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0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包括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火盖本体周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外环出火体,各个外环出火体整体呈放射状,各个外环出火体具有沿所述火盖本体径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火盖本体的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外环出火体,并且在各个外环出火体上沿径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这样能够实现火盖本体在周向和径向两个维度更好地包围锅底,以实现均匀加热锅底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灶的火盖通常由顶壁、环形内侧壁和环形外侧壁构成,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主火孔,现有的燃气灶火盖的环形外侧壁上仅仅包括有单排火孔,这类的专利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520014838.2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气灶燃烧器用锥形火火盖》(授权公告号CN2842216Y),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120246965.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烧器火盖》(授权公告号为CN202149492U)。上述公开的这种单主火孔燃烧方式,存在燃烧后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的不足,同时,单排火孔不仅使燃气灶的燃烧热效率低,而且使燃气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加剧了环境污染,为此一专利号为ZL201621153770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燃气灶火盖组件》(授权公告号CN206191590U)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火盖组件,其包括基座、与基座适配的盖体,该盖体的内侧壁沿其周围方向的布置有若干内火孔,而盖体的外侧壁沿其圆周方向布设有双排外火孔,所述双排外火孔包括位于第一排的若干第一外火孔,位于第二排的若干第二外火孔,所述第一外火孔与第二外火孔交错设置,通过对外侧壁上设置双排外火孔,且第一外火孔与第二外火孔交错设置,双排火孔的设置有效地提高了燃气灶的燃烧效率,但该双排火孔形成的外周火直径相同以加热锅具的范围相同,为此该具有双排火孔的火盖加热锅具的均匀性较差。另外,现有的燃烧器火盖为了防止溢液堵塞火孔而在火孔上方增设防水檐,而防水檐的结构可参考本申请人的专利号为ZL201820760029.3(授权公告号为CN208804674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火盖结构》包括有火盖,火盖的外侧面上设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主火孔,所述火盖的外缘向外延伸形成遮挡在所述主火孔上方的第一防水檐,虽然该第一防水檐能阻挡溢液对主火孔的堵塞,但该第一防水檐还会下压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进而影响主火孔总体的燃烧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均匀加热锅底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具有防溢液的同时火孔形成的火焰还不易被压住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火盖、并能有效补充二次空气并充分燃烧的燃烧器。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与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有混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包括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火盖本体周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外环出火体,各个外环出火体整体呈放射状,各个外环出火体具有沿所述火盖本体径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为了实现同一个外环出火体能更好地均匀加热锅底,优选地,所述外环壁局部直接作为每个所述外环出火体的底壁,各个外环出火体的侧壁还具有两个:形成V字型的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所述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的共接端即位于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远离所述底壁,所述出火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倾斜边和/或第二倾斜边上。由于第一倾斜边和第二倾斜边均沿着火盖本体的周向倾斜延伸,而出火孔开设在第一倾斜边和/或第二倾斜边,能在火盖本体的周向上更好地分布以加热锅底。为了弥补相邻外环出火体之间仍然存在不出火的区域,优选地,所述底壁于每隔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外环出火体设置有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主火孔。为了实现主火孔、第一出火孔和/或第二出火孔之间的稳焰,进一步地,所述出火孔包括成对开设在所述第一倾斜边的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倾斜边上的第二出火孔,所述第一出火孔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第一进口端至位于所述第一倾斜边的第一出口端为倾斜向外设置,所述第二出火孔自与所述混气腔连通的第二进口端至位于所述第二倾斜边的第二出口端为倾斜向外设置,所述主火孔与所述第一出火孔和/或所述主火孔与所述第二出火孔之间具有稳焰部,所述稳焰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边和/或第二倾斜边上。稳焰部设置在主火孔与第一出火孔和/或第二出火之间,使得三者之间能够相互稳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斜边和/或第二倾斜边邻近所述主火孔的部分具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自所述主火孔逐渐向所述稳焰部倾斜。