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9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包括定位装置,抗拉检测机构和施力装置;所述抗拉检测机构包括检测装置和压力传感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对服装的上表面进行抵顶的上抵顶装置,和对服装的下表面进行抵顶的下抵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包括与上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上压力传感组件,和与下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下压力传感组件;所述检测装置环绕施力装置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检测装置同时对服装的多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抗拉扯性能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效率,同时与各检测装置相配合的各压力传感装置精确读取各个检测位置的服装的抗拉扯性能,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服装多个位置的抗拉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美观,服装的耐穿性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生产服装的过程中,服装的抗拉扯性能是服装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夹具将服装夹持拉动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由于只能同时检测服装一个方向的抗拉扯性能,对服装的多个方向进行检测就需要多个步骤,大大降低了检测服装抗拉扯性的效率。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对服装的多个方向的抗拉扯性能进行检测需要多个步骤,大大降低了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效率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包括对服装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检测服装待测位置抗拉性能的抗拉检测机构,和对服施加压力的施力装置;所述抗拉检测机构包括多个处于定位装置内侧的检测装置,和多个与各检测装置一一对应的压力传感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对服装的上表面进行抵顶的上抵顶装置,和对服装的下表面进行抵顶的下抵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包括与上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上压力传感组件,和与下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下压力传感组件;所述检测装置环绕施力装置设置。进一步,所述上抵顶装置包括与服装的上表面相接触的上抵顶块,所述下抵顶装置包括与服装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下抵顶块。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的数量为8个。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环绕施力装置等间距设置。进一步,所述上抵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抵顶块抵顶服装上表面的第一抵顶驱动装置;所述下抵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下抵顶块抵顶服装下表面的第二抵顶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抵顶部,和驱动第一抵顶部抵顶上抵顶块的第一抵顶气缸;所述第一抵顶部的下表面和上抵顶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抵顶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抵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抵顶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抵顶部,和驱动第二抵顶部抵顶下抵顶块的第二抵顶气缸;所述第二抵顶部的上表面和下抵顶块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抵顶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二抵顶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上抵顶块的上表面形成有容置滚轴的第一容置槽,所述上抵顶块的上表面通过滚轴和第一抵顶部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下抵顶块的下表面形成有容置滚轴的第二容置槽,所述下抵顶块的下表面通过滚轴和第二抵顶部的上表面滑动连接。进一步,所述上抵顶块和下抵顶块与服装的接触面均为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所述上压力传感组件包括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端和第一抵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水平设置,且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的一端和上抵顶块的一端相连接,第一弹性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第一连接座上;所述下压力传感组件包括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一端和第二抵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支撑部件水平设置,且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一端和下抵顶块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弹性支撑部件的另一端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第二连接座上。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支撑部件和第二弹性支撑部件均为压力弹簧。进一步,所述施力装置包括对服装的表面施加压力的压力部;所述压力部包括处于定位装置中心并与服装的表面相接触的压力头。进一步,所述压力头与服装的接触面为弧形面。进一步,所述施力装置还包括驱动压力头施加压力的动力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的输出端和压力头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与服装的上表面相接触的上定位部,和与服装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下定位部。进一步,所述上定位部包括上定位环,所述下定位部包括下定位环。进一步,所述上定位环的下表面形成有压紧服装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下定位环的上表面形成有与第一环形凸起相对应的第二环形凸起。进一步,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与服装的接触面均为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驱动上定位环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和上定位环的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定位装置还配设有对上定位环和下定位环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下定位环上设有多个导柱,所述上定位环上设有多个与各导柱一一对应的导向孔。进一步,多个所述导柱环绕下定位环等间距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服装通过定位装置定位好厚,分别将抗拉检测机构的多个检测装置对服装的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方位进行检测;检测装置设置于预定位置后,通过施力装置对多个检测装置围绕成的中心位置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施力装置带动服装向下拉扯变形,当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方位中的其中一个方位的服装断裂,则此时施力装置施加的力等于该断裂位置的抗拉扯的力;通过多个与各检测装置一一对应的压力传感装置,在拉扯服装的过程中,上抵顶块和下抵顶块逐渐向中心位置滑动,压力传感装置接收来自上抵顶块和下抵顶块的压力,精确读取每个方位的抗拉扯性能的数值,便于工作人员直接读取每个方位的抗拉扯数值;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检测装置同时对服装的多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抗拉扯性能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效率,同时与各检测装置相配合的各压力传感装置精确读取各个检测位置的服装的抗拉扯性能,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服装多个位置的抗拉扯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的检测服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施力装置,2-抗拉检测机构,3-检测装置,31-上抵顶装置,32-下抵顶装置,311-上抵顶块,321-下抵顶块,11-压力部,12-动力驱动装置,312-第一抵顶驱动装置,322-第二抵顶驱动装置,3121-第一抵顶部,3122-第一抵顶气缸,3221-第二抵顶部,3222-第二抵顶气缸,3111-第一容置槽,3211-第二容置槽,4-压力传感装置,41-上压力传感组件,42-下压力传感组件,411-第一弹性支撑部件,412-第一压力传感器,413-第一连接座,421-第二弹性支撑部件,422-第二压力传感器,423-第二连接座,5-定位装置,51-上定位部,52-下定位部,511-第一环形凸起,521-第二环形凸起,53-导向装置,531-导柱,532-导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包括对服装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服装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检测服装待测位置抗拉性能的抗拉检测机构,和对服施加压力的施力装置;所述抗拉检测机构包括多个处于定位装置内侧的检测装置,和多个与各检测装置一一对应的压力传感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对服装的上表面进行抵顶的上抵顶装置,和对服装的下表面进行抵顶的下抵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包括与上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上压力传感组件,和与下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下压力传感组件;所述检测装置环绕施力装置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服装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检测服装待测位置抗拉性能的抗拉检测机构,和对服施加压力的施力装置;所述抗拉检测机构包括多个处于定位装置内侧的检测装置,和多个与各检测装置一一对应的压力传感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对服装的上表面进行抵顶的上抵顶装置,和对服装的下表面进行抵顶的下抵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包括与上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上压力传感组件,和与下抵顶装置一一对应的下压力传感组件;所述检测装置环绕施力装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顶装置包括与服装的上表面相接触的上抵顶块,所述下抵顶装置包括与服装的下表面相接触的下抵顶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的数量为8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环绕施力装置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抵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上抵顶块抵顶服装上表面的第一抵顶驱动装置;所述下抵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下抵顶块抵顶服装下表面的第二抵顶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确检测服装抗拉扯性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抵顶部,和驱动第一抵顶部抵顶上抵顶块的第一抵顶气缸;所述第一抵顶部的下表面和上抵顶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抵顶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抵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工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中测质量检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