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通信塔,涉及一种通信塔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信塔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塔体上设置天线,天线设置在天线支架上,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固定在塔体上,发电机转子周向均布有径向导杆,径向导杆上支撑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变形架,所述变形架活动的支撑在所述径向导杆上,所述变形架包括弧形变形单元,变形单元包括两个弧形杆,两个弧形杆中部通过中部铰链轴转动连接,多个变形单元的弧形杆通过端部铰链轴收尾连接成封闭的圆形的变形架,圆形的变形架与圆台孔的中轴线垂直,变形架的圆心位于圆台孔的中轴线上。本多功能通信塔具有风力发电功能,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或需求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通信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定结构物
,特别是一种通信塔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塔,又叫信号塔,是一种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外型像塔,所以叫做信号塔。又是一种公用的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这些通信塔通常较高,具有利用风能的便利条件,目前也有在通信塔上设置风力发电机的方案,或将原有的风力发电机作为通信塔用的案例,但现有的风机部分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工况或需求进行灵活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通信塔,本多功能通信塔具有风力发电功能,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或需求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塔体上设置天线,天线设置在天线支架上,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固定在塔体上,发电机转子周向均布有径向导杆,径向导杆上支撑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变形架,所述变形架活动的支撑在所述径向导杆上,所述变形架包括弧形变形单元,变形单元包括两个弧形杆,两个弧形杆中部通过中部铰链轴转动连接,多个变形单元的弧形杆通过端部铰链轴收尾连接成封闭的圆形的变形架,同一变形单元的同一径向上的两个端部铰链轴滑动的配合在径向导杆上,变形架上设置风机叶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部铰链轴或端部铰链轴与发电机转子之间通过伸缩控制装置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叶片端部与端部铰链轴连接,所述风机叶片中部通过连杆与中部铰链轴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电机位于天线支架的上方,所述塔体为管体,所述风机叶片上方的塔体上设置有朝下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中部滑动的套在所述塔体上,所述保护罩由牵引绳牵引,所述牵引绳经过塔体顶端的导轮进入塔体的管体内向下直到塔体底部的塔体底部开口处固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牵引绳收放装置。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罩的半径小于径向导杆端部到塔体轴线的距离,而大于变形架缩小时的叶轮半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功能通信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端部铰链轴相对发电机转子的距离可以控制变形架的变形,当端部铰链轴与发电机转子距离变小时,变形架缩小,所述整个叶轮成收缩的状态,风机叶片收拢,转子受的风力较小,这样在大风的天气避免收到较大的风力,损坏设备,当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则可相反控制,使得叶轮变大,接收更大的风力矩,以便提高对风的利用。附图说明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图3是的叶轮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中,塔体1,天线2,发电机3,径向导杆4,导槽401,弧形杆5,中部铰链轴6,端部铰链轴7,风机叶片8,连杆9,伸缩控制装置10,保护罩11,牵引绳12,底部开口13,绞筒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专利技术。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所有组合未必是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须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所有的定向参考(例如,上方、下方、向上、上、向下、下、顶部、底部、左、右、垂直、水平等)描述性地用于附图以有助于读者理解,且不表示(例如,对位置、方位或用途等)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另外,术语“基本上”可以是指条件、量、值或尺寸等的轻微不精确或轻微偏差,其中的一些在制造偏差或容限范围内。实施例一如图1、2、3所示,一种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1,塔体上设置天线2,天线设置在天线支架上,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发电机3,发电机定子固定在塔体上,发电机转子周向均布有径向导杆4。径向导杆上支撑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变形架,所述变形架活动的支撑在所述径向导杆上,所述变形架包括弧形变形单元,变形单元包括两个弧形杆5,两个弧形杆中部通过中部铰链轴6转动连接,多个变形单元的弧形杆通过端部铰链轴7收尾连接成封闭的圆形的变形架,同一变形单元的同一径向上的两个端部铰链轴滑动的配合在径向导杆的导槽401内,变形架上设置风机叶片8。所述风机叶片端部与端部铰链轴连接,所述风机叶片中部通过连杆9与中部铰链轴连接。其中,位于变形架内侧的端部铰链轴与发电机转子之间通过伸缩控制装置10连接,当然也可以是中部铰链轴通过伸缩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伸缩控制装置可以为气压缸、电缸等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应用的可控伸缩装置,只要能实现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即可,这样通过控制端部铰链轴相对发电机转子的距离可以控制变形架的变形,当端部铰链轴与发电机转子距离变小时,变形架缩小,所述整个叶轮成收缩的状态,风机叶片随之收拢,转子受的风力较小,这样在大风的天气避免收到较大的风力,损坏设备,当风力较小的情况下,则可相反控制,使得叶轮变大,风机叶片随之张开,接收更大的风力矩,以便提高对风的利用。实施例二如图1、2、3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发电机位于天线支架的上方,所述塔体为管体,所述风机叶片上方的塔体上设置有朝下的保护罩11,所述保护罩中部滑动的套在所述塔体上,所述保护罩的半径小于径向导杆端部到塔体轴线的距离,而大于变形架缩小时的叶轮半径。所述保护罩由牵引绳12牵引,所述牵引绳经过塔体顶端的导轮进入塔体的管体内向下直到塔体底部的塔体底部开口13处,所述底部开口处设置有牵引绳收放装置,牵引绳与牵引绳收放装置连接,牵引绳收放装置可以为卷收牵引绳的绞筒14,通过绞筒实现对牵引绳的收放。在雨季或雨天或大风情况下,可以使得叶轮收拢,放出牵引绳,使得保护罩下降将叶轮罩住,保护罩支撑在向导杆上。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一些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说明书及附图中所示的装置及方法中的动作、步骤等执行顺序,只要没有特别明示顺序的限定,只要前面处理的输出并不用在后面的处理中,则可以任意顺序实现。为描述方便起见而使用“首先”、“接着”等的说明,并不意味着必须依照这样的顺序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塔体上设置天线,天线设置在天线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固定在塔体上,发电机转子周向均布有径向导杆,径向导杆上支撑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变形架,所述变形架活动的支撑在所述径向导杆上,所述变形架包括弧形变形单元,变形单元包括两个弧形杆,两个弧形杆中部通过中部铰链轴转动连接,多个变形单元的弧形杆端部通过端部铰链轴连接成封闭的圆形的变形架,同一变形单元的同一径向上的两个端部铰链轴滑动的配合在径向导杆上,变形架上设置风机叶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通信塔,包括塔体,塔体上设置天线,天线设置在天线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上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固定在塔体上,发电机转子周向均布有径向导杆,径向导杆上支撑有叶轮,所述叶轮包括变形架,所述变形架活动的支撑在所述径向导杆上,所述变形架包括弧形变形单元,变形单元包括两个弧形杆,两个弧形杆中部通过中部铰链轴转动连接,多个变形单元的弧形杆端部通过端部铰链轴连接成封闭的圆形的变形架,同一变形单元的同一径向上的两个端部铰链轴滑动的配合在径向导杆上,变形架上设置风机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铰链轴或端部铰链轴与发电机转子之间通过伸缩控制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陈建明,陈江棋,陈永军,徐养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宝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