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040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按重量计,其包括75~95份聚烯烃树脂、2.5~15份主清洁剂、2.5~20份发泡剂;所述主清洗剂为粒径2~20微米的无机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冲洗材料兼具良好的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功能,可以改善传统冲洗材料的缺陷,达到较好冲洗效果、具有低浪费、转换速度快、不残留、高耐温等优点。该冲洗材料可以改善现有模具冲洗材料对劣化物和积碳清理效果差的问题,同时对模具的维护与保养也有一定的作用,使用该冲洗材料进行模具清理与维护,可以使模具拆解清理的时间延长50~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挤出设备养护
,涉及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多层共挤设备材料转换过程中,模具清洗是行业公认的技术难点,模具内残留的劣化物与模具粘合力高,传统冲洗材料只是通过材料熔指差异,高速射流进行冲洗,高速射流受电机负载、机筒压力、螺杆转速限制,无法将劣化物清洗干净,存在清洗能力不足,浪费大等诸多缺点。模具清洗不充分会导致各种各样外观问题,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因此,需要一款效果极佳的新型冲洗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冲洗材料清洗挤出加工用模具时无法清洗干净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该材料兼具良好的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功能,可以改善传统冲洗材料的缺陷,达到较好冲洗效果,具有低浪费、转换速度快、不残留、高耐温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按重量计,包括75~95份聚烯烃树脂、2.5~15份主清洁剂、2.5~20份发泡剂;所述主清洗剂为粒径2~20微米的无机材料。优选的,其包括75~95份聚烯烃树脂、2.5~10份主清洁剂、2.5~15份发泡剂。优选的,其包括75~90份聚烯烃树脂、5~10份主清洁剂、5~15份发泡剂。更优选的,其包括75~80份聚烯烃树脂、7.5~10份主清洁剂、7.5~15份发泡剂。优选的,所述聚烯烃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为1~6。更优选的,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为3,密度为0.935~0.960g/cm3,相对分子质量500~1000。优选的,所述主清洗剂选自碳酸钙和云母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碳酸钙粒径2~15微米。进一步的,所述云母为白云母粉,粒径2~10微米。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本专利技术的一些较佳实施例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包括75~90份聚烯烃树脂、5~10份主清洁剂、5~15份发泡剂;所述聚烯烃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为1~6;所述主清洁剂选自碳酸钙和云母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所述碳酸钙粒径2~15微米;所述云母为白云母粉,粒径2~10微米;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所述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配比,采用称重混合造粒的生产方式,称取聚烯烃树脂和主清洁剂,采用双螺杆造粒机挤出造粒,再与发泡剂做物理共混,获得所述挤出加工用新型模具冲洗材料。较佳的,所述双螺杆造粒机螺杆直径为80~100mm,长径比为20~24:1,6区加温,螺杆为异向转向,挤出温度依次为165~175℃、180~200℃、180~200℃、180~200℃、180~200℃、180~200℃。进一步的,所述双螺杆造粒机螺杆直径为90mm,长径比为22:1,6区加温,螺杆为异向转向,挤出温度依次为170℃、190℃、190℃、190℃、190℃、190℃。较佳的,所述双螺杆造粒机螺杆出料口直径1.3~1.5毫米,优选1.4毫米。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以聚烯烃树脂材料作为载体,添加了无机材料作为主清洗剂,同时结合发泡剂共同发挥清洗作用;其中聚烯烃树脂提供较好的流动性,无机材料提供高效的物理清洁性能,发泡剂通过发泡膨胀使得冲洗材更易清洗死角材料滞留以及设备内流动较缓慢区域三者协同作用使得冲洗材料效果发挥到最佳。相比于传统清洗材料,该材料兼具良好的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功能,可以改善传统冲洗材料的缺陷,达到较好冲洗效果、具有低浪费、转换速度快、不残留、高耐温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挤出加工用新型模具冲洗材料可以改善现有模具冲洗材料对劣化物和积碳清理效果差的问题,同时对模具的维护与保养也有一定的作用,使用该冲洗材料进行模具清理与维护,可以使模具拆解清理的时间延长50~1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给出以下系列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这些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任何了解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些许改动将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这些改动也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之中。实施例1一种挤出加工用共挤模具冲洗材料,由表1所示的组分制成。表1中各组数值均为重量份数。表1中,所述聚烯烃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融指数(MI)在1~6之间,优选为3,密度为0.935~0.960g/cm3,相对分子质量500~1000,购自陶氏化学30460M。所述碳酸钙分子量为100,分子式为CaCO3,粒径2~15微米,购自上海欢钛,型号:JS-M4。所述云母为白云母粉,分子式SiO2,粒径2~10微米,购自石家庄辰星兴实业限公司。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子量288.38,分子式:C12H25NaO4S,购自迪睿化工,型号K12。其制备步骤如下:按照所述配比,采用称重混合造粒的生产方式,称取聚烯烃树脂载体和主清洁剂,采用双螺杆造粒机挤出造粒,再与发泡剂做物理共混,获得所述挤出加工用新型模具冲洗材料。所述双螺杆造粒机螺杆直径为90mm,长径比为22:1,6区加温,螺杆为异向转向,挤出温度依次为170℃、190℃、190℃、190℃、190℃、190℃。出料口直径1.5MM。实施例2~10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1~3对比例1~3的原料配比如表1所示,其中对比例1未添加无机材料和发泡剂,仅含有聚烯烃树脂,聚烯烃树脂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融指数(MI)为3.0,购自沙比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牌号为318BJ的聚烯烃树脂。对比例2~3是以实施例10为基础,对比例2未添加发泡剂,对比例3未添加无机材料。效果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0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以及对比例1~3的材料用于吹膜设备的清洁时,采用每间隔二个月清洗一次的方式,清洗时采用变转速高低速清洗方式,每隔3分钟为一个回合,清洗4个回合结束。拆解周期的测试:拆解条件为成品薄膜上存在黑点、僵块等影响外观的瑕疵超出GB标准,且无法通过冲洗螺杆及模具等方式消除,此时需要拆洗设备。拆解周期的数据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的拆解周期为10~17个月,而对比例1的为8个月,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效果非常好,使用该多层共挤模具冲洗材料进行模具清理与维护,可以使模具拆解清理的时间延长50~100%,其中尤其是实施例5和实施例10,拆解周期长达17个月,拆解清理时间延长了一倍有余。而对比例2和3由于未添加无机材料或发泡剂,相比于实施例10,拆解周期显著缩短至11个月,可见无机材料和发泡剂缺一不可,两者与聚烯烃树脂共同发挥着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表1各实施例原料配比及拆解周期测试结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其包括75~95份聚烯烃树脂、2.5~15份主清洁剂、2.5~20份发泡剂;所述主清洗剂为粒径2~20微米的无机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其包括75~95份聚烯烃树脂、2.5~15份主清洁剂、2.5~20份发泡剂;所述主清洗剂为粒径2~20微米的无机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75~90份聚烯烃树脂、5~10份主清洁剂、5~15份发泡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为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熔融指数为3,密度为0.935~0.960g/cm3,相对分子质量500~100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清洗剂选自碳酸钙和云母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冲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粒径2~15微米;所述云母为白云母粉,粒径2~10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加工用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海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