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97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5
本申请涉及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S1,泥浆淤泥抽取:通过泥浆泵从泥浆淤泥池内抽取到浆料输送管中;S2,泥浆淤泥沉淀:泥浆淤泥依次通过浆料输料管中的无机絮凝池和有机絮凝池内;S3,泥浆淤泥脱水,泥浆淤泥絮凝后通过浆料输料管进入到土工管袋内进行脱水;S4,固化后的泥浆淤泥从土工管袋内取出。本申请具有通过在泥浆、淤泥、污泥从浆池输送到土工管袋脱水时,有序添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能够加快泥浆、淤泥、污泥的絮凝、沉淀,加快脱水进程、降低固化时间和提高土体含固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
本申请涉及泥浆固化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泥是粘土矿物等细小颗粒在粒间静电力和分子引力的作用下,在海洋或湖泊地区等缓慢的流水环境中发生沉积所形成的絮状和蜂窝状结构,其含水量多为液限含水率的1.2~2.0倍。泥浆则是淤泥扩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液,其含水量大于淤泥。因此,淤泥和泥浆均处于流动状态,几乎没有强度,难以直接为工程所用,进而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目前,国内针对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有机械处理、吹填造陆、物理脱水、热处理、固化剂处理等方法。公布号为CN105859068A的中国专利《一种淤泥处理工艺》,公开了一种通过淤泥沉淀池对淤泥进行预处理,而后通过搅拌固化和脱水固化对泥浆进行固化,最后在通过堆放陈化完成处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该方案需要长时间静置淤泥,同时需要多种运输以及处理设备进行辅助作用,具有处理周期长成本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脱水固化的处理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泥浆淤泥抽取:通过泥浆泵从泥浆淤泥池内抽取到浆料输送管中;S2,泥浆淤泥沉淀:泥浆淤泥依次通过浆料输料管中的无机絮凝池和有机絮凝池内;S3,泥浆淤泥脱水,泥浆淤泥絮凝后通过浆料输料管进入到土工管袋内进行脱水;r>S4,固化后的泥浆淤泥从土工管袋内取出;所述无机絮凝池包括两端连通在浆料输料管内的第一混合管、用于混合无机絮凝剂的第一搅拌组、用于将无机絮凝剂移送到第一混合管内的第一供料泵;所述有机絮凝池包括两端连通在浆料输料管内的第二混合管、用于混合有机絮凝剂的第二搅拌组、用于将有机絮凝剂移送到第二混合管内的第二供料泵;所述浆料输送管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混合管和第二混合管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的长度不小于10m且不大于50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浆淤泥从泥浆淤泥池内被泥浆泵抽取到浆料输料管中,通过在浆料输料管上外接一个无机絮凝池和有机絮凝池后,被加速聚合沉淀,最后集中在土工管袋内,流水通过土工管袋的缝隙流通到外部,剩余的固体浆料被遗留在土工管袋内,实现固化脱水。其中泥浆淤泥被无机絮凝剂聚凝,无机絮凝剂使得泥浆淤泥中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快速去除泥浆淤泥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同时还能溶出铝、铁等带正电荷的离子在泥浆淤泥体系中,不仅能起到电中和的作用,而且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随着缩聚反应的不断进行,聚合物的电荷会不断增加,最终使胶体脱稳凝聚,该过程主要发生在过渡管内,因而过渡管的长度需要控制在十米到五十米之内,确保聚凝完整。另一方面聚凝后的泥浆淤泥还需要添加有机絮凝剂,能够使泥浆淤泥中的悬浮物再次通过点钟和,相符架桥吸附后,起到絮凝作用,二次加速沉淀的目的。最后将聚凝和絮凝后的泥浆淤泥集中到土工管袋中进行收集,相比现有技术,通过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加速聚凝,加快泥浆淤泥脱水固化的时间,提供效率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与操作步骤。优选的,泥浆流量:无机絮凝剂流量:有机絮凝剂流量的流量比为2:1: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流量比的控制,在满足加速聚凝沉淀的目的前提下,降低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的使用,降低操作成本。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组包括设置有至少五台的第一搅拌机、连通第一搅拌机和第一供料泵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每台第一搅拌机之间通过带有阀门的卸料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料泵上通过设置有带有多根分流管的输料管与所述第一混合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五台以上的第一搅拌机,在满足每一台的无机絮凝剂的搅拌时间的同时,实现在一台第一搅拌机中的无机絮凝剂用完之后,后续的第一搅拌机可以持续不断的供料,以确保第一供料泵可以对第一混合管持续不断的供料。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组包括至少两台的第二搅拌机、连通第二搅拌机和第二供料泵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每台第二搅拌机之间通过带有阀门的卸料管连通,所述第二供料泵上通过设置有带有多根分流管的输料管与所述第二混合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搅拌机设置两台以上目的与第一搅拌组的目的相同,使得第二供料泵可以持续对第二混合器进行供料。