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20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霾纱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包括外纱及高压发生器,外纱包括若干根导电丝,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第一电阻元件接入导电丝,以此实现在高压发生器通电后,导电丝对邻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产生静电吸附或排斥,其利用高压发生器通电后外纱导电丝产生的静电场,对空气中邻近导电丝的中性悬浮颗粒物感应极化,从而被吸附到导电丝上,带来进入室内的空气中PM 2.5等雾霾颗粒含量大幅降低;串联第一电阻元件则保障了人体靠近或触摸外纱时,高压发生器内部的累积电荷对人体的放电可以忽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在低成本、低能耗实现高效防霾防尘的同时,确保使用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霾纱窗
,尤其是一种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
技术介绍
PM2.5为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关于PM2.5的危害,PM2.5像是一个载体,携带了许多有害物质,如细菌、致癌物多环芳烃、重金属等,PM2.5超标时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传统的纱窗不具备除霾工功能,对于秋冬季常出现的雾霾天,只能采用尽量避免开窗的方式来降低室外PM2.5对室内人员的危害,但是窗户关闭后,室内的采光及通风性能又被牺牲;为此,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防霾纱窗,详见如下:申请号为CN200720070742.7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高压吸尘纱窗,其采用双层纱窗外接高压的方式,其窗纱均为用导线制作,两层窗纱分别连接与高压控制系统的正极和负极,为保证人员安全,须在两扇纱窗外边再增加具有很好绝缘效果的网,致使该高压吸尘纱窗透光透气性差,且多层窗纱光线干涉带来严重眩光,极大地影响纱窗的美观性;公开号为CN205089177U中国技术专利提出的防霾纱窗,包括纱窗框和窗纱,纱窗框的四个外沿固定有第一橡胶磁贴,窗纱四边固定有第二橡胶磁贴,第二橡胶磁贴与第一橡胶磁贴相互吸合,窗纱为金属材质的窗纱,纱窗框外侧设有线圈,线圈与脉冲发生器相连,脉冲发生器与储能装置相连。该技术中,脉冲发生器工作的时候产生脉冲电压,脉冲电压使得线圈空间内形成电场,使空气电离、颗粒物荷电,吸附从窗户进入室内的雾霾颗粒。这种方式,不仅实现方式复杂,更会带来脉冲电场干扰影响其他电器使用,甚至带来居住者的不适感。公开号为CN10601416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导静电纱网的隔霾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由绝缘内框和外框组成,其中:所述窗框内设置有一层普通的金属网和一层导电纱网,所述导电纱网至少有一面具有尖端放电结构,所述金属网与导电纱网通过绝缘内框隔开,所述金属网通过导线接地,所述导电纱网与负静电包发生控制装置连接。此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实用上很少用户能够承受纱窗不断尖端放电的景象,不仅因其过分影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而且还会带来直接使用安全风险;鉴于此,如何避免纱窗在除霾时存在的安全风险、对家居舒适度的破坏、以及如何提高除霾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纱窗除霾实现难度大,除霾效率不佳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包括外纱及高压发生器,所述外纱包括若干根导电丝,所述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串联第一电阻元件后接入导电丝,以此实现在高压发生器通电后,导电丝对空气中的颗粒物产生静电吸附或排斥;串联第一电阻元件则保障任何导体接近/触碰外纱产生中和放电时,高压发生器内部累积电荷对该过程的参与可以忽略,去除相关应用安全风险;开启高压发生器后,外纱中的导电丝附近产生静电场,悬浮在空气中邻近导电丝的中性颗粒物会被感应极化,也即中性颗粒物靠近导电丝的一端会被感应出与导电丝相反的电性,从而导致其被吸附到导电丝上,空气中原已自身荷电的悬浮颗粒物则会直接被导电丝吸附或排斥。因为空气中的雾霾、粉尘等悬浮颗粒只能经由外纱导电丝之间形成的网孔到达室内,颗粒物通过网孔时离导电丝很近,也容易被导电丝静电吸附,从而带来进入室内的空气中PM2.5等雾霾颗粒含量大幅降低;同时,人体作为一个电阻为若干百欧姆的良导体,在靠近外纱时表面同样会被感应出电荷,进入到距离外纱丝级/毫米级范围或直接触碰外纱时,会产生中和放电。串联第一电阻元件保障了在此种情况发生时,高压发生器内部的累积电荷对人体的放电可忽略,也即放电仅限于中和人体自身携带的感应电荷,由此带来的触碰酥麻感类同于冬日脱毛衣,对人体不产生安全风险。实验证实,如果人手快速接触外纱,因为人手接触到外纱后感应电荷瞬间即被中和,触碰酥麻感相当轻微;但若人手缓慢靠近或停留在相对外纱较近的距离(丝级/毫米级范围),因为外纱和近距离人手之间漏电带来中和放电,中和放电后人手又因尚未接触到外纱而重新产生感应电荷带来下一次中和放电,如此持续间歇中和会带来触碰酥麻感增强,但是由于第一电阻元件的存在,持续间歇中和放电的电流依旧微弱,不会对人体产生安全风险。进一步地,所述的高压发生器为产生直流电压的高压发生器;采用产生直流电压的高压发生器,静电吸附效果好,实现简单,且可以避免交变高压干扰室内电器的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外纱中的若干导电丝相互交叉形成导电网,所述导电网通过串联第一电阻元件接入高压发生器输出端的一极,高压发生器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高压发生器输出端的另一极接地或接零线,或者高压发生器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时,高压发生器输出端的另一极接入高压发生器输入端的任意一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高压发生器未与外纱连接的输出端产生不受控累积电荷,导致高压发生器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丝的材质为金属或导电塑料;采用材质为金属的导电丝能够使外纱具备高强的特性。为了提高安全性能及对导电丝形成保护,进一步地,所述导电丝的表面覆盖有第一绝缘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聚酯、聚胺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氟化亚乙烯、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苯乙烯类树脂、氢化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掺混物。为了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还包括人体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高压发生器与电源之间的供电回路中设有电子开关,所述人体传感器和电子开关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利用人体传感器监测是否有人靠近外纱,当人靠近外纱时,人体传感器反馈信号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电子开关关闭,从而实现在人靠近外纱时,高压发生器自动断电,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反之当人体传感器未检出到人体靠近时,电子开关保持打开状态。