由于导流部的设计能够使得流入主火孔的燃气部分被分流至稳焰部,稳焰部能够更好地拉住主火孔的根部,实现主火孔的稳定燃烧,同时还具有传火的作用。为了实现各个外环出火体之间的传火连贯性,优选地,各个所述外环出火体之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具有用于相互间传火的传火孔。为了防止烹饪过程中溢液堵塞各个外环出火体,优选地,所述火盖本体的环状顶壁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各个所述外环出火体的防水檐。其中,针对单个外环出火体,从径向角度看,稳焰部的口径大于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即自内向外口径逐渐变小,位于内侧的稳焰部的可以作为位于外侧的第一出火孔和/或第二出火孔的稳焰部,同时稳焰部与第一出火孔或第二出火孔的进口端方向相交,也构成彼此火孔的稳焰;而主火孔形成的火焰被防水檐压住后,火焰向下行,并同时构成稳焰部、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的焰孔,另外稳焰部以及位于稳焰火部左右两侧的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能于周向上汇聚成一股火,也能抵消被防水檐压住带来的压火影响。为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火盖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所述火盖本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有底座、连接在底座上并与所述火盖本体的内环壁相抵的内侧壁、以及连接在底座上并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环壁相抵的外侧壁,所述基座的外侧壁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混气腔相对隔离的二次空气补充室,每隔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外环出火体具有对应的二次空气补充室。进一步地,开有所述主火孔的底壁直接作为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的外壁,所述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出火孔连通、以供外部二次空气流入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的流入口。进一步地,相邻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之间的间隔对应有所述主火孔。为了避免因二次空气补充室的设置使得燃气流入主火孔中会造成一点的影响,优选地,所述二次空气补充室还包括有与所述外壁相对的内壁、连接外壁和内壁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邻近与之对应的所述主火孔具有逐渐向所述主火孔倾斜的第一导流边,对应地,所述第二壁邻近与之对应的所述主火孔具有逐渐向所述主火孔倾斜的第二导流边。通过第一导流边和第二导流边的导流作用,使得燃气更顺畅地流向主火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火盖本体的周向上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外环出火体,并且在各个外环出火体上沿径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这样能够实现火盖本体在周向和径向两个维度更好地包围锅底,以实现均匀加热锅底的目的,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有火盖的燃烧器,该燃烧器对出火孔独立地设置有二次空气补充室,能够更好地从出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3)包括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火盖本体(1)周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外环出火体(2),各个外环出火体(2)整体呈放射状,各个外环出火体(2)具有沿所述火盖本体(1)径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火盖本体(1),该火盖本体(1)的环状顶壁(11)与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外环壁(13)之间形成有混气腔(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3)包括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火盖本体(1)周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外环出火体(2),各个外环出火体(2)整体呈放射状,各个外环出火体(2)具有沿所述火盖本体(1)径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出火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13)局部直接作为每个所述外环出火体(2)的底壁(24),各个外环出火体(2)的侧壁还具有两个:形成V字型的第一倾斜边(21)和第二倾斜边(22),所述第一倾斜边(21)和第二倾斜边(22)的共接端(23)即位于V字型的中间尖端部位远离所述底壁(24),所述出火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倾斜边(21)和/或第二倾斜边(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4)于每隔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外环出火体(2)设置有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主火孔(2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包括成对开设在所述第一倾斜边(21)的第一出火孔(211)和第二倾斜边(22)上的第二出火孔(221),所述第一出火孔(211)自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第一进口端(2111)至位于所述第一倾斜边(21)的第一出口端(2112)为倾斜向外设置,所述第二出火孔(221)自与所述混气腔(14)连通的第二进口端(2211)至位于所述第二倾斜边(22)的第二出口端(2212)为倾斜向外设置,所述主火孔(241)与所述第一出火孔(211)和/或所述主火孔(241)与所述第二出火孔(221)之间具有稳焰部(25),所述稳焰部(25)设置在所述第一倾斜边(21)和/或第二倾斜边(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边(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艳程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