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式钻井用水力振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井
,具体涉及一种驱动式钻井用水力振荡器。
技术介绍
钻井是利用机械设备,将地层钻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的工程。按岩石破碎方式和所用工具类型,又可分为顿钻和旋转钻;在地质工作中,利用钻探设备向地下钻成的直径较小、深度较大的柱状圆孔。又称钻孔。钻井直径和深度大小,取决于钻井用途及矿产埋藏深度等。研究发现泥浆通过钻具时,泥浆的压力变化会引起钻具的振荡,从而使钻具紧贴井壁的静摩擦变为动摩擦,有效减小摩阻,从而达到钻具提速的效果;水力振荡器阀门结构多为平面偏心孔式,分为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运动过程中,其偏心孔与定阀片的中心孔周期性的重合与错开,过流面积作周期性的变化,使上部管内流体压力周期性的变化,达到振荡效果。当流通面积最小时,管柱上部压力大,动阀片压在定阀片上,此时施加扭矩使动阀片转动,易使两阀片磨损。现有的水力振荡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固定安装,不能够进行拆卸,同时杂质淤泥存留在水力振荡器内,清理不便,影响到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式钻井用水力振荡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顶部固定设有轴套(3),轴套(3)内固定贯穿有清理轴(4),清理轴(4)顶端连接有把手块(5),清理轴(4)底部安装有清理杆(6),清理杆(6)连接有清理刷(7),所述清理轴(4)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撞机构(8),所述上壳体(1)外顶壁设有清理机构(9);/n所述下壳体(2)外侧壁设有限位座(10),限位座(10)上部设有安装竖柱(11),安装竖柱(11)上抽拉式设有固定插柱(12),下壳体(2)上设有第一安装口(131),上壳体(1)上设有第二安装口(141),固定插柱(12)穿过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式钻井用水力振荡器,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顶部固定设有轴套(3),轴套(3)内固定贯穿有清理轴(4),清理轴(4)顶端连接有把手块(5),清理轴(4)底部安装有清理杆(6),清理杆(6)连接有清理刷(7),所述清理轴(4)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撞机构(8),所述上壳体(1)外顶壁设有清理机构(9);
所述下壳体(2)外侧壁设有限位座(10),限位座(10)上部设有安装竖柱(11),安装竖柱(11)上抽拉式设有固定插柱(12),下壳体(2)上设有第一安装口(131),上壳体(1)上设有第二安装口(141),固定插柱(12)穿过安装竖柱(11)与第一安装口(131)、第二安装口(141)配合设置;所述固定插柱(12)一端设有复位块(13),复位块(13)与拉块(14)连接,固定插柱(1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一端与复位块(13)连接,另一端与安装竖柱(11)连接,所述限位座(10)的空腔内设有限位机构(16);
所述限位机构(16)包括限位横柱(161),限位横柱(161)上滑动套设有限位套块(162),限位套块(162)上部设有联动柱(163),联动柱(163)穿过限位座(10)的移动口与复位块(13)连接;
所述固定插柱(12)上设有定位通口(17),所述上壳体(1)的安装腔内设有定位器(18),所述上壳体(1)的安装腔内底壁还设有触动机构(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式钻井用水力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8)包括防撞盒(81),防撞盒(81)内设有第一防撞块(82)、第二防撞块(83),第一防撞块(82)、第二防撞块(83)在防撞盒(81)内滑动设置,第二防撞块(83)顶部铰接有联杆(84),两个联杆(84)共同铰接有联块(85),联块(85)在联柱(86)上滑动设置,两个联块(85)之间通过连接弹簧(813)连接;所述第一防撞块(82)连接有防撞柱(811),防撞柱(811)底端连接有防撞板(812),防撞板(812)与下壳体(2)内底壁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驱动式钻井用水力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块(82)、第二防撞块(83)通过V型铰接杆(87)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