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67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占用空间小、人工劳动强度低且工作效率高的高效上料回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依次配合供料模组、取料模组、运输下模模组以及回收模组,所述运输下模模组包括第一直线移动机构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端上,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外部冲切机构配合的冲切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上料机构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上料机构的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冲切设备上料通常需要先将料片放置在下模板上进行定位,通过冲压机构带动上模板下压,使上、下模板配合对料片进行冲切,进而将工件从料片上冲切下来,最后从下模板上取出料片和工件。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中上述过程的料片上料、工件取出以及冲切后废料的回收均由人工进行,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现有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占用空间小、人工劳动强度低且工作效率高的高效上料回收机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依次配合供料模组、取料模组、运输下模模组以及回收模组,所述运输下模模组包括第一直线移动机构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端上,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与外部冲切机构配合的冲切孔。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带动所述下模板作直线运动,进而实现接料、冲切以及抛料连贯进行。通过所述供料模组进而待冲切料片的供应,通过所述取料模组从所述供料模组的输出端进行取料并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通过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带动所述下模板移动至外部的冲切机构下方进行冲切动作,完成冲切后所述下模板再移动至所述回收模组下方,由所述回收模组进行废料的回收。通过采用移动式的下模板实现将接料、冲切以及抛料的机构快速配合,免去了人工搬运以及上下料所耗费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步骤保护作业员的安全,结构紧凑的减小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供料模组包括两组第一运输带组件和物料架升降机构,所述物料架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直线移动机构、第二运输带组件以及推料顶升组件,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和所述推料顶升组件均固定在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端上,所述推料顶升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的下方,两组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的顶部和底部,两组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均与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配合,所述物料架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取料模组和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的下方。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进行装载有料片的物料架的运输,位于上端的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用于物料架的输入,位于下端的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用于物料架的输出,实现快速连续的切换。通过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和所述推料顶升组件进行升降运动,由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与两个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配合实现物料架的对接。通过设置所述堆料顶升组件进行料片的顶升,进而带动料片升高,便于所述取料模组进行料片的取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的端部设置有与物料架限位配合的挡块,所述推料顶升组件包括顶升电机以及顶板,所述顶升电机与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顶升电机的活动端上,所述顶板与物料架底部的通口相适配。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挡块进行物料架的阻挡,使物料架准确的停止在取料位置。通过所述顶升电机带动所述顶升板升起并穿过物料架底部的通口,进而实现推动料片升起。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取料模组包括两轴移动机构、第一真空吸盘以及回收盒,所述两轴移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盘固定在所述两轴移动机构的活动端上,所述回收盒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的固定端上,所述第一真空吸盘与所述回收盒相配合,所述第一真空吸盘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接。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两轴移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真空吸盘在回收位和取放料位之间切换,以及带动所述第一真空吸盘进行下降取料和放料。通过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的负压孔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接,进而实现对所述供料模组输出的料片进行吸附,以及将吸附的料片放置在所述下模板上。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回收模组包括抬升气缸、第二真空吸盘以及回收桶,所述抬升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真空吸盘固定在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动端上,所述第二真空吸盘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回收桶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的下方,所述回收桶位于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的正下方。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抬升气缸带动所述第二真空吸盘下降和抬升,进而将所述下模板上完成冲切的料片吸附起,在所述下模板移走后进行断真空抛料,由所述回收桶进行废料回收。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回收模组还包括支撑架、若干导柱以及连板,所述抬升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若干所述导柱的下端均与所述第二真空吸盘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导柱的上端均与所述连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上对应设有与若干所述导柱一一对应配合的导套。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若干所述导柱与所述支撑架上的若干导套配合,提高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的直线移动精度,同时通过设置所述连板保证若干所述导柱运动时同步动作,提高所述第二真空吸盘动作的稳定性。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架、滑动架、电机皮带驱动组件以及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滑动架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组件上,所述滑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直线滑轨,所述电机皮带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动架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皮带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滑动架沿所述滑轨组件作直线运动,所述下模板固定在所述滑动架上。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架对所述滑轨组件进行支撑,进而在所述下模板在进行冲压工序时吸收冲击力。所述电机皮带驱动组件为常见的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转动,进而驱动与皮带连接的物体的驱动机构。通过设置所述滑轨组件为所述滑动架导向,提高所述滑动架的直线移动精度。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架配合的第一到位传感器和第二到位传感器。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到位传感器,分别进行所述滑动架进出上料区和进出抛料区的检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架配合的等离子风扇。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等离子风扇进行除尘以及防止静电吸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运输下模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回收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所述供料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所述物料架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依次配合供料模组1、取料模组2、运输下模模组3以及回收模组4,所述运输下模模组3包括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以及下模板32,所述下模板32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的活动端上,所述下模板32上设置有若干与外部冲切机构配合的冲切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料模组1包括两组第一运输带组件11和物料架升降机构12,所述物料架升降机构12包括第二直线移动机构121、第二运输带组件122以及推料顶升组件123,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12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配合供料模组(1)、取料模组(2)、运输下模模组(3)以及回收模组(4),所述运输下模模组(3)包括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以及下模板(32),所述下模板(32)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的活动端上,所述下模板(32)上设置有若干与外部冲切机构配合的冲切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配合供料模组(1)、取料模组(2)、运输下模模组(3)以及回收模组(4),所述运输下模模组(3)包括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以及下模板(32),所述下模板(32)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的活动端上,所述下模板(32)上设置有若干与外部冲切机构配合的冲切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模组(1)包括两组第一运输带组件(11)和物料架升降机构(12),所述物料架升降机构(12)包括第二直线移动机构(121)、第二运输带组件(122)以及推料顶升组件(123),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12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122)和所述推料顶升组件(123)均固定在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121)的活动端上,所述推料顶升组件(123)位于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122)的下方,两组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121)的顶部和底部,两组所述第一运输带组件(11)均与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122)配合,所述物料架升降机构(12)位于所述取料模组(2)和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带组件(122)的端部设置有与物料架限位配合的挡块(124),所述推料顶升组件(123)包括顶升电机(1231)以及顶板(1232),所述顶升电机(1231)与所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12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232)固定在所述顶升电机(1231)的活动端上,所述顶板(1232)与物料架底部的通口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上料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模组(2)包括两轴移动机构(21)、第一真空吸盘(22)以及回收盒(23),所述两轴移动机构(21)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的上方,所述第一真空吸盘(22)固定在所述两轴移动机构(21)的活动端上,所述回收盒(23)固定在所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1)的固定端上,所述第一真空吸盘(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芬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