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未施工围护桩部位的逆作封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16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未施工围护桩部位的逆作封堵方法。所述封堵方法针对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取钻孔灌注桩时,无法施工围护桩的区域进行封堵,其封堵部位两侧分别设有围护桩体,具体施工步骤是:在施工围护结构冠梁时在待封堵部位的冠梁内预埋封堵墙顶部区域的竖向主筋,在基坑开挖过程同时从上至下在待封堵区域施工逆作封堵墙,其封堵墙的横向主筋两端分别与待封堵部位两侧相邻围护桩体主筋焊接,封堵墙的底面置于基坑基底以下0.5~1m。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方法解决了现有围护桩结构部分桩体无法正常施工而导致围护结构无法封闭,从而导致周边基坑路面沉降、基坑变形、塌方、涌水、涌沙等问题,适用于黏土层等稳定性较好的地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未施工围护桩部位的逆作封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未施工围护桩部位的逆作封堵方法。
技术介绍
基坑围护结构,作为地下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工法桩等,施工时通常按照单幅(根)拼接而成。对于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大多会采取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系统,主体围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间设置混凝土挡板以保持桩间土体稳定,桩顶设置冠梁,车站主体基坑竖向采用多道支撑,支撑之间隔段采用连系梁连接。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通讯线或其它管线横穿基坑的影响围护桩的桩体施工,特别是遇到桩位位于道路交叉口处,车流量较多,管线无法迁改,导致该桩位的桩体无法施工,便会在该部位出现缺口。基坑未施工围护桩会导致该部位发生塌方、渗漏、涌水、涌沙等情况,并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这些辅助工程的规模小,技术复杂程度不高,但事故一旦发生,事故的处理和恢复生产将非常的复杂和困难,会对总工期和企业的公众信任度产生严重影响。而且基坑所在地层以杂填土、黏质粉土粉砂和粉质黏土为主的情况时,车站负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未施工围护桩部位的逆作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方法针对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取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系统时,围护结构中未施工围护桩的部位进行封堵,其封堵部位两侧分别设有围护桩体,具体施工步骤如下:/n(1)在施工围护结构冠梁时在待封堵部位的冠梁内预埋封堵墙顶部区域的竖向主筋,所述竖向主筋内外双排间距设置,且封堵墙顶部区域的竖向主筋锚入冠梁长度不小于竖向主筋直径的35倍,竖向主筋预留错开距离不小于竖向主筋直径的35倍;/n(2)在步骤(1)中的冠梁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首次开挖1~2米深度,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挖机掏除待封堵部位的土体,并人工进行平整;同时,针对待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未施工围护桩部位的逆作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方法针对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取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系统时,围护结构中未施工围护桩的部位进行封堵,其封堵部位两侧分别设有围护桩体,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在施工围护结构冠梁时在待封堵部位的冠梁内预埋封堵墙顶部区域的竖向主筋,所述竖向主筋内外双排间距设置,且封堵墙顶部区域的竖向主筋锚入冠梁长度不小于竖向主筋直径的35倍,竖向主筋预留错开距离不小于竖向主筋直径的35倍;
(2)在步骤(1)中的冠梁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首次开挖1~2米深度,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挖机掏除待封堵部位的土体,并人工进行平整;同时,针对待封堵部位两侧相邻围护桩体弧顶以内7~9cm位置的混凝土保护层进行竖向凿除,并露出围护桩竖向主筋;
(3)焊接首次开挖区域的封堵墙主筋,首先在步骤(1)中预埋的两排竖向主筋下端焊接封堵墙竖向主筋至基坑开挖底面以下,之后在每排竖向主筋的外侧焊接多根横向主筋形成钢筋网片结构,每排竖向主筋与横向主筋采用点焊连接,其连接点位不少于50%;每根横向主筋的两端与相邻围护桩的竖向主筋焊接,且焊接长度不小于横向主筋直径的5倍;两排钢筋网片之间采用拉钩筋连接;
(4)在临近基坑侧的钢筋网片结构外侧安装模板,模板位于相邻围护桩体弧顶之间,在模板的背面架设多根方木,并在方木背面横向设有多根钢支架,每根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围护桩的竖向主筋焊接;
(5)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模板、围护桩与外侧土体围设的封堵墙区域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人工振捣密实,并在混凝土达到初期强度,按规范进行拆模养护,完成第一段封堵墙的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罗林张志冰张闯李杰冯亚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