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07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茶籽:收取山林野生,生长周期≥14个月的颗粒饱满、无虫害、新鲜的油茶籽;S2.清洗:取400‑500kg油茶籽放入搅拌器内,放入500‑700kg自来水,倒入自制清洗剂200‑400g,搅拌10‑15min,使用过滤筛过滤出油茶籽,再使用清水对油茶籽进行漂洗3‑4遍;S3.脱水:将清洗后的油茶籽放入离心器内,持续旋转10‑15min,取出放置在阴凉处自然晾干至含水量在15‑20wt%内;S4.筛选:将油茶籽倒入过滤筛分机,重复筛选3‑5次,过滤掉除茶油籽外的其它杂质;可达到原料无任何污物杂质,可提高出油率与出油品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副产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675761A所公开的一种茶油的生产工艺,其虽然实现了保留了茶油原有的天然品质,完全不采用化学原料,口感上保持茶油原有的茶香味,同时又能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但是其也有缺陷,如:对原料的处理过于简单,没有清洗步骤,不能保障原料是否符合食用标准,没有筛选、蒸炒步骤,会导致出油率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茶籽:收取山林野生,生长周期≥14个月的颗粒饱满、无虫害、新鲜的油茶籽;S2.清洗:取400-500kg油茶籽放入搅拌器内,放入500-700kg自来水,倒入自制清洗剂200-400g,搅拌10-15min,使用过滤筛过滤出油茶籽,再使用清水对油茶籽进行漂洗3-4遍;S3.脱水:将清洗后的油茶籽放入离心器内,持续旋转10-15min,取出放置在阴凉处自然晾干至含水量在15-20wt%内;S4.筛选:将油茶籽倒入过滤筛分机,重复筛选3-5次,过滤掉除茶油籽外的其它杂质;S5.去壳:将筛选后的油茶籽倒入脱壳机内进行脱壳,调整脱壳时间为15-25min,进行反复脱壳,直至得到纯净的油茶籽仁;S6.压扁:将油茶籽仁倒入压扁机内进行压扁,调整压扁机的压扁范围在3-5mm内,直至油茶籽仁完全压扁;S7.蒸炒:将压扁后的油茶籽仁放入炒锅内,调整炒锅的温度在110-125℃内,持续翻炒20-25min,使油茶籽仁的含水量在1-3%。优选的,所述自制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菊花提取物5-15份、碳酸钙3-15份、氯化钠0.1-2份、柠檬酸0.5-5份、食用淀粉1-5份、聚乙二醇5-15份、水10-20份待用;步骤二:将聚乙二醇与碳酸钙放入搅拌机内,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500r/min,持续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将混合物A放入粉碎机内,持续粉碎5-10min,得到混合物A粉末;步骤四:将混合物A粉末与菊花提取物、氯化钠、柠檬酸、食用淀粉、水放入搅拌机,持续搅拌10-15min,即得到自制清洗剂。优选的,所述S7蒸炒之后对其进行保温,将蒸炒后的油茶籽仁放入密闭容器内,控制温度在50-60℃,持续进行2-3h。优选的,所述S6压扁之后对其进行粉碎,使用碾碎机将油茶籽仁碾碎,控制碾碎后的颗粒保持在1-3mm。优选的,所述步骤四搅拌机的转速为350-500r/min。优选的,所述S3中的所述离心器的转速为300-400r/min。优选的,所述S7蒸炒之后进行压榨,所述压榨的步骤为:S1.制饼:将蒸炒后的油茶籽仁制成厚度为3-5cm的圆形茶饼;S2.蒸饼:将S1中的茶饼放入蒸锅中蒸煮1-2h;S3.压榨:将S2中蒸煮后的茶饼使用物理挤压法进行压榨,即得到毛油。优选的,所述S3压榨中,将茶饼挤压至1-1.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清洗与筛选步骤的设置,可将油茶籽外部的污物与各种细菌清洗干净,自制清洗剂具有易漂洗,无残留,所选原料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优点,可使油茶籽达到食用标准,筛选步骤可将油茶籽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剔除,确保油茶籽的纯净度,可达到原料无任何污物杂质,可提高出油率与出油品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茶籽:收取海拔在2500m,生长周期≥14个月的颗粒饱满、无虫害、新鲜的油茶籽;S2.清洗:取500kg油茶籽放入搅拌器内,放入700kg自来水,倒入自制清洗剂400g,搅拌15min,使用过滤筛过滤出油茶籽,再使用清水对油茶籽进行漂洗3遍;S3.脱水:将清洗后的油茶籽放入离心器内,持续旋转15min,取出放置在阴凉处自然晾干至含水量在15wt%内;S4.筛选:将油茶籽倒入过滤筛分机,重复筛选3次,过滤掉除茶油籽外的其它杂质;S5.