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油缸本体,油缸本体的外部套装有油缸外壳,油缸本体的底部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活塞和第二隔板,减震器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下部与油缸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震器,在活塞向下运动时减震器能够减小活塞和液压杆受到的冲击力,对活塞和液压杆进行保护,保证活塞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液压杆的使用寿命,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活塞上下运动时,第一隔板与第一挡板接触,第二隔板与第二挡板接触,避免活塞直接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碰撞,对活塞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具有体积小、承受压力大、抗疲劳强度高、耐热、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生产等领域,采矿机械中的液压油缸由于工作时间长,为减少高温对油缸的伤害,采用水冷的方式,在油缸的侧壁设置隔层,用于储存冷水,使用冷水对油缸动作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目前,现有的矿山用液压油矿在使用时存在,冷却水不便于排出液压油缸,且冷却液无法完全排出油缸侧壁的隔层,液压油缸使用时活塞直接与油缸内壁碰撞,活塞易受损造成漏油的情况。经检索201520173903.X公开了一种缸体水冷式液压油缸,具有缸筒,所述的缸筒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前端盖和后端盖,缸筒内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与缸筒的前端之间设有活塞,活塞杆与缸筒的后端之间设有导向套,所述的缸筒的侧壁上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水平冷却水道,所述的前端盖上设有与两条水平冷却水道相连通的竖直冷却水道,所述的两条水平冷却水道伸出于后端盖外的部分分别连通设有竖直进水管道和竖直出水管道,所述的竖直进水管道和竖直出水管道之间共同连接有模具冷却系统。该技术方案采用的是水作为冷却介质,需要大量的循环冷却水,吸热能力及储冷量有限,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通过在油缸本体的底部内壁设置减震器,减小液压油缸动作时的撞击,对液压杆和活塞进行保护,设置螺旋隔板在对液压油缸结构加固的同时便于冷却液完全排出液压油缸的空腔,加快了冷却液的更换速度,采用非牛顿流体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相对传统的冷却介质水,液储冷量大,吸热时间长,可以大大缩小冷却液的容积配比,同时使得油缸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解决了现有冷却液不便于排出液压油缸,且冷却液无法完全排出油缸侧壁的隔层,液压油缸使用时活塞直接与油缸内壁碰撞,活塞易受损造成漏油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所述油缸本体的外部套装有油缸外壳,且油缸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油缸本体的底部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且油缸本体与油缸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隔板;所述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活塞和第二隔板,且液压杆的上部套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挡块;所述减震器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部与油缸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油缸本体的外表面与螺旋隔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隔板的外侧与油缸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油缸外壳上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冷却器的进液接口,所述油缸外壳下部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冷却器的出液接口,所述出液口和进液口上均串联有单向阀;冷却器出液接口的管道上安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安装有振动发生组件安装座,振动发生组件安装座和振动发生组件固定连接,导振体通过三通接头依次延伸入管道、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的空腔,非牛顿流体冷却液在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的空腔和冷却器之间循环流通。进一步地,所述油缸本体的上部通过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到外界,所述油缸本体的下部通过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连通到外界,所述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上均串联有单向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的上部与油缸本体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部与第一挡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活塞和第二隔板的外径均与油缸本体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隔板、活塞和第二隔板的内径均与液压杆的直径相等,所述液压杆的上部贯穿油缸本体的上壁。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包括散热箱、风扇安装座、冷却箱体,所述散热箱上表面安装有风扇安装座,所述散热箱下方安装有冷却箱体,所述散热箱的内部安装有散热电机,散热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散热电机的上端输出轴安装有风扇安装壳,风扇安装壳四周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器防护罩,风扇安装壳的下方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贴合安装有制冷片,散热电机的下端输出轴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互相咬合,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安装在循环输出壳体内部,循环输出壳体固定安装在冷却箱体的冷却腔内部,冷却腔空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冷却液,冷却腔的内部空间被循环输出壳体分割成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区的出口和出液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冷却器的出液接口和油缸的进液口连接、冷却器的进液接口和油缸的出液口连接。