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结构及具有其的翅片和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4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流结构及具有其的翅片和换热器。一种导流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流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中部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第一容纳空间,多个所述流道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且所述流道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用于与待连接通道连通的第二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导流结构,由于多个流道以第一容纳空间为中心呈发散状发布,即多个流道沿第一容纳空间的周向间隔分布,因此,流体流经流道后从导流结构的外周发散流出,流体可遍布全部待连接通道,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结构及具有其的翅片和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导流结构及具有其的翅片和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翅式换热器,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原子能和机械等领域,通常由边板、隔板、翅片、封条组成,在相邻两隔板间设置翅片、导流片以及封条组成的夹层,称为通道,将这样的夹层根据流体的不同方式叠置起来,焊成一整体便组成了板束,板束是板翅式换热器的核心,再配以必要的封头、接管、支撑等就组成了板翅式换热器。封头通常通过焊接设于板束的侧边,不仅增大了换热器外部尺寸,而且焊接的质量严重影响换热器的质量,当焊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换热器泄漏,影响换热器的使用。为此,现有技术采用在板束的厚度方向上开设流体进出孔,以引出进料管和出料管,从而省却封头,避免后序焊接封头影响产品质量,并且进料管和出料管与翅片通过导流片连接,但是导流片位于翅片的端部,且只是朝向内侧的翅片上的通道发散,换热面积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导流片换热面积有限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流道(4),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中部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第一容纳空间(9),多个所述流道(4)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且所述流道(4)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用于与待连接通道(8)连通的第二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流道(4),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中部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第一容纳空间(9),多个所述流道(4)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为中心呈发散状分布,且所述流道(4)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9)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用于与待连接通道(8)连通的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相向设置的端面至少之一设置有多个呈发散状分布的凸起,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以及相应的所述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围合成所述流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包括所述第一板体(1)朝向所述第二板体(2)的一面设置的第一凸块(5)和所述第二板体(2)朝向所述第一板体(1)的一面设置的第二凸块(3),所述第一凸块(5)与所述第二凸块(3)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4)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典军杨代坤石景祯冯付韬沈卫立钱兵保余秀英杨超张义光李永祥任来超蒋健安丁旭付敏翔蒋卫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