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卡扣式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钢结构房屋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卡扣式连接件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轻钢结构房屋凭借轻质高强、工业化程度高、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在我国主要被应用于工业厂房、农村自建房等低层建筑结构。轻钢墙体在施工现场进行水平向拼接时多通过自攻螺钉对墙体边立柱进行背靠背连接固定。连接时需要钻设自攻螺钉的数量较多,工作人员的施工强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容易出现钉孔偏移、自攻螺钉滑牙、自攻螺钉断裂等问题,而在风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下,自攻螺钉连接容易发生拉拔、拉脱、倾斜拔出等破坏形式导致连接失效。因此,一种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连接强度高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卡扣式连接件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连接强度高,可用于代替常用自攻螺钉连接,降低工作人员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卡扣式连接件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轻钢墙体(1)和第二轻钢墙体(2),所述第一轻钢墙体(1)侧面待连接处预留有圆孔(3),所述第二轻钢墙体(2)侧面待连接处预留有钥匙型孔(4);所述轻钢墙体(1)侧面待连接处圆孔(3)处卡装有卡扣式连接件(5),所述卡扣式连接件(5):包括圆柱形扣帽(5-a)、板状连接型钢(5-b)、圆柱形连接杆(5-c),板状连接型钢(5-b)的表面经由圆柱形连接杆(5-c)与圆柱形扣帽(5-a)固定连接成一体,圆柱形连接杆(5-c)与圆柱形扣帽(5-a)同轴,且中心轴均垂直于所在的板状连接型钢(5-b)的表面,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卡扣式连接件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轻钢墙体(1)和第二轻钢墙体(2),所述第一轻钢墙体(1)侧面待连接处预留有圆孔(3),所述第二轻钢墙体(2)侧面待连接处预留有钥匙型孔(4);所述轻钢墙体(1)侧面待连接处圆孔(3)处卡装有卡扣式连接件(5),所述卡扣式连接件(5):包括圆柱形扣帽(5-a)、板状连接型钢(5-b)、圆柱形连接杆(5-c),板状连接型钢(5-b)的表面经由圆柱形连接杆(5-c)与圆柱形扣帽(5-a)固定连接成一体,圆柱形连接杆(5-c)与圆柱形扣帽(5-a)同轴,且中心轴均垂直于所在的板状连接型钢(5-b)的表面,圆柱形扣帽(5-a)的直径大于圆柱形连接杆(5-c)的直径;所述的钥匙型孔(4)包括一头部圆孔和一杆部折线孔,头部圆孔和杆部折线孔连通,杆部折线孔与头部圆孔连接的一端线性孔垂直于头部圆孔的中心轴;杆部折线孔的孔宽小于头部圆孔的直径;圆柱形扣帽(5-a)从第一轻钢墙体(1)圆孔(3)的一端依次穿过圆孔(3)、第二轻钢墙体(2)预留钥匙型孔(4)的头部圆孔,使得圆柱形连接杆(5-c)横穿圆孔(3)和钥匙型孔(4),穿圆孔(3)和钥匙型孔(4)的头部圆孔轴向叠加,圆孔(3)和钥匙型孔(4)形成叠加孔结构,同时圆柱形扣帽(5-a)、板状连接型钢(5-b)位于叠加孔结构的两侧,圆柱形连接杆(5-c)沿着杆部折线孔的孔路线滑动到末端并固定,完成第一轻钢墙体(1)和第二轻钢墙体(2)的连接;板状连接型钢(5-b)与第一轻钢墙体(1)固定连接成一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卡扣式连接件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轻钢墙体(1)侧面待连接处为第一边立柱(1-a),第一边立柱(1-a)腹板位置预留圆孔(3),所述第二轻钢墙体(2)侧面待连接处为第二边立柱(2-a),第二边立柱(2-a)腹板位置预留钥匙型孔(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卡扣式连接件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3)、钥匙型孔(4)的头部圆孔、圆柱形扣帽(5-a)的直径应相同,以便圆柱形扣帽(5-a)可以穿过圆孔(3)、钥匙型孔(4)头部圆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卡扣式连接件和钥匙型孔的轻钢墙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连接型钢(5-b)壁厚为0.5mm-3mm,采用与第一轻钢墙体(1)侧面待连接的第一边立柱(1-a)结构一样的冷弯薄壁C型钢或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莹,刘希宇,姜子钦,谢志强,李易,何浩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