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8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所述标准梁包括六面体梁架、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六面体梁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顶角,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繁华街区临街建筑、窄小街巷建筑的外装修和改造的支撑体系,通过此支撑体系实现安装简单化、占地最小化,解决了在施工作业的同时,不妨碍街区、巷道的正常通行。替代了当前脚手架、门式架,占地面积大,安装复杂费工费时,运输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高。确保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为施工质量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及防护通道。
技术介绍
当前临街房屋、窄小街巷房屋外装修、改造或人行通道防护,一般均采用落地脚手架或门式架支撑体系,安装费工费时,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大等存在诸多不便。还有现场使用材料多,增加材料费用和运输成本。脚手架杆件和门式架使用后和运输装卸易变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理、校正、维修保养。整体来看与标准梁框架支撑体系相比,当前所使用的支撑、防护体系,占用材料多,运输成本高,特别是在窄小街巷施工作业,带来车辆和人员通行的诸多不便。另外在有的实际施工现场,是正处于繁华街道,能利用的施工面积非常有限,装修施工占地不能影响相邻单位正常工作,如果不采用标准梁框架支撑体系,将大大增加施工周期和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出本标准梁框架支撑体系。将有限规格的、易安装拆卸的标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解决了当前支撑体系的种种弊端,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施工现场空间狭小、施工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梁包括六面体梁架、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四个第二腔体,所述六面体梁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四个顶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梁包括六面体梁架、至少一个第一腔体和至少四个第二腔体,所述六面体梁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四个顶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共有三个,三个第一腔体分别贯穿长方体三组不同的相对表面,所述第二腔体共有十二个,每四个第二腔体为一组,每组第二腔体贯穿长方体任意两个相对表面的顶角,三组第二腔体分别贯穿长方体三组不同的相对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面体梁架包括铁铝合金基体和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包覆于铁铝合金基体外,所述铁铝合金基体由总质量占比50%-54%的铁-铝合金、总质量占比36%-40%的发泡粉末和总质量占比6%-14%的高分子聚合物组成,所述铁-铝合金中各组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Al40,C0.1-0.3,Mn0.5-2.5,Si0.1-0.3,Mo0.15-0.45,Ti0.01-0.04,Cr0.15-0.35,B0.002-0.005,P≤0.03,S≤0.01,余量为Fe。


4.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安全作业防护通道,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标准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通道包括框架立柱、横向标准梁、纵向标准梁、可调底座和可调拉杆,所述框架立柱、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均由若干所述的标准梁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框架立柱一端设置在可调底座上,另一端同时连接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所述横向标准梁和纵向标准梁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可调拉杆一端连接框架立柱中部,另一端连接横向标准梁或纵向标准梁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传库杨忠玉刘建国刘太峰高世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