优选的,所述无机絮凝剂采用聚环氧乙烷粉末,所述无机絮凝剂在第一搅拌机内与清水充分搅拌四十分钟以上,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40%的清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机絮凝剂中的聚环氧乙烷粉末的浓度控制在40%左右,同时需要四十分钟以上的搅拌时间,以满足聚环氧乙烷粉末能够充分溶解在清水中。优选的,所述无机絮凝剂中还添加有固化助剂,所述固化助剂为粉煤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化助剂中的粉煤灰的添加能够提高聚凝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加速固液分离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有机絮凝剂采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粉末,所述有机絮凝剂在第二搅拌机内与清水充分搅拌四十分钟以上,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40%的清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粉末的浓度控制在40%左右,同时需要四十分钟以上的搅拌时间,以满足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粉末能够充分溶解在清水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机、第一供料泵、所述第二搅拌机和所述第二供料泵放置于仓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种设备集中到仓库内,一方面使得可以让操作工人一同操作监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无关人员进行控制,以起到保密与安全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一混合管和所述第一混合管均包括圆柱状的混料管、位于出口端且呈圆台状的加速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混合管和第二混合管前段的加速管呈缩口装置,能够加速在混料管内的泥浆淤泥与不同絮凝剂的混合,进而提高絮凝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泥浆、淤泥、污泥从浆池输送到土工管袋脱水时,有序添加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能够加快泥浆、淤泥、污泥的絮凝、沉淀,加快脱水进程、降低固化时间和提高土体含固率的效果;2.通过将设备集中在仓库内能够便于操作人员管理且避免无关人员进行操作,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图2是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池的布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泥浆泵;2、泥浆淤泥池;3、浆料输送管;4、无机絮凝池;5、有机絮凝池;6、土工管袋;7、第一混合管;8、第一搅拌组;9、第一供料泵;10、第二混合管;11、第二搅拌组;12、第二供料泵;13、过渡管;14、第一搅拌机;15、排料管;16、卸料管;17、阀门;18、输料管;19、分流管;20、第二搅拌机;21、混料管;22、加速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泥浆淤泥抽取:通过泥浆泵(1)从泥浆淤泥池(2)内抽取到浆料输送管(3)中;/nS2,泥浆淤泥沉淀:泥浆淤泥依次通过浆料输料管(18)中的无机絮凝池(4)和有机絮凝池(5)内;/nS3,泥浆淤泥脱水,泥浆淤泥絮凝后通过浆料输料管(18)进入到土工管袋(6)内进行脱水;/nS4,固化后的泥浆淤泥从土工管袋(6)内取出;/n所述无机絮凝池(4)包括两端连通在浆料输料管(18)内的第一混合管(7)、用于混合无机絮凝剂的第一搅拌组(8)、用于将无机絮凝剂移送到第一混合管(7)内的第一供料泵(9);所述有机絮凝池(5)包括两端连通在浆料输料管(18)内的第二混合管(10)、用于混合有机絮凝剂的第二搅拌组(11)、用于将有机絮凝剂移送到第二混合管(10)内的第二供料泵(12);/n所述浆料输送管(3)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混合管(7)和第二混合管(10)的过渡管(13),所述过渡管(13)的长度不小于10m且不大于50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泥浆淤泥抽取:通过泥浆泵(1)从泥浆淤泥池(2)内抽取到浆料输送管(3)中;
S2,泥浆淤泥沉淀:泥浆淤泥依次通过浆料输料管(18)中的无机絮凝池(4)和有机絮凝池(5)内;
S3,泥浆淤泥脱水,泥浆淤泥絮凝后通过浆料输料管(18)进入到土工管袋(6)内进行脱水;
S4,固化后的泥浆淤泥从土工管袋(6)内取出;
所述无机絮凝池(4)包括两端连通在浆料输料管(18)内的第一混合管(7)、用于混合无机絮凝剂的第一搅拌组(8)、用于将无机絮凝剂移送到第一混合管(7)内的第一供料泵(9);所述有机絮凝池(5)包括两端连通在浆料输料管(18)内的第二混合管(10)、用于混合有机絮凝剂的第二搅拌组(11)、用于将有机絮凝剂移送到第二混合管(10)内的第二供料泵(12);
所述浆料输送管(3)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混合管(7)和第二混合管(10)的过渡管(13),所述过渡管(13)的长度不小于10m且不大于5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泥浆流量:无机絮凝剂流量:有机絮凝剂流量的流量比为2: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浆淤泥脱水固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8)包括设置有至少五台的第一搅拌机(14)、连通第一搅拌机(14)和第一供料泵(9)的排料管(15),所述排料管(15)与每台第一搅拌机(14)之间通过带有阀门(17)的卸料管(16)连通,所述第一供料泵(9)上通过设置有带有多根分流管(19)的输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益诚夏再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维美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