳伸入所述卡槽,所述端块位于气压室内;所述防控单元还包括连接块和膨胀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气压伸缩壳平行于卡槽侧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膨胀块设置于容置壳平行于卡槽侧的端面侧,所述膨胀块与所述连接块平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钳式互感器内部设计防控单元,在互感器短路产生大电路或设备长时间使用使得线路热量过高时,利用具有热胀冷缩的金属片实现过热报警和自动断开线圈闭环停止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测量单元结构图。图2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防控结构单元爆炸图。图3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防控单元剖面结构图。图4为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5为第三个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组合安装图。图6为第三个实施例中的声光报警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包括测量单元100和防控单元200,测量单元100用于人工使用钳式互感器将其套于所需测量的线路获取电压电流,防控单元200用于过热报警和自动停止工作。测量单元100包括容置壳101、固定钳102、活动钳103和按压块104,具体的,容置壳101呈方形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容置空间,固定钳102设置在容置壳101侧端面的端脚处,活动钳103与固定钳102设置在同一侧,两者对称设置,在活动钳103所在处的端脚处具有一个方槽105,方槽105与外界空间连通并且与容置壳101内部容置空间也连通,在方槽105内竖向设置一个固定轴105a,固定轴105a连接容置壳101上下两个端面;按压块104包括连接条104a和按键104b,连接条104a一端与活动钳103一端固定连接,并且在连接条104a靠近活动钳103处设置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测量单元(100),包括容置壳(101)、固定钳(102)、活动钳(103)和按压块(104),所述固定钳(102)和活动钳(103)对称设置于容置壳(101)侧面的两端,所述按压块(104)位于所述容置壳(101)内并且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钳(103)的一端;以及,/n防控单元(200),所述防控单元(200)安装于容置壳(101)内,包括气压组件(201)和运动组件(202),所述运动组件(202)与气压组件(201)活动连接,所述运动组件(202)与按压块(10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单元(100),包括容置壳(101)、固定钳(102)、活动钳(103)和按压块(104),所述固定钳(102)和活动钳(103)对称设置于容置壳(101)侧面的两端,所述按压块(104)位于所述容置壳(101)内并且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钳(103)的一端;以及,
防控单元(200),所述防控单元(200)安装于容置壳(101)内,包括气压组件(201)和运动组件(202),所述运动组件(202)与气压组件(201)活动连接,所述运动组件(202)与按压块(104)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壳(101)端脚处设置方槽(105),所述方槽(105)与外界连通,方槽(105)内设置固定轴(105a);
所述按压块(104)包括连接条(104a),所述连接条(104a)一端与活动钳(103)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条(104a)靠近活动钳(103)处设置圆孔(103a),所述固定轴(105a)穿过圆孔(103a)进行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壳(101)侧端面设置方形出口(106),所述按压块(104)还包括按键(104b);
所述按键(104b)设置于连接条(104a)上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条(104a)位于所述容置壳(101)内部,所述按键(104b)伸出所述方形出口(1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组件(201)包括气压室(201a)、气压伸缩壳(201b)、第一气压输送管(201c)和第二气压输送管(201d);
所述气压伸缩壳(201b)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气压室(201a),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201c)和第二气压输送管(201d)对称设置于气压室(201a)的两侧,所述第一气压输送管(201c)和第二气压输送管(201d)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式互感器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202)包括滑动条(202a)、第一限位圆柱(202b)、第二限位圆柱(202c)、第一滑块(202d)和第二滑块(202e);
所述滑动条(202a)上设置滑槽(202f),所述第一滑块(202d)和第二滑块(202e)对称嵌于所述滑槽(202f)内,所述第一限位圆柱(202b)和第二限位圆柱(202c)分别设置于滑动条(202a)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块(202d)和第二滑块(202e)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圆柱(20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安州夏坤刚杨明学罗林邓德茂周龙兴肖小兵龙秋风叶龙钧毛禹龙潘文君童红梅杨文俊蒋安文宋其峰阮俊淋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