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用于井下密封短节的坐封解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0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一种可用于井下密封短节的坐封解封机构,包括活塞筒,活塞筒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底部与推杆的顶端连接,活塞筒外侧从上到下依次套有套筒、弹簧、内锥套、螺环、推力环、压套、胶筒及导锥,活塞筒与套筒间设有空气腔;活塞筒筒壁开多个圆孔,内设钢球,钢球内侧压在推杆上,外侧与内锥套紧贴;推力环上端通过插销与推杆下端连接成一体,推力环外侧设压套,胶筒设于压套与活塞筒底部的导锥之间;通过导压孔与外界连通,上部通过泄压阀与泄压孔外界连通,内锥套和推杆、钢球形成的双锥面自锁锁定,锁定更加可靠,承受反推力更大,除非零件损坏否则锁定不会失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坐封安全可靠及高效实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于井下密封短节的坐封解封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井下密封短节的坐封解封机构。
技术介绍
井下密封短节在分层注水、恢复压测试、验封、调剖等工艺中经常被使用,其作用和原理是利用驱动机构,推动胶筒压缩或扩张,将油管内或者工具段内部孔道进行堵塞,将油管管柱进行分隔,以方便后续的测试或者施工。传统密封段主要依靠重力冲击、电机或液压来进行驱动;重力冲击和电机驱动力小,仅适用于自密封扩张式胶筒,承受压差小,且只能承受单向密封;另外,重力冲击没有位置锁定机构,胶筒有回退的风险;而电机驱动依靠丝杠的自锁进行胶筒防退,若井下长期使用会有电池和电气失效,仪器卡死不能解封的风险;传统液压驱动式密封段依靠活塞进行坐封,采用带倒齿的锁定块进行位置锁定,依靠多层衬套支撑的弹性限位环进行解封,结构复杂,解封力很大,且复位十分繁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井下密封短节的坐封解封机构,能够解决液压驱动密封短节解封力大,复位困难的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用于井下密封短节的坐封解封机构,包括活塞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上端螺纹连接上接头(4),活塞筒(1)内且上接头(4)下方设有活塞杆(2)的活塞端,活塞杆(2)的连接端与推杆(8)的顶端螺纹连接,推杆(8)顶端外周设有第一小角度锥面(9),活塞筒(1)筒壁上设有导压孔(3);活塞筒(1)外侧从上到下依次套有套筒(17)、弹簧(5)、内锥套(6)、螺环(20)、推力环(13)、压套(14)、胶筒(16)及导锥(15);所述套筒(17)内壁分别设有上密封圈(19)与下密封圈(18),活塞筒(1)、套筒(17)、上密封圈(19)与下密封圈(18)之间形成空气腔(23),上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井下密封短节的坐封解封机构,包括活塞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1)上端螺纹连接上接头(4),活塞筒(1)内且上接头(4)下方设有活塞杆(2)的活塞端,活塞杆(2)的连接端与推杆(8)的顶端螺纹连接,推杆(8)顶端外周设有第一小角度锥面(9),活塞筒(1)筒壁上设有导压孔(3);活塞筒(1)外侧从上到下依次套有套筒(17)、弹簧(5)、内锥套(6)、螺环(20)、推力环(13)、压套(14)、胶筒(16)及导锥(15);所述套筒(17)内壁分别设有上密封圈(19)与下密封圈(18),活塞筒(1)、套筒(17)、上密封圈(19)与下密封圈(18)之间形成空气腔(23),上密封圈(19)处设有泄压阀(21)及泄压孔(22),弹簧(5)及内锥套(6)位于套筒(17)下段与活塞筒(1)之间,内锥套(6)内壁设有第二小角度锥面(7),活塞筒(1)筒壁圆周上开有多个圆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鑫孟培媛刘宇光肖传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