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33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包括:液体收集单元,其包括上下通透的衔接管以及设置于所述衔接管内部的集液组件;所述集液组件的内部形成开口向上的环形集液空间,且所述衔接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外通透的连接口;以及,排水单元,其固定在所述衔接管的连接口中,并与所述集液组件内的环形集液空间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以独立的模块化形式存在,可以直接安装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能够有效截断并收集目标管路中冷凝产生的凝露或油垢,以防止不必要的液体回流,从而影响设备,其方式便捷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维护设备
,特别是一种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保护屏柜、开关柜、机构箱及端子箱在变电站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都是主要设备的核心部件,一但由于所处环境恶劣,而造成变电保护屏柜、开关柜、机构箱内设备受潮,很可能造成一、二次部件锈蚀老化损坏,给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带来安全隐患,严重时将导致设备事故。此外,设备有长期放电情况时,大量的水分子在变电站的强电场环境下可能会被电解成氢离子和阳离子,而氧离子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分子会形成臭氧(有害气体)在配电室聚集。在运行维护、操作及事故处理前,虽然采取了“进入配电室先通风”的措施,但对运行值班员仍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还会耽误运行维护、操作及事故处理的时间,增加维护的工作量。变电站的潮湿空气主要来自室外电缆沟及有水聚集的电缆层。而很多除湿设备都装在开关柜、机构箱、端子箱或室内。加上开关柜、机构箱、端子箱与电缆沟及电缆层相通,最明显的是电缆沟内的潮气会进入端子箱、机构箱、汇控柜内,并在箱顶形成凝露,凝露一旦滴落,可能会造成短路,轻则误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液体收集单元(100),其包括上下通透的衔接管(101)以及设置于所述衔接管(101)内部的集液组件(102);所述集液组件(102)的内部形成开口向上的环形集液空间(K),且所述衔接管(1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外通透的连接口(101a);以及,/n排水单元(200),其固定在所述衔接管(101)的连接口(101a)中,并与所述集液组件(102)内的环形集液空间(K)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收集单元(100),其包括上下通透的衔接管(101)以及设置于所述衔接管(101)内部的集液组件(102);所述集液组件(102)的内部形成开口向上的环形集液空间(K),且所述衔接管(1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内外通透的连接口(101a);以及,
排水单元(200),其固定在所述衔接管(101)的连接口(101a)中,并与所述集液组件(102)内的环形集液空间(K)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单元(200)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连接口(101a)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组件(102)包括设置于所述衔接管(101)内部的环形集液件(102a);
所述环形集液件(102a)包括集液斗(102a-1);所述集液斗(102a-1)的上端口径小于下端口径,且所述集液斗(102a-1)的下端与所述衔接管(101)的内侧壁贴合;
所述连接口(101a)位于所述集液斗(102a-1)下端口的上方,且其正对所述集液斗(102a-1)的侧面;所述集液斗(102a-1)与所述衔接管(101)的内侧壁之间共同形成横截面为V型的环形集液空间(K)。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集液件(102a)还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集液斗(102a-1)外围的第一筒壁(102a-2),所述集液斗(102a-1)与所述第一筒壁(102a-2)之间共同形成横截面为V型的环形集液空间(K);
所述第一筒壁(102a-2)的外侧壁贴合于所述衔接管(101)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筒壁(102a-2)上设置有对应于连接口(101a)的穿口(102a-21);所述排水单元(200)固定在所述连接口(101a)内,且其内端穿过所述穿口(102a-21),并延伸至所述环形集液空间(K)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斗(102a-1)的上端口一体成型有连接环(102a-11);所述环形集液件(102a)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环(102a-11)上的至少一个增量筒(102a-3);
所述增量筒(102a-3)下端的内径配合于所述连接环(102a-11)的外径,所述增量筒(102a-3)上端的外径配合于所述增量筒(102a-3)下端的内径;所述连接环(102a-1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W-1),所述增量筒(102a-3)下端的内侧壁设置有配合于所述第一外螺纹(W-1)的第一内螺纹(N-1),所述增量筒(102a-3)上端的外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W-1)规格一致的第二外螺纹(W-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凝露及油污收集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101)包括主管段(101b)、位于所述主管段(101b)上端的上连接段(101c),以及位于所述主管段(101b)下端的下连接段(101d);
所述主管段(101b)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尧富叶露艳王瑜普雄峰冯思荣周芳芳李磊张丰邹享飞钱东生姬红生敖春丽范茜茜任华夏许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