去壳:将筛选后的油茶籽倒入脱壳机内进行脱壳,调整脱壳时间为15-25min,进行反复脱壳,直至得到纯净的油茶籽仁;S6.压扁:将油茶籽仁倒入压扁机内进行压扁,调整压扁机的压扁范围在3-5mm内,直至油茶籽仁完全压扁;S7.蒸炒:将压扁后的油茶籽仁放入炒锅内,调整炒锅的温度在125℃内,持续翻炒25min,使油茶籽仁的含水量在1-3%。通过清洗与筛选步骤的设置,可将油茶籽外部的污物与各种细菌清洗干净,自制清洗剂具有易漂洗,无残留,所选原料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优点,可使油茶籽达到食用标准,筛选步骤可将油茶籽中含有的各种杂质剔除,确保油茶籽的纯净度,可达到原料无任何污物杂质,可提高出油率与出油品质的效果。为了使油茶籽清洗效果更好且无残留、无二次污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自制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菊花提取物15份、碳酸钙15份、氯化钠2份、柠檬酸5份、食用淀粉5份、聚乙二醇15份、水20份待用;步骤二:将聚乙二醇与碳酸钙放入搅拌机内,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500r/min,持续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将混合物A放入粉碎机内,持续粉碎10min,得到混合物A粉末;步骤四:将混合物A粉末与菊花提取物、氯化钠、柠檬酸、食用淀粉、水放入搅拌机,持续搅拌15min,即得到自制清洗剂。为了提高出油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S7蒸炒之后对其进行保温,将蒸炒后的油茶籽仁放入密闭容器内,控制温度在60℃,持续进行3h。可增加与炒锅的接触面积,使烘炒效果更佳,效率更快,本实施例中,优选的,S6压扁之后对其进行粉碎,使用碾碎机将油茶籽仁碾碎,控制碾碎后的颗粒保持在3mm。为了使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选取茶籽:收取山林野生,生长周期≥14个月的颗粒饱满、无虫害、新鲜的油茶籽;/nS2.清洗:取400-500kg油茶籽放入搅拌器内,放入500-700kg自来水,倒入自制清洗剂200-400g,搅拌10-15min,使用过滤筛过滤出油茶籽,再使用清水对油茶籽进行漂洗3-4遍;/nS3.脱水:将清洗后的油茶籽放入离心器内,持续旋转10-15min,取出放置在阴凉处自然晾干至含水量在15-20wt%内;/nS4.筛选:将油茶籽倒入过滤筛分机,重复筛选3-5次,过滤掉除茶油籽外的其它杂质;/nS5.去壳:将筛选后的油茶籽倒入脱壳机内进行脱壳,调整脱壳时间为15-25min,进行反复脱壳,直至得到纯净的油茶籽仁;/nS6.压扁:将油茶籽仁倒入压扁机内进行压扁,调整压扁机的压扁范围在3-5mm内,直至油茶籽仁完全压扁;/nS7.蒸炒:将压扁后的油茶籽仁放入炒锅内,调整炒锅的温度在110-125℃内,持续翻炒20-25min,使油茶籽仁的含水量在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茶籽:收取山林野生,生长周期≥14个月的颗粒饱满、无虫害、新鲜的油茶籽;
S2.清洗:取400-500kg油茶籽放入搅拌器内,放入500-700kg自来水,倒入自制清洗剂200-400g,搅拌10-15min,使用过滤筛过滤出油茶籽,再使用清水对油茶籽进行漂洗3-4遍;
S3.脱水:将清洗后的油茶籽放入离心器内,持续旋转10-15min,取出放置在阴凉处自然晾干至含水量在15-20wt%内;
S4.筛选:将油茶籽倒入过滤筛分机,重复筛选3-5次,过滤掉除茶油籽外的其它杂质;
S5.去壳:将筛选后的油茶籽倒入脱壳机内进行脱壳,调整脱壳时间为15-25min,进行反复脱壳,直至得到纯净的油茶籽仁;
S6.压扁:将油茶籽仁倒入压扁机内进行压扁,调整压扁机的压扁范围在3-5mm内,直至油茶籽仁完全压扁;
S7.蒸炒:将压扁后的油茶籽仁放入炒锅内,调整炒锅的温度在110-125℃内,持续翻炒20-25min,使油茶籽仁的含水量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有机山茶油生产的原料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制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菊花提取物5-15份、碳酸钙3-15份、氯化钠0.1-2份、柠檬酸0.5-5份、食用淀粉1-5份、聚乙二醇5-15份、水10-20份待用;
步骤二:将聚乙二醇与碳酸钙放入搅拌机内,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500r/min,持续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物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峰孙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