进一步地,振动发生组件包括下基座、上盖套、下振动环、上振动环、弹簧、压板、密封减震件、电源接头、导振体;所述下基座的中部设置台阶安装孔,台阶安装孔安装有下振动环,所述下基座上端部安装有上振动环,所述下基座外部套装有上盖套,上盖套的上端部固定安装有压板,压板的下表面和下基座之间设置有上振动环;所述下基座中间内部设置通孔,通孔用于安装导振体,使导振体分别和下振动环、上振动环的内壁接触连接;所述下基座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于下振动环、上振动环的导线和电源接头的连接;所述下基座和上盖套之间通过渐变螺纹连接,下基座的凸起部分为四个独立的螺纹连接部,上盖套通过螺纹往下旋转的时候,会使的下基座的四个独立的螺纹连接部往里挤压,使得下基座将下振动环和上振动环紧密的贴合中间的导振体。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震器,在活塞向下运动时减震器能够减小活塞和液压杆受到的冲击力,对活塞和液压杆进行保护,保证活塞良好的密封效果,提高液压杆的使用寿命,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活塞上下运动时,第一隔板与第一挡板接触,第二隔板与第二挡板接触,避免活塞直接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碰撞,对活塞进行保护,解决了液压油缸使用时活塞直接与油缸内壁碰撞,活塞易受损造成漏油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设置螺旋隔板,增大油缸本体散热面积的同时增加油缸的结构强度,同时螺旋隔板将空腔隔成螺旋状,在将冷却液排出液压油缸时能够保证冷却液的流速,通过将进液口设置在螺旋隔板的末端,使得吸收足够热量的冷却液能够完全排放到外部,避免热液残留在空腔中,影响后续冷却效果,解决了冷却液不便于排出液压油缸,且冷却液无法完全排出油缸侧壁的隔层的问题。3、采用非牛顿流体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相对传统的冷却介质水,液储冷量大,吸热时间长,可以大大缩小冷却液的容积配比,同时使得油缸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油缸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本体的外部套装有油缸外壳,且油缸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油缸本体的底部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且油缸本体与油缸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隔板;/n所述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活塞和第二隔板,且液压杆的上部套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挡块;/n所述减震器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部与油缸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n所述油缸本体的外表面与螺旋隔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隔板的外侧与油缸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设置有空腔;/n所述油缸外壳上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冷却器的进液接口,所述油缸外壳下部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冷却器的出液接口,所述出液口和进液口上均串联有单向阀;冷却器出液接口的管道上安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安装有振动发生组件安装座,振动发生组件安装座和振动发生组件固定连接,导振体通过三通接头依次延伸入管道、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的空腔,非牛顿流体冷却液在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的空腔和冷却器之间循环流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本体的外部套装有油缸外壳,且油缸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油缸本体的底部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器,且油缸本体与油缸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螺旋隔板;
所述液压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活塞和第二隔板,且液压杆的上部套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一挡块;
所述减震器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部与油缸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
所述油缸本体的外表面与螺旋隔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螺旋隔板的外侧与油缸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设置有空腔;
所述油缸外壳上部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冷却器的进液接口,所述油缸外壳下部的进液口通过管道连通到冷却器的出液接口,所述出液口和进液口上均串联有单向阀;冷却器出液接口的管道上安装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安装有振动发生组件安装座,振动发生组件安装座和振动发生组件固定连接,导振体通过三通接头依次延伸入管道、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的空腔,非牛顿流体冷却液在油缸本体和油缸外壳之间的空腔和冷却器之间循环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本体的上部通过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到外界的液压站,所述油缸本体的下部通过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连通到外界的液压站,所述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上均串联有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上部与油缸本体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部与第一挡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抗冲击矿山用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位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从众,蔡南科,陈高雄,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聚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