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及测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条线温度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及测温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电力资源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能源,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能源传输的主要通道,是构成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在输电线路中,跳线是在耐张杆、电线杆或塔上两串水平绝缘子下方悬吊的半圆形导线,其通过绝缘子水平拉伸,跳线接头通常用两个并沟线夹连接,并沟线夹在该环境下长期使用的话容易出现损坏、腐蚀等现象,造成接触电阻增大,在大电流流过时容易造成过热现象,损坏内部结构,严重时烧断跳线造成事故。针对跳线接头异常发热问题,主要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隐患排查,人工巡检对跳线测温主要采用人工手持红外热成像仪对线路进行温度检测,在该过程中,由于跳线数量众多,人力资源不足,巡检周期较长等原因,导致跳线温度异常无法及时发现,跳线烧断事故仍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包括外壳、旋转组件和红外摄像头;所述外壳内设有无线通信LORA模块、MCU微控制单元、线路板组件和电池,无线通信LORA模块通过线路板组件与MCU微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线路板组件通过外壳内部的电池供电,且与穿过外壳的测试按键连接;所述旋转组件设于外壳外,且与外壳传动连接,并通过外壳内的MCU微控制单元控制转动角度;所述红外摄像头设于旋转组件上,并通过线路板组件与外壳内的MCU微控制单元通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包括外壳、旋转组件和红外摄像头;所述外壳内设有无线通信LORA模块、MCU微控制单元、线路板组件和电池,无线通信LORA模块通过线路板组件与MCU微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线路板组件通过外壳内部的电池供电,且与穿过外壳的测试按键连接;所述旋转组件设于外壳外,且与外壳传动连接,并通过外壳内的MCU微控制单元控制转动角度;所述红外摄像头设于旋转组件上,并通过线路板组件与外壳内的MCU微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由旋转支臂上盖、旋转支臂下盖、大齿轮、小齿轮和电机构成;旋转支臂上盖和旋转支臂下盖构成旋转支臂,旋转支臂能够转动的插入外壳内,且插入端上固定套装有大齿轮;电机设于外壳内通过线路板组件与MCU微控制单元连接,其上固定套装有与大齿轮啮合的小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上还设有开关A和开关B,且旋转支臂的插入段上还设有能够与开关A和开关B接触的拨杆;开关A和开关B通过线路板组件与外壳内的MCU微控制单元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跳线远距离非接触测温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臂上还套装有防水轴承,旋转支臂通过防水轴承与外壳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张丙珍,朱钱鑫,余磊,尹泓江,袁彬斌,乔东,李阳斌,喻韦铭,黄小东,吴勤波,李强,张立忠,王红平,张富,王超,龚小胜,刘雪锋,王耀平,邱廷伟,朱光宏,杨凌霄,张海虎,韩向,刘磊,赵文卓,段稳朝,雷保福,李应新,钟汶兵,毕泽民,金鑫,韩承志,周俊祥,林营,杨金海,常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