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22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矿井监控系统,包括井下监控模块、地面集控模块、井下互访模块和井上井下互联模块,其中井下监控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显示界面单元、通信接口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地面集控模块用于执行远程整定功能,能对保护装置动作参数进行远程整定,并可在调度人员许可时,对保护设备进行投切;所述井下互访模块用于井下监控模块间的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井下变电所的实时在线监测,故障时能迅速定位故障点,使工作人员有效的排除故障,缩短停送电周期,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井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煤矿生产离不开电气设备以及电力能源的支持,供电系统维系着井下采掘、运输、通风、排水、照明等安全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目前在我国各大煤矿企业常见的电压等级有10KV、6KV、3.3KV、1.14KV、0.66KV等,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主要由配电装置、移动变电站、开关设备等电气设备组成。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与煤矿生产效率及安全性密切相关。在煤矿井下为保证供电线路的可靠工作及人员安全,供电设备会装有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等保护装置,当线路出现过压、过流、短路等故障时,保护设备会自动分、合闸断路器,切除故障线路,造成停电故障,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此,大多井下变电所会有专门人员巡检保护装置的状态。但随着开采的深入、配电点的增多,单纯的人员巡检不仅浪费人力,且由于井下工作环境复杂,故障排查困难,停送电周期较长,影响煤矿采区的工作效率。另外,若缺少实时监控系统,很难掌握各个变电所的实际运行状况,事故地点、事故原因不明确。为进一步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就需要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井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地面集控模块、井上井下互联模块、井下监控模块和井下互访模块,其中,/n所述井下监控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显示界面单元、通信接口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电压、电流、功率、保护装置状态、动作参数,所述通信接口单元用于匹配供电设备自带的信息输出接口;所述井下监控模块主通信方式为以太网,利用井下以太网通路,并辅以CAN接口构建可靠的井下参数数据传输网络;/n所述地面集控模块用于执行远程整定功能,能对保护装置动作参数进行远程整定,并可在调度人员许可时,对保护设备进行投切;/n所述井下互访模块用于井下监控模块间的通信,包括井下以太网,所述井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地面集控模块、井上井下互联模块、井下监控模块和井下互访模块,其中,
所述井下监控模块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显示界面单元、通信接口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电压、电流、功率、保护装置状态、动作参数,所述通信接口单元用于匹配供电设备自带的信息输出接口;所述井下监控模块主通信方式为以太网,利用井下以太网通路,并辅以CAN接口构建可靠的井下参数数据传输网络;
所述地面集控模块用于执行远程整定功能,能对保护装置动作参数进行远程整定,并可在调度人员许可时,对保护设备进行投切;
所述井下互访模块用于井下监控模块间的通信,包括井下以太网,所述井下监控模块连接到以太网口,以TCP/IP体系结构为基础,配置为具有自恢复、自诊断的数据互联网络,当安装点附近无以太网口,则通过CAN接口连接到附近另一连接以太网口的井下监控模块以间接挂接到以太网上;
所述井上井下互联模块以Modbus/TCP协议模型配置而成,实现地面集控模块与井下网络通信,并配置有抗干扰、带隔离功能电路,用以保证地面集控模块准确连接每一井下监控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监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延慧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新大地电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