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4175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止水装置包括Z字型挡水板、雨水斗和排水管,Z字型挡水板随主体结构双跑楼梯走势一体化制作成型,且Z字型挡水板包括有依次连接为一体的上斜面板、立面板和下斜面板,以使Z字型挡水板安装完成后形成对其安装层楼梯间的梯井进行全封闭,用于对楼梯间梯段、梯井中的施工污水及雨水进行拦截、收集;雨水斗及PVC管作用为对施工污水、雨水进行有组织的引流外排,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旨在有效解决施工污水、雨水对下部施工楼层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能够在楼梯间部位对施工污水、雨水进行有组织拦截与引流,以保证二次结构、装饰装修等施工工序的顺利穿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及民用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工业及民用建筑大穿插施工过程中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施工方法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建设单位也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主体结构与二次结构、装饰装修等工序的穿插施工是提高工程进度的有效手段,但现有主体施工阶段对二次结构、装饰装修等施工工序的成品保护是制约后续工序穿插的主要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在主体施工过程必须采取必要措施,研究设计一种工业及民用建筑大穿插施工过程中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施工方法,避免施工污水、雨水对下部楼层施工成品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在楼梯间部位对施工污水、雨水进行有组织拦截与引流,旨在有效解决施工污水、雨水对下部施工楼层造成污染的技术问题,以保证二次结构、装饰装修等施工工序的顺利穿插。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Z字型挡水板,所述Z字型挡水板随主体结构双跑楼梯走势一体化制作成型,包括有上斜面板、立面板和下斜面板,所述上斜面板、立面板和下斜面板依次连接为一体,以使Z字型挡水板安装完成后形成对其安装层楼梯间的梯井进行全封闭,用于对楼梯间梯段、梯井中的施工污水及雨水进行拦截、收集;/n雨水斗,所述雨水斗安装在Z字型挡水板的下斜面板上,且在所述雨水斗内设有排水管,用于对施工污水及雨水进行引流外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Z字型挡水板,所述Z字型挡水板随主体结构双跑楼梯走势一体化制作成型,包括有上斜面板、立面板和下斜面板,所述上斜面板、立面板和下斜面板依次连接为一体,以使Z字型挡水板安装完成后形成对其安装层楼梯间的梯井进行全封闭,用于对楼梯间梯段、梯井中的施工污水及雨水进行拦截、收集;
雨水斗,所述雨水斗安装在Z字型挡水板的下斜面板上,且在所述雨水斗内设有排水管,用于对施工污水及雨水进行引流外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面板的宽度大于其安装楼层梯井宽度200mm及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面板的斜角与其安装楼层楼梯第一跑梯段坡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面板的宽度大于等于200mm,所述上斜面板的斜角同其安装层楼梯第二跑梯段坡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板呈水平设置的梯形结构,所述立面板梯形结构的上底面长度与楼梯板厚度α相适配,立面板梯形结构的下底面长度与主层高度β相适配,且立面板通过其梯形结构的上斜面与所述上斜面板连接,立面板通过其梯形结构的下斜面与所述下斜面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间层间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Z字型挡水板的下斜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友铮贾东坡刘永岗何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