为更好解决人手触摸外纱产生触感的问题,进一步地,还包括人体传感器、控制器、往复运动机构、导电触板及具有导电能力的放电体,往复运动机构和人体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和导电触板传动连接;其中,高压发生器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放电体为接地或接零线的窗框,窗框与外纱绝缘,或者放电体为接地或零线的转接导体,转接导体与外纱绝缘;高压发生器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时,放电体为窗框,所述窗框接入高压发生器输出端未与外纱连接的一极,窗框与外纱绝缘,或者放电体为转接导体,所述转接导体接入高压发生器输出端未与外纱连接的一极;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用于驱动导电触板同时与外纱中的导电丝和放电体靠拢或远离,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接近时,控制器控制往复运动机构驱动导电触板同时向导电丝和放电体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导电触板与导电丝接触或不接触,导电触板与放电体接触或不接触;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离开其检测范围后,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导电触板复位或导电触板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或者,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用于驱动导电触板与外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包括外纱(1)及高压发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纱(1)包括若干根导电丝(101),所述高压发生器(3)的输出端串联第一电阻元件(12)后接入导电丝(101),以此实现在高压发生器(3)通电后,导电丝(101)对空气中的颗粒物产生静电吸附或排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包括外纱(1)及高压发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纱(1)包括若干根导电丝(101),所述高压发生器(3)的输出端串联第一电阻元件(12)后接入导电丝(101),以此实现在高压发生器(3)通电后,导电丝(101)对空气中的颗粒物产生静电吸附或排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发生器(3)为产生直流电压的高压发生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纱(1)中的若干导电丝(101)相互交叉形成导电网,所述导电网通过串联第一电阻元件(12)接入高压发生器(3)输出端的一极,高压发生器(3)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高压发生器(3)输出端的另一极接地或接零线,或者高压发生器(3)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时,高压发生器(3)输出端的另一极接入高压发生器(3)输入端的任意一极。


4.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101)的材质为金属或导电塑料。


5.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丝(101)的表面覆盖有第一绝缘层(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7)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聚酯、聚胺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氟化亚乙烯、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苯乙烯类树脂、氢化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掺混物。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高压发生器(3)与电源(11)之间的供电回路中设有电子开关,所述人体传感器和电子开关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体传感器、控制器、往复运动机构、导电触板(4)及具有导电能力的放电体,往复运动机构和人体传感器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和导电触板(4)传动连接;
其中,高压发生器(3)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放电体为接地或接零线的窗框(9),窗框(9)与外纱(1)绝缘,或者放电体为接地或零线的转接导体,转接导体与外纱(1)绝缘;
高压发生器(3)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时,放电体为窗框(9),所述窗框(9)接入高压发生器(3)输出端未与外纱(1)连接的一极,窗框(9)与外纱(1)绝缘,或者放电体为转接导体,所述转接导体接入高压发生器(3)输出端未与外纱(1)连接的一极;
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用于驱动导电触板(4)同时与外纱(1)中的导电丝(101)和放电体靠拢或远离,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接近时,控制器控制往复运动机构驱动导电触板(4)同时向导电丝(101)和放电体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导电触板(4)与导电丝(101)接触或不接触,导电触板(4)与放电体接触或不接触;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离开其检测范围后,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导电触板(4)复位或导电触板(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
或者,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用于驱动导电触板(4)与外纱(1)中的导电丝(101)靠拢或远离,导电触板(4)和放电体保持导电连通,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接近时,控制器控制往复运动机构驱动导电触板(4)向导电丝(101)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导电触板(4)与导电丝(101)接触或不接触;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离开其检测范围后,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导电触板(4)复位或导电触板(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
或者,所述往复运动机构用于驱动导电触板(4)与放电体靠拢或远离,导电触板(4)和外纱(1)的导电丝(101)保持导电连通,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接近时,控制器控制往复运动机构驱动导电触板(4)向放电体靠拢,在靠拢的过程中,导电触板(4)与放电体接触或不接触;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离开其检测范围后,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导电触板(4)复位或导电触板(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元件(12)的电阻值>10MΩ。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纱(2),所述外纱(1)位于内纱(2)的外侧,所述内纱(2)包括若干相互交叉分布的线材(201)或若干间隔分布的线材(201),所述内纱(2)的线材(201)和外纱(1)的导电丝(101)彼此绝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纱(2)中的线材(201)开路或通过串联第二电阻元件(13)接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元件(13)的电阻值>10MΩ。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201)的材质为金属、尼龙、芳纶、玻璃纤维、PVC或PET。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纱(2)的线材(201)表面覆盖有第二绝缘层(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高安全静电防霾纱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8)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聚酯、聚胺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氟化亚乙烯、热塑性聚烯烃、热塑性硫化橡胶、苯乙烯类树脂、氢化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掺混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凡登